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故意伤害与寻衅滋事区分

律来帮
商家名称:
律来帮
商家认证:
VIP会员
手机号码:
18365284851
添加微信:
18365284851
温馨提示:
请说在创想鸟看到,优惠更多

无论我们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遇到各种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平常就需要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了法律问题时,就能够很好的去处理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本篇内容中整理了一些与如何对故意伤害与寻衅滋事区分,故意伤害罪的“致人重伤”情节认定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一、如何对故意伤害与寻衅滋事区分

1、犯罪主体:

两罪的主体范围不同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故意伤害罪的主体范围较为特殊,包括十四周岁至十六周岁和十六周岁以上的两类,前者主要为重伤承担刑事责任,而后者则包括对轻伤和重伤都承担刑事责任。

而寻衅滋事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

2、主观方面:

两罪的故意内容不同故意伤害罪在主观上有使他人身体健康受到损害的故意。

寻衅滋事罪的故意则要求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破坏社会秩序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或促使这种结果发生,其动机就是为了满足耍威风、取乐等不正常的精神刺激或其他不健康的心理需要,以达到满足精神空虚的犯罪目的,故意伤害罪则无此动机和目的。

从犯罪行为方面看,寻衅滋事罪的起因通常是“无事生非”和随意殴打他人,表现为无端生事和小题大做等行为,而故意伤害罪的起因则“事出有因”。

3、客观行为方面:

两罪所侵害的对象不同故意伤害罪所侵害的对象往往比较明确和特定的,一般是认识的或有过节的人,且在伤害行为实施之前往往有一个准备过程,行为人与被害人有一定的接触或者交往,而且纠纷往往在伤害发生之前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导致矛盾激化,进而产生了行为人挑起事端,伤害对方,报复对方;

而寻衅滋事罪侵害的对象比较随意、不特定的,可以是熟人,也可以是陌生人,只是自己看不惯就惹是生非,寻求精神上的刺激来满足自己非正常的心理,在行为发生时大多是临时起意的,对认识或素不相识的人无理无故进行殴打,是一种想打就打的流氓作风。

4、客体方面:

两罪所侵害的客体不同故意伤害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健康权利,侵害的客体比较单一。

而寻衅滋事罪侵害的客体相对比较复杂,既侵害了社会公共秩序,即人们遵守共同生活规则所形成的秩序,包括公共场所秩序与非公共场所人们遵守共同生活规则所形成的秩序,有可能还侵害他人的身体健康权。

二、故意伤害罪的“致人重伤”情节认定

1、使人肢体残废或者毁人容貌的;

2、使人丧失听觉、视觉或者其他器官机能的;

3、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重大伤害的。

其中“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重大伤害的”,主要是指上述几种重伤之外的在受伤当时危及生命或者在损伤过程中能够引起威胁生命的并发症,以及其他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损伤,主要包括-脑损伤、颈部损伤、胸部损伤、腹部损伤、骨盆部损伤、脊柱和脊髓损伤以及烧伤、烫伤、冻伤、电击损伤、物理、化学或者生物等致伤因素引起的损伤等。

故意伤害罪一般是针对特定的对象实施的不法行为,并对特定人造成了身体上的伤害。

而寻衅滋事侵害的对象不特定,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犯罪分子往往是为了寻求精神上的刺激满足自己非正常的心理。

从结果上来看,构成故意伤害罪是以对他人身体造成严重伤害为构成要件,而寻衅滋事罪并不以对他人身体造成严重伤害为构成要件。

通过本篇文章的内容,希望能够解答您所面临的问题。平常我们可以多多学习了解法律知识,这样在面临法律问题需要解决时,我们就能够通过学习到的法律知识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了。如果您还需要其他方面疑问的话,可以咨询本站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消息提醒:福州的白女士添加了微信

律师在线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咨询
微信号:18365284851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普法网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aw.chuangxiangniao.com/p/306179.html

(0)
上一篇 2025年2月10日 02:40:51
下一篇 2025年2月10日 02:41:03

相关推荐

  • 虚假出资罪最新司法解释全文(虚假出资罪量刑标准)

    一、刑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九条规定,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假出资金额或者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

    刑事辩护 2025年7月1日
    400
  • 喝酒开车撞死人怎么判(酒驾肇事量刑标准)

    酒驾撞死人判多久,要根据犯罪情节轻重而论,但是撞死人需要承担的刑事处罚和行政处罚是逃不掉的。酒驾是非常严重且违法的行为,但是总有一些人抱着侥幸心理明知故犯,结果出了事故后又后悔莫及。 酒驾撞死人怎么判刑?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

    刑事辩护 2025年7月1日
    300
  • 最新刑法全文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详细内容)

    原标题:(受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新华社北京12月26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 (2020年12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一、将刑法第十七条修改为:“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

    刑事辩护 2025年7月1日
    500
  • 刑事强制措施的种类有哪些(五种刑事强制措施的适用条件)

    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依法对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采取的在一定期限内暂时限制或剥夺其人身自由的一种法定强制方法。 我国的刑事强制措施有五种: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 1、拘传 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于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强制其到案接受讯问的一种强制方法…

    刑事辩护 2025年7月1日
    500
  • 假释考验期限为多长时间(减刑假释的适用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第八十三条的规定,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十年。应该说,刑法的规定是明确的。但对服刑罪犯经过减刑后,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的理解却出现了偏差,是指减刑以后的剩余刑期呢,还是不包括减刑的剩余刑期。笔者注意到,司法实务中对服刑罪犯在获得减刑后又裁定假释的,假释考验期是根据减刑后的…

    刑事辩护 2025年7月1日
    500
  • 一旦刑事立案意味着什么(刑事案件律师讲解)

    做刑事业务久了,经常接到有关于刑事控告、报案的咨询,有的说自己因轻信别人介绍的投资项目,被骗了多少钱;有的说签了一个买卖合同,款打过去后迟迟不见对方发货,经了解才发现对方是皮包公司早就人去楼空等等。当事人去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把报案材料收了后,却迟迟没有立案或者进行反馈,有的甚至连一张公安机关收到报案材料的回执都没拿到。 还有的案件发生后,当事人认为它明明…

    刑事辩护 2025年7月1日
    500
  • 刑事案件二审开庭程序规定(二审审判期限)

    刑事案件二审程序相关事项 目 录 一、审查范围: 全面审查 二、二审开庭审理程序: 抗诉、死刑、证据有问题需要开庭 三、仅上诉案件,不得对被告人的刑罚作出实质不利的改判 四、关于涉案财物的处理 五、二审法院可能的处理结果 六、附带民事诉讼的处理: 七、二审的审理期限:2+2+报请 八、二审宣判的规定 一、审查范围:全面审查 《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三十三条,第…

    刑事辩护 2025年7月1日
    300
  • 无期徒刑减刑的条件和限度(2022年减刑假释最新规定)

    对于一些犯罪的服刑人员都希望自己可以减刑,可以早点出狱,减刑就是指对正在服刑的犯罪嫌疑人满足减刑条件的时候由负责执行刑罚的机关报送材料审批通过后进行减期服刑的行为。那么最新的对于减刑有哪些规定呢?服刑人员减刑2021最新规定 刑法规定:被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罪犯,一般在执行一年六个月以上方可减刑,两次减刑之间一般应当间隔一年以上。被判处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罪…

    刑事辩护 2025年7月1日
    600
  • 民间借贷管辖法院是怎样的(2022年新的民间借贷司法解释)

    一、民间借贷案管辖法院是怎样的 1、民间借贷纠纷属于合同纠纷,管辖法院为被告住所地或者借贷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 2、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3、相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十四条 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十二条 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刑事辩护 2025年7月1日
    400
  • 缓期执行和缓刑的区别是什么(不适用缓刑的条件)

    这两天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印发了《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试行)》,其中明确规定,对恶势力犯罪、严重暴力犯罪、毒品犯罪、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等危害严重的犯罪,在确定从宽的幅度时应当从严掌握。构成强奸罪的,综合考虑强奸的手段、危害后果等犯罪事实、量刑情节,以及被告人的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认罪悔罪表现等因素,从严把握缓刑的适用。这个规定在我们法律人…

    刑事辩护 2025年7月1日
    400
  • 刑法176条最新规定是什么(关于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解释)

    一 非法集资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根据《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非法集资,是指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以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 非法集资行为需同时具备三要件:一是“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即非法性;二是“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即利诱性;…

    刑事辩护 2025年7月1日
    700
  • 报警盗窃立案三个条件是什么(派出所处理偷盗的条件)

    我们常说有困难找警察,但实际上,报案并不等同于立案,报案后是否可以立案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具体分析。公安机关决定立案与否是有法定标准的,要立案必须得同时满足以下3个条件。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九条规定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 那么公安机关立案的条件是什么呢? 1、有犯罪事实:即已经受理的案件,犯罪嫌疑人的行…

    刑事辩护 2025年7月1日
    400
  • 绑架罪未遂的量刑是多少(最新刑法规定绑架罪量刑标准)

    绑架罪的既未遂标准应该如何认定呢?如果在绑架过程中被害人逃跑是既遂还是未遂呢? 律师解答: 行为人在客观方面实施了绑架行为,在主观上具有勒索财物的目的,就已然齐备了条文所要求的勒赎型绑架罪的构成要件,即应认定为绑架罪既遂。 在明确何为既遂之后,如果在行为人已经着手之后,因为意志以外的原因导致没有完成绑架行为,比如在绑架过程中被害人脱逃,有警察发现等等,此时则…

    刑事辩护 2025年7月1日
    600
  • 失火罪司法解释全文(过失失火罪立案标准及量刑)

    随手扔烟头,看似一个“简单”的举动,却有可能造成公共财产损失,甚至构成犯罪!不信,我们来看看这个案例。 2022年1月,小强驾驶自家三轮摩托车到山林内砍烧柴,并在此区域内吸烟。等到砍柴的活儿快结束时,小强拿起自带的饮料喝了起来,并随手将未熄灭的烟蒂扔到附近的草地上。几分钟后,小强发现扔烟蒂处着火,于是拨打了119并电话通知村干部。后来火势蔓延,导致山场发生森…

    刑事辩护 2025年7月1日
    1000
  •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逃逸的处罚(肇事逃逸量刑标准)

    交通肇事是指车辆行为人在行驶过程中,发生碰撞、碾轧、刮擦、翻车、坠车、爆炸、失火等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等交通事故,承担事故相应责任的情形。 网友咨询: 2018年3月29日20时许,苏军驾驶红色“凯马”轻型货车由南向北行驶至北京市房山区公韩路贾河加油站迤北时,车辆前部将被害人朱某(男,殁年29岁)撞出,造成朱某死亡。后被告人苏军驾车逃逸。 经北京中正司法鉴定所…

    刑事辩护 2025年7月1日
    4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