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建筑企业“内部承包”来自企业内部的风险 1.承包人能力的风险。 在内部承包经营时,尽管承包人向发包企业交付了一笔数额不菲的“承包费”,但其实践经验、物资筹措、组织管理等方面的能力都将影响到承包项目的成功与
建筑企业“内部承包”来自企业内部的风险
1.承包人能力的风险。
在内部承包经营时,尽管承包人向发包企业交付了一笔数额不菲的“承包费”,但其实践经验、物资筹措、组织管理等方面的能力都将影响到承包项目的成功与否。由于承包人能力的不足,常常导致其承包工程“中途难产”,留下一个不可收拾的“烂摊子”,那么,发包企业将毫无疑问地为此承担起全部责任。
2.承包人道德的风险。
由于企业内部承包存在较大风险,大多都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石之上,彼此之间知根知底,但无法保证每一个承包人都是“善良之辈”。虽然诈骗原材料设备款、拖欠人工工资、行贿监管人员、偷逃税费等是承包人个人的违法犯罪行为,但是,发包企业将不得不为这些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实践中,“有心安顿无心人”的道德风险具有高度的隐蔽性,严重的破坏性,往往令发包企业防不胜防。
3.发包企业毁约的风险。
在内部承包中,发包企业享有比承包人绝对的优势:一是其对内部承包活动享有法定的支配权;二是其背后是投资者强大的支持;三是其决策者行为由企业承担责任。由于内部承包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又是企业的“家务事”,因此,“游戏规则”大多数情况下依靠双方自觉遵守。但是,一旦发包企业别有用心,承包合同就成了一张一捅就破的白纸。别说当下各种类型的企业,即使在当年的国有企业内部承包中,发包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之事也并不少见。在承包人努力拼搏之后,丰收在望时刻,举手可摘的硕果却在东家各种各样的措施之下成为了泡影,因此,承包人千万别信东家不敢“卖”了你。
4.发包企业其他人带来的任风险。
承包人与发包企业的其他部门或个人之间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联系。资金、技术、人力、设备的相互调剂、相互支持是不可少的,但是,这种流动,也带来了风险的流动,因此,承包人很容易受到发包企业及其他部门或承包人风险的波及。
工程建筑
律师在线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咨询
微信号:18365284851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普法网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aw.chuangxiangniao.com/p/292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