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是不是都很讨厌中介呢,从中间赚取差价,不同的行业一般中介的收费标准和方式不尽相同。那么你知道中介费一般都是怎么收取的?知芒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的法律知识,下面一起来看看吧,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一、房屋中介费如何收取
(一)权籍调查
1﹑调查﹑征询所交易房屋权利的来源﹑现状﹑有无抵押﹑有无权利限制;
2﹑调查﹑征询涉及权利人的处分要求和条件,核实处分资格﹑权利人和相关的身份及权利等。
该项收费的标准是,买方和卖方各支付房产交易中心登记成交价的1%。
(二)房屋使用状况调查
1﹑收集﹑调查﹑征询房屋坐落环境,使用年限,有否隐瞒缺陷,房屋内的顶﹑墙﹑地﹑门﹑窗及设备等是否需要检测﹑修复,设备转让价格及有关费用结清情况;
2﹑查询有无租赁﹑违章搭建﹑相邻关系侵权﹑维修基金的缴纳和使用情况。
该项收费的标准是,买方和卖方各支付房产交易中心登记成交价的1%。
(三)行情调查
1﹑收集﹑调查﹑征询买卖价格的行情比较,税费结算,房屋户型比较,买卖双方的心理价格比较,有关政策变动的影响等;
2﹑进行各种形式的信息发布活动等。
该项收费的标准是,买方和卖方各支付房产交易中心登记成交价的1%。
(四)确定成交意向并订立交易合同
1﹑陪同双方当事人实地踏勘房屋设备﹑环境;
2﹑约定洽谈时间,沟通双方的成交意向,出示﹑认定当事人身份;
3﹑为双方选定合同文本,指导双方签约并作见证人;
4﹑告知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的条款,注意事项,履行方式,房款支付方式等。
该项收费的标准是,买方和卖方各支付房产交易中心登记成交价的1%。
(五)办理产权过户
1﹑过户手续所需材料的收集﹑报告﹑确认﹑约定确权时间;
2﹑代收代付由客户支付的税﹑费;
3﹑完成交易过户﹑户口迁出。
该项收费的标准是,买方和卖方各支付房产交易中心登记成交价的1%。
(六)办理入住有关手续
办理入住手续,公用事业费,有线电视等过户﹑费用结算等手续。
该项收费标准是,买方和卖方各支付200元人民币。
(七)代办贷款
提供阶段性贷款担保,办理房地产抵押贷款及登记手续。
其要由买方支付400元人民币。
(八)单独办理产权过户手续
为买卖双方办理产权过户手续。
该项要由买方支付300元人民币。
同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1﹑在同一房产中介经纪服务收费后,不得就同一房产交易活动再次收取咨询费;
2﹑办完过户手续之后才能收取服务费;
3﹑服务费原则上由买卖双方平摊,也可按买卖双方约定的分摊办法执行;
4﹑服务活动中涉及政府机构收取的税﹑费不包含在服务费中;
5﹑中介经济机构不可强制进行价格评估,有关单位要求评估的,中介经纪机构应向客户提供相关法规依据;
6﹑中介经纪机构提供的其他服务应明码标价,并由客户自愿选择,不准强制和诱导客户。
二、中介费收费标准的相关法律规定
在2011年,为规范住宅买卖经济服务市场价格行为,降低住宅买卖经济服务费用负担,北京市发改委与住建委就联合下发了《关于降低本市住宅买卖经纪服务收费标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一)相关《通知》规定,住宅买卖经纪服务收费由买卖双方各承担一半或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宅买卖经纪服务收费标准统一不超过2%。
(二)一般房地产经纪机构(以下简称经纪机构)提供的其他服务,由当事人自愿选择,通过合同明确约定。其中代办房地产登记服务收费,不超过500元/宗;代办贷款服务收费,不超过300元/宗;办理房屋入住有关手续收费,不超过200元/宗;按照委托人要求,提供的其他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由委托人与经纪机构协商议定。
(三)《通知》中也注明收费标准可以下浮,少数特别复杂的住宅买卖经纪服务,经交易各方协商同意,可在规定的收费标准基础上适当上浮,上浮幅度不得超过10%。即:二手房中介费为成交总额的2%,少数特别复杂的浮至2.2%。
三、中介费应该什么时候交
一般是完成之后给。居间人促成合同成立后,委托人应当按照约定支付报酬。对居间人的报酬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民法典》相关规定仍不能确定的,根据居间人的劳务合理确定。因居间人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而促成合同成立的,由该合同的当事人平均负担居间人的报酬。居间人促成合同成立的,居间活动的费用,由居间人负担。居间人未促成合同成立的,不得要求支付报酬,但可以要求委托人支付从事居间活动支出的必要费用。
以上就是知芒网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中介费一般都是怎么收取的的相关内容,法律对中介收取服务费是有相关规定的,如果你遇到了不合理的收费情况时,一定要拒绝。如果你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请及时咨询律师处理,知芒网提供专业律师,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律师在线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咨询
微信号:18365284851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普法网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aw.chuangxiangniao.com/p/146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