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法院提交诉讼状、准备相关的诉讼材料、法院受理案件之后收取受理费、通知开庭的时间和地点。法院做出的判决结果对双方都是有着约束作用的,如果不积极执行的,法院有权进行强制执行的。
一、拆迁房屋有纠纷如何诉讼?
提起拆迁纠纷诉讼流程如下:
房屋拆迁纠纷如提起行政诉讼,一般的流程如下:
1、到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提交起诉状副本;
2、符合起诉条件的,人民人民法院会立案;
3、缴纳案件受理费;
4、人民法院会通知开庭的时间和地点。
二、出现拆迁纠纷之后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1、一旦拆迁人与被拆迁人或者拆迁人、被拆迁人与房屋承租人达不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都应当经当事人申请,先由同级拆迁管理部门裁决。只有经行政裁决后,当事人仍不满意的,方可提起行政诉讼。行政裁决是行政诉讼的前置程序。
2、实施裁决的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是被拆迁人的,由同级人民政府裁决。裁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
3、任何一方当事人或者与行政裁决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裁决不服的,都可以自裁决书送达之日起3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根据行政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对行政裁决的事实认定、行政程序、法律适用、有无超越职权和滥用职权等进行全面合法性审查。
三、达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后房屋拆迁纠纷的处理方式是什么?
1、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是约定房屋拆迁当事人之间民事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合同。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签订后,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搬迁期限内拒绝搬迁的,应当通过司法、仲裁途径来解决。
2、如果拆迁当事人之间没有达成仲裁协议的,拆迁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诉讼期间,拆迁人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先予执行。
3、如采取仲裁方式,拆迁当事人必须自愿达成仲裁协议。仲裁协议包括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中订立的仲裁条款和以其他方式在纠纷前或纠纷后达成的请求仲裁的协议。仲裁委员会的选择由当事人协议确定。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4、没有仲裁协议的,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的,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拆迁房屋有纠纷之后双方需要先采取友好的方式进行协商,协商无效的情况下就只能通过提起行政诉讼或者是刑事诉讼的方式去解决了。双方需要准备充分的证据才来支撑自己的诉讼观点,这样能有效的提高自己的胜诉几率,将损失降到最低。
律师在线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咨询
微信号:18365284851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普法网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aw.chuangxiangniao.com/p/236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