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头承诺也是合同中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即使在签订了合同之后,也经常会发生当事人作出口头承诺的情况。那么,口头承诺有法律效力吗?由于没有书面确定,在举证上可能有困难,许多人也担心口头承诺到底有没有效力,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详细内容。
一、口头承诺有法律效力吗
(1)在承诺方承认原口头承诺内容的情况下:有法律效力。
(2)在承诺方不再承认原口头承诺的情况下,另一方有证据证明原口头承诺内容的,也有法律效力。只是口头承诺的,如果有录音或录像、知情人证明等证明口头承诺的内容的,可以起诉到法院请求履行原承诺。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其它形式,法律规定使用特定形式的,应当依照其规定。只要第三方代表是真实意思的表示,不存在受到欺诈、胁迫等依法应认定为无效或可撤销、可变更民事法律行为的情形下,且当事人有证据证明其口头承诺的内容,该口头承诺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要求,民事活动应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守信的原则,我国自古就有人无信而不立的价值观念,因此,问题所描述的第三方代表应当按照口头承诺履行自己的义务。这既是道德的要求亦是法律的要求。但是口头承诺具有不稳定性,如果对方不承认,且己方当事人无法有效举证,可能导致对方承诺了也可以不履行承诺的情况发生。因此,还原当时的客观情形非常重要,也就是当事人能够证明对方承诺的内容非常重要。
二、口头承诺的有效条件
口头承诺的有效条件与一般合同无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合同各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意思表示真实是指行为人希望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在意志与外部表示一致。法律依据在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情况下订立合同,当事人有权申请变更或撤销。
2、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3、合同双方当事人要具有缔约能力。签订合同的当事人各方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三、口头承诺有录音有效力吗
口头承诺有录音有效力。录音属于视听资料,经查证属实的证据,能够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口头承诺没有书面合同,当事人有录音的,可以证明权利义务关系的存在。
总结:口头承诺虽然有效,但毕竟口说无凭,若双方仅存在口头承诺,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产生争议时,一方想要维护自身权益,客观上存在举证困难,以上就是口头承诺有法律效力吗的相关内容。另外,如果遇到口头承诺对方不履行的情况,一定要冷静找对方法,不清楚的朋友不妨看看这篇文章《口头承诺不履行怎么办》,希望能帮到您。
律师在线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咨询
微信号:18365284851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普法网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aw.chuangxiangniao.com/p/140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