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内容:在独立的教唆犯中,其一般的一个处罚原则是如何的呢?主要需要遵循一些怎样的法规呢?它是如何区别于一帮的教唆犯呢?下文将会详细分析,知芒网小编希望下文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我国刑法第61条规定,对犯罪人进行处罚时,应当考虑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因此我们在对独立教唆犯进行处罚时,也应当考虑独立教唆犯的“犯罪事实、犯罪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四个方面的情况。
(1)独立教唆犯的犯罪事实包括教唆对象、教唆方法和手段、教唆强度等内容。对于教唆对象而言,是被教唆的人之前没有犯罪意图或者虽然具有一定的犯罪意图但并不坚定,在独立教唆犯的教唆下,坚定了其犯罪的意志;对于教唆者所采用的教唆方法和手段而言,包括了煽动、诱骗、劝说、授意或是胁迫,以及采用比较恶劣的方法或采用比较缓和的方法,是简单的教唆,还是比较详细、具体;对于教唆强度而言,其教唆行为是否“足以”引起被教唆人的犯罪意思,实施被教唆的犯罪等等。
(2)独立教唆犯的犯罪性质,这里的“犯罪性质”具体指的是独立教唆犯所教唆之罪的性质,我们认定其性质可以结合独立教唆犯所教唆之罪侵犯的具体客体来认定,包括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公民的人身安全。而且研究独立教唆犯所教唆之罪的性质是对独立教唆犯定罪量刑的前提条件。
(3)独立教唆犯的情节是指除教唆对象、教唆方法和手段、教唆强度等内容以外的有关独立教唆犯的其他情况,包括教唆的次数、教唆的时间、教唆的地点等内容。
(4)独立教唆犯的社会危害程度即是教唆者的教唆行为对整个社会关系所产生侵害的危险程度,对刑法所保护法益的一种侵害程度,根据不同的情况,对独立教唆犯的量刑也有所差别。
律师在线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咨询
微信号:18365284851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普法网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aw.chuangxiangniao.com/p/384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