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关于退休的条文规定,民法典十五条适用于退休吗?

律来帮
商家名称:
律来帮
商家认证:
VIP会员
手机号码:
18365284851
添加微信:
18365284851
温馨提示:
请说在创想鸟看到,优惠更多

民法典五条适用于退休吗?

民法典十五条是指公民的出生和死亡的时间认定,适用退休年龄,但目前我国退休还是以档案里的记录为准,我们国家现在退休还是没有按照民法典15条来执行,主要还是按照档案上面记录的。

来办理退休的因为原先那些六几年出生的他们的工作,那么工作就是用档案来记录的,那么所以再退办理退休的时候必须是要按照档案上面的实际的工作年限呀,年龄呀来决定退休,那么以后的人肯定是要按照民法典。第15条来执行了,因为以后都是实际的缴费年限,就不存在有视同缴费年限这么一说了。

实际的缴费年限你有多长时间?

就按照多长时间来计算退休

民法典怎么规定退休年龄与档案不一样?

正法典规定的退休年龄是以个人档案中最原始(早)的哪一份档案的年龄为准的。

2021民法典退休年龄认定?

2021年退休年龄定下来了,根据法定退休年龄的规定,男性是60周岁,女干部是55周岁,女工人是50周岁,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职工社保,女性法定退休年龄是55周岁。当然了,如果下岗女工满足提前退休的条件,也可以申请提前退休。

注意,法定退休年龄并不固定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延迟退休要来了,2020年延迟退休有新进展,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如果下岗女工人赶上延迟退休年龄,具体什么时候能领养老金,这一切都是未知数。

民法典第十五条规定可作为退休年龄认定吗?

可以,第十五条 自然人的出生时间和死亡时间,以出生证明、死亡证明记载的时间为准;没有出生证明、死亡证明的,以户籍登记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记记载的时间为准。有其他证据足以推翻以上记载时间的,以该证据证明的时间为准。

《民法典》第15条规定认定出生时间、死亡时间的证据规则。《民法典》第13条规定:“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照此规定,自然人因出生当然取得权利能力,因死亡而权利能力当然丧失。出生和死亡是重要的法律事实,关系到权利能力的取得和丧失。出生和死亡对于继承而言尤其重要,自然人自出生之时就享有继承权,可以继承遗产。同样,自然人一旦死亡,自死亡之时继承开始,其所拥有的财产就变成了遗产,并且成为继承人的共有财产。

本条规定,可以作为法庭认定自然人出生和死亡时间的依据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以出生证明、死亡证明记载的时间为准;第二个层次是以户籍登记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记记载的时间为准;第三个层次是有其他证据足以推翻以上记载时间的,以该证据证明的时间为准。

按照社会生活经验,绝大多数自然人的出生和死亡均发生在医院,医生是出生和死亡事实的见证人,医生于出生、死亡事实发生当时出具的出生证明、死亡证明,理当具有优先于户籍登记的证据效力。而自然人出生或者死亡之后,往往经过或长或短的期间,其近亲属才到户籍登记机关办理出生登记或者死亡登记,办理户籍登记的警察并没有见证出生、死亡事实的发生。此外自然人基于种种不正当目的篡改户籍登记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户籍登记的证据效力。这是本条明文规定出生证明、死亡证明的证据效力优先于户籍登记的理由。所谓“其他有效身份登记”,是指在中国没有户籍登记的外籍人、无国籍人的身份证明,如护照等。

请特别注意,本条第三句规定:“有其他证据足以推翻以上记载时间的,以该证据证明的时间为准”。其意思是:出生证明、死亡证明以及户籍登记、其他有效身份登记的证据效力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前述证明所记载的出生时间、死亡时间,可以被其他证据所否定。即在诉讼中,应由主张前述证明所记载的出生时间、死亡时间不正确的一方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该当事人提供的证据被法庭认为足以推翻前述证明所记载的出生时间、死亡时间的,则应当“以该证据证明的时间为准”。

民典法规定的退休年龄以什么为准?

退休年龄是以居民个人身份证和职工档案上的年龄为认定标准,

有以下几种标准:

1、一般男性干部、工人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为退休年龄。

2、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繁重体力劳动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种的职工,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为退休年龄。如果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为退休年龄。

消息提醒:福州的白女士添加了微信

律师在线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咨询
微信号:18365284851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普法网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aw.chuangxiangniao.com/p/622646.html

(0)
上一篇 2025年3月18日 08:18:47
下一篇 2025年3月18日 08:19:12

相关推荐

  • 民法典第32条内容解析,民法典第一千三百三十二条?

    民法典第一千三百三十二条? 谢邀,民法典第一千三百三十二条的内容是,第一千零三十二条 【隐私权】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民法典监护人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十四条 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

    法律资讯 2025年3月18日
    200
  • 民法典频布时间民法典什么时候颁布实施

    民法典什么时候颁布实施? 2021年1月1日 民法典正式施行。作为助力市场经济发展的法律重器,民法典确立了调整经济关系的各项法律规范,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制度供给与法治保障。专家表示,民法典将进一步促进各类生产要素高效配置,保障各类交易活动顺利进行。 在经济活动中,市场主体享有哪些权利,又如何实现这些权利?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民法典做出了详细的解…

    法律资讯 2025年3月18日
    200
  • 民法典57(民法典57条内容)

    个人签写的证明有法律效益吗 只要证明书是真实的、没有受到威胁、合法的、都是有法律效力的。但当事人要是为其亲属作证,此证明书的效力会减低。 法律分析 若个人签写的证明具备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单方承诺保证函形式与内容符合相关法律的规定这两种要件,则具有法律效力,否则就没有法律效力。但是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是当事人真实意愿的反映。承诺书的内容应当是当事人…

    2025年3月18日
    200
  • 民法典关于矛盾纠纷篇目,民法典规定处理民事纠纷?

    民法典规定处理民事纠纷? 1. 协商和解 协商和解是指债权债务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直接进行协商或邀请第三人从中斡旋,解决纠纷。 2. 调解。 可向所在地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书面调解申请。 3. 仲裁。 当事人不愿和解、调解或者和解、调解不成的,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中国仲裁机构或者其他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法律资讯 2025年3月18日
    200
  • 民法典规定儿子辱骂父母,民法典关于打骂父母怎么办?

    民法典关于打骂父母怎么办? 轻的教育,打骂严重的话,可以报警处理,伤害严重的,不仅可以要求赔偿,还可以追究刑事责任。 子女三天两头无理辱骂父母犯法不? 不犯法,但违法。应根据巜治安处罚法》(诽谤他人)从重处罚。因这种不孝之子违背了伦理道德。父母养你小,你养他们老,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唯心之说:迟早要遭雷打。父亲是天,母亲是地。没有天地养育之恩,子女难道是和“孙…

    法律资讯 2025年3月18日
    200
  • 民法典的什么法,食品安全法和民法典是什么关系?

    食品安全法和民法典是什么关系? 《食品安全法》是特别法,《民法典》第1207条是一般法。当符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或《食品安全法》第148条规定的,按其规定来确定惩罚性赔偿数额;当不符合特别法时,适用《民法典》第1207条规定,由法官对惩罚性赔偿数额予以自由裁量。 合同法是否是民法典的特别法? 一般法和特殊法是相对的,在一种情况下是一般法,在另一种情…

    法律资讯 2025年3月18日
    200
  • 民法典信心(民法典信仰)

    民法典观后感心得感想5篇 民法典 观后感 心得感想有哪些?民法典是一部真正属于中国人民的法典,使命是打造公平正义环境。一起来看看民法典观后感心得感想5篇,欢迎查阅! 民法典观后感心得感想1 《民法典》就如一块千锤百炼,无比坚固的“磐石”,铺就在“复兴号”列车带领人民驶向更加幸福的道路上,即使在未来可能还要面对更多更大的风浪,但只要人民群众齐心协力、万众一心的…

    2025年3月18日
    200
  • 民法典司法适用现状的解释,民法典适用时间司法解释?

    民法典适用时间司法解释? 民法典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是多部法律整合到一起的现行法律法规。 民法典146条司法解释?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二、与《民法典》第146条规定相关的法条 《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

    法律资讯 2025年3月18日
    200
  • 民法典司法适用现状的解释,合同法司法解释是否被民法典废止?

    合同法司法解释是否被民法典废止? 《民法典》实行后原有司法解释是废止的,与《民法典》在适用过程中出现不统一甚至抵触的司法解释应当被废除,新颁布的司法解释应根据《民法典》条文内容及精神作出。 据《民法典》起草专家谈到该问题时提到了以下几个观点: 1、《民法典》施行日期为2021年1月1日,在接下来的半年多时间里,最高人民法院应启动司法解释的清理工作; 2、与《…

    法律资讯 2025年3月18日
    200
  • 第几条伤害动物民法典,民法典关于动物保护的规定?

    民法典关于动物保护的规定?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若宠物主人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导致他人损害的,主人应承担全责。如若他人故意挑逗宠物,主人可不承担或减轻责任。 但是对于小区里的流浪猫、流浪狗等问题,《民法典》规定:遗弃、逃逸的动物在遗弃、逃逸期间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也就是说,如果该流浪猫、流浪狗等之前存在饲养人,但后遭遗弃成为流…

    法律资讯 2025年3月18日
    200
  • 民法典这不法律2020年5月通过的民法典是法律吗

    2020年5月通过的民法典是法律吗?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民法典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市民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法官裁判民商事案件的基本依据。 民法通则和民法典是一会儿事儿吗? 民法典是一个国家调整民事法律关系的所有法律的综合大典,又有“民商分立”和“民商合一”两种…

    法律资讯 2025年3月18日
    200
  • 德国民法典哪个版本最好,德国民法典的体系?

    德国民法典的体系 德国民法典的体例结构为五编制体例。这也是它的一大特色。 按照查士丁尼法典模式制定的各国民法典一般分为:人、债、物和继承四个部分(各国在具体安排上可能有所差异)。 而德国民法典则把总则作为第一编,打破了这一传统。总则之后是债法、物权法、亲属法和继承法四个部分。这主要是遵循了罗马法学家的分法。 普通家庭民法典买哪个版本? 普通家庭民法典买法典单…

    法律资讯 2025年3月18日
    200
  • 民法典知识宣传资料大全,民法典知识点概括?

    民法典知识点概括? 一、肖像权保护范围扩大 《民法通则》第100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他人人肖像。 民法典第1018条新增: (1)肖像权的消极权能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未经肖像权人同…

    法律资讯 2025年3月18日
    200
  • 没民法典(民法典没有)

    为什么我国没有民法典而是民法通则? 《民法典》指一部完整全面的民法法律,关于物权、债权、民事责任等民法上的重要规定都包含在其中。一般说来在有《民法典》的情况下,只需要依据《民法典》相关条文就可以处理普通的民事法律关系了。 而《民法通则》只是关于民法适用的一些笼统的概括性的规定,《民法通则》确立的制度是在民事法律实践中被普遍适用的,但具体到调整每一个特定的民事…

    2025年3月18日
    200
  • 民法典宣传漫画下载,民法典知识竞赛怎么领取电子证书?

    民法典知识竞赛怎么领取电子证书? 民法典知识竞赛没有电子证书。是线下发的纸质证书。 民法典正版是哪个出版社的? 民法典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评判依据,是有专业的示范社进行专业的编排的,而对于民法典的版本,当然是最新一版的版本比较实用,方便,因为最新版的版本相比于旧的版本是有一些出入的地方,学习最新版的版本可以让之前的出入地方重新的了解,重新的接受,这样可以…

    法律资讯 2025年3月18日
    2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