不进行变更登记股权受让方要求解除股权转让合同

律来帮
商家名称:
律来帮
商家认证:
VIP会员
手机号码:
18365284851
添加微信:
18365284851
温馨提示:
请说在创想鸟看到,优惠更多

  案情:

  2004年5月29日,B公司与A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约定:B公司将所持有的C公司15的股权转让给A公司,转让价格为人民币100万元。2004年6月1日,A公司将款项汇入B公司指定帐户内。同年6月25日,C公司召开股东会,全体股东一致同意A公司与B公司所签订的股权转让协议,尔后对公司章程进行了修改,A公司派代表参加C公司股东会,并签署了经修改后的C公司章程,修改后的公司章程将A公司列为股东,写明A公司所占股份比例为15。但由于C公司经理与股东之间发生矛盾,虽经A公司与B公司的一再催促,直到2004年10月份C公司仍未根据相关规定到工商管理部门办理工商登记变更手续。A公司为此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称:C公司未到工商管理部门办理股东变更手续,使我公司至今无法取得合法的股东身份,严重侵犯了我公司的正当权益。要求解除我公司与B公司签订的股权转让协议,责令B公司返还股权转让款100万元并赔偿经济损失。被告B公司辩称:双方签订并已实际履行了《股权转让协议》,合同任何一方都不应擅自解除合同;合同订立后A公司已实际行使了股东的权利,工商登记未变更的责任不在我公司,A公司的诉讼请求应予驳回。

  分析:

  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股权转让合同签订后,原告作为受让方履行了付款义务,被告未及时办理股权转让登记手续,从而构成违约,原告可行使合同解除权。另一种意见是,A公司已实际享有公司股份,被告B公司不存在违约,未及时办理股权转让登记手续的责任在于C公司。本案应驳回A公司对B公司的诉讼请求。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理由是:

  一、A公司与B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一致,内容合法,未违反国家法律规定,C公司股东会成员对A公司与B公司的股权转让协议全体同意,转让协议应属有效,且对c公司产生约束力。

  二、根据《公司法》的规定,C公司在转让协议生效后,有将受让方作为公司股东记载于股东名册以及到工商管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备案的义务。因此,对于C公司不予申请变更登记的行为,受让人A公司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其享有公司股权并请求C公司履行登记义务。

  三、转让人在通知公司股权转让事宜并告知公司依法办理相关变更手续后,其在转让合同中的义务就已经履行完毕。股权转让生效与变更股东登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变更股东登记是股权转让协议履行的问题,其功能是使股权的变动产生公示的效力,而不是股权协议生效的构成要件;无论登记与不登记,新股东的实际权利已开始行使,其股权的享有和行使并不以变更登记为条件。

  四、C公司逾期办理股权转让登记,只是造成了A公司的股东资格尚不能享有公示效力,对此问题通过可以司法救济等手段解决。而B公司并不存在给A公司造成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违约行为,作为受让方的A公司提出解除股权转让合同的主张无事实与法律依据,A公司的诉讼请求应当予以驳回。

消息提醒:福州的白女士添加了微信

律师在线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咨询
微信号:18365284851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普法网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aw.chuangxiangniao.com/p/34330.html

(0)
上一篇 2025年3月26日 01:26:19
下一篇 2025年2月6日 15:30:28

相关推荐

  • 国有董事会面临重大调整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要实施股权激励,外部董事须占董事会成员半数以上   对于900多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来说,其董事会的人员构成很可能面临重大调整。因为即将颁布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规定,如果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外部董事应占董事会成员半数以上。   试行办法中首次引入了外部董事概念,其主要是指国有控股股东依法提名推荐、由任…

    法律知识 2025年3月26日
    600
  • 国内债券融资首超股票市场

      记者日前获悉,证监会正在与国家发改委商讨进一步完善企业债和公司债的有关政策,使下半年上市公司的债券发行进入一个更为顺畅的通道。同时,银行间市场也在商讨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债券发行政策。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上市公司债券融资首次占到整个资本市场融资额的一半。从政策的推动和现实趋势看,今年我国企业融资结构将发生历史性“拐点”。   上市公司债券融资超过股票市场…

    法律知识 2025年3月26日
    700
  • 什么是要约

      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约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要约具有两个特点:一是要约的内容必须明确具体,不能含糊其调、摸棱两可。对方也不得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否则视为对方的新要约;二是要约一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的约束,不得因条件的改变面对要约的内容反悔,即所谓“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法律知识 2025年3月26日
    800
  • 假货长期泛滥的立法根源和知假买假行为的司法对策

    假货长期泛滥的立法根源和知假买假行为的司法对策于洪军内容摘要:为了使《消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的内容具有科学性,也即符合客观规律,我们应将该条规定后面增加一句:“但最低不低于国家上年度城镇居民90日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0年度的城镇居民90日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44元。)可以想见,这样的法律…

    法律知识 2025年3月26日
    800
  • 辨析民事法律行为及其相关概念

      辨析民事法律行为及其相关概念   民事法律行为制度最初是从契约制度和遗嘱制度中抽象出来的,而契约与我们日常生活联系之紧密可谓无处不在和我们的切身利益也可谓休戚相关,这就使民事法律行为作为一项民事法律制度在民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比如我早上出门去买菜,看到一个小孩在卖菜,我若买他的菜,法律上认不认可我的买卖行为为民事法律行为,给予相关的权利保护呀?又…

    法律知识 2025年3月26日
    800
  • 民事法律行为区分

      事件、事实行为、法律行为   民法法律事实的发生是否具有直接的人的意志性而将民事法律事实分为事件与行为。事件,是指其本身不直接包含人的意志性的民事法律事实。行为,是受人的意志支配的活动。是否和人的意志有关,是事件区别于行为的关键。注意:事件与人的意志无关,是指事件本身并不直接含有人的意志性,强调把事件本身与引发事件的原因区别开来,如果事件是由人为原因引起…

    法律知识 2025年3月26日
    1000
  • 什么情形下要约失效

      要约失效,即要约丧失法律效力。要约失效后,要约人不再受其约束,受要约人也终止了承诺的权利。要约失效后,合同即失去了成立的基础,受要约人即使承诺,也不能成立合同。合同法规定,有下列四种情形之一的,要约失效:   1、拒绝要约的通知到达要约人时。拒绝要约,包括明确表示拒绝,或对要约进行了修改、限制或扩张。要约人一旦收到受要约人不接受或不完全接受要约的通知,要…

    法律知识 2025年3月26日
    1000
  • 要约应具备哪些条件

      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约在商业活动和对外贸易中又称为报价、发价或发盘。发出要约的当事人称为要约人,而要约所指向的对方当事人则称为受要约人。一项要约要取得法律效力,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首先,内容具体确定。包括:   第一,要约必须是特定人的意思表示。一项要约,可以由任何一方当事人提出,不管他是自然人还是法人。但是,发出要约的人必须是特定…

    法律知识 2025年3月26日
    700
  • 民事法律行为概念辨析

      民事法律行为概念辨析长春铁路运输法院    林号兵[内容提要]  本文拟从介绍民法学说中对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的两种不同观点入手,揭示我国《民法通则》中所体现的民事法律行为本质合法说的矛盾、缺陷,进而论述摒弃这一学说对于我国民事法律发展的重要意义。   民事法律行为   本质合法说   可变更   可撤销一、关于民事法律行为概念认识上的分歧在《民法通则》颁…

    法律知识 2025年3月26日
    900
  • 山阳法院:苍天无情人有情 司法为民暖人心

      8月1日,陕西省山阳县人民法院中村法庭受理的一起案件的原告陈晓玲徒步来到该庭,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谢谢法庭,谢谢法官,是你们给了我生活的希望。”   事情还得从今年3月开始说起,原告陈晓玲乘其丈夫邵新彦驾驶的摩托车与一辆大货车相撞,邵新彦当场死亡,原告陈晓玲身受重伤,本次事故经山阳县公安局交警队认定货车负主要责任、邵新彦负次要责任,后经山阳县公安局交警队…

    法律知识 2025年3月26日
    600
  • 要约邀请的法律定义

      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要约是以订立合同为目的具有法律意义的意思表示行为,一经发出就产生一定的法律效果。而要约邀请的目的是让对方对自己发出要约,是订立合同的一种预备行为,在性质上是一种事实行为,并不产生任何法律效果,即使对方依邀请对自己发出了要约,自己也没有承诺的义务。因此,要约邀请本身不具有法律意义。在实际生活中,寄送的价目表、拍卖…

    法律知识 2025年3月26日
    1100
  • 打官司诉讼费用的标准是什么?

      诉讼费用的征收标准,按《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的规定:诉讼收费有案件受理费,申请费,其他诉讼费用。案件受理费分财产案件的受理费和大非财产案件的受理费。财产案件的受理费,按当事人争议财产的价额,规定一不定期比例,按比例征收,非财产案件的受理费,按件征收。财产案件不满1千元的每件交50元;超过1千元至5万元的部分,按4%交纳;超过5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3…

    法律知识 2025年3月26日
    700
  • 上诉人向最高法院提出撤诉后,诉讼费能否退还?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本院各类案件诉讼费收交办法》上诉人向最高法院提出上诉并交纳诉讼费后,又提出撤诉的,立案庭立案后,将案卷移送相关的审判庭审查决定;准许撤诉的,上诉人持准许撤诉裁定书到我院司法行政装备管理局办理退还诉讼费的手续。

    法律知识 2025年3月25日
    800
  • 上诉人应如何上诉?

      提起上诉,首先要提交上诉状,不能口头起诉。上诉状必须用钢笔书写,通常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上诉人和被上诉人的姓名。如果是公民,应写明该公民的姓名;如果是法人,应写明该法人的名称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如果是其他组织,应当写明该组织的名称及其主要负责人的姓名。第二部分是原审人民法院名称,案件的编号和案由。第三部分是上诉的请求和理由。上诉状准备好之后,…

    法律知识 2025年3月25日
    900
  • 什么叫撤诉?

      撤诉包括撤回起诉、反诉和撤回上诉。撤诉是当事人的一项民事诉讼权利。在一审程序中,从人民法院立案起至宣告判决前的任何阶段,当事人都有权用书面或者口头方式申请撤回起诉或者反诉。申请提出后,是否准许撤诉,则由人民法院决定。对于因规避法律而撤诉,或者撤诉可能损害国家、集体或者他人利益的,人民法院有权不予批准。在二审程序中,从上诉人提交上诉状起至宣告判决之前,上诉…

    法律知识 2025年3月25日
    8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