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法典物权编学习记录,民法典313条解读?
《民法典》物权编中的第 313 条规定:“善意受让人取得动产后,该动产上的原有权利消灭。但是,善意受让人在受让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权利的除外。”
即如果添附后取得所有权的人明知原物之上有权利负担的,则其应当继续承受该权利负担。
民法典第二编物权主要内容?
物权是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重要财产权。物权法律制度调整因物的归属和利用而产生的民事关系,是最重要的民事基本制度之一。
民法典224条的内容?
民法典224条规定了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物权分为不动产物权和动产物权。不动产物权设立及变更以登记为准。动产物权设立及转让以“交付”发生法律效力。“交付”指的以合法有效意思表示的行为的结果。如果不是合法交付,那么即使取得的动产物权也没有法律效力。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24条 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依据民法典的规定简述我国物权制度体系?
根据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我国物权由以前的物权法吸收修订,演变成民法典物权编。根据规定,我国物权体系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自物权,也就是通俗的所有权。
第二部分就是用益物权,像常见的地役权,国有土地使用权,农村土地承包权等等。
第三部分就是担保物权,用来担保债权。
物权法和民法典有何根本区别?
物权法是民法典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民法典的制定采用“零售”方针,先完成民法的各个部分,再合成民法典。按此方针,我国于1982年制定了商标法,1984年制定了专利法,1985年制定了继承法,1986年制定了民法通则,1990年制定了著作权法,1991年制定了收养法,1995年制定了担保法,1999年制定了合同法,2001年修改了婚姻法,2007年制定了物权法,主要民事单行法出台后,可再研究编纂民法典问题。
如何编纂民法典,本文的看法是:民法典不求大但求全,民法典民事权利点到为止,民法典与民事单行法并存,民法典是民法通则的扩写。民法在扩张,不能搞“大而全”的民法典,民法通则式的民法典与民事单行法共同构成中国民法。
律师在线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咨询
微信号:18365284851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普法网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aw.chuangxiangniao.com/p/604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