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止

  • 有哪些途径能中止探望权(终止探望权 扔看孩子)

    如何申请中止探望权 申请中止探望权的方式是:一方在行使探望权时,有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抚养子女的一方可以拒绝另一方探视,不能行使探望权的一方向法院起诉,要求强制执行,抚养子女的一方向法院提出中止探望权;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在行使探望权时有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情形的,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向法院请求中止探望权;其他法定情形。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

    2025年3月14日
    200
  • 监护权终止的情形有哪些(监护关系终止的法定情形有哪些)

    什么情况下监护权会终止? 监护权会终止的情况是: 1、被监护人获得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监护人或被监护人一方死亡; 3、监护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 4、监护人辞去监护; 5、监护人被撤销监护资格。 【法律依据】 根据《民法总则》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

    2025年3月14日
    200
  • 什么情况会终止调解(什么情况会终止调解合同)

    什么情况会终止调解 解答以下情况会终止调解:1、经过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后,当事人仍未达成一致的;2、交通管理部门调节期间,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3、当事人无故缺席调解或调节中退出的。法律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九十三条经调解各方当事人未达成协议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终止调解,制作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终结书,送达各方当事人。第九十四条有…

    2025年3月13日
    200
  • 延期审理(延期审理和中止审理的主要区别)

    延期审理的法定情形有哪些 延期审理的法定情形:(一)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二)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三)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四)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 法律分析 (1)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民事诉讼中,必须到庭的当事人指能够正确表达意志的…

    2025年3月13日
    200
  • 中止支付抚养费有哪些(中止支付抚养费有哪些情形)

    十八岁以后什么情形可以中止抚养费给付 十八岁以后以下情形可以中止抚养费给付: 1、已经完成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的; 2、成年子女已经恢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且能够独立生活的; 3、其他情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2025年3月13日
    200
  • 民法典中监护关系终止后还需监护的怎么办(监护关系终止的法定事由)

    监护关系终止的情形有 监护关系成立后,得因法定缘由而终止。民法典第三十九规定了四种监护关系终止的情形。包括:1、被监护人取得或者恢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2、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3、被监护人或者监护人死亡;4、人民法院认定监护关系终止的其他情形。第4项为兜底性条款,对于法条未能列举的情形进行兜底。赋予人民法院在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判断,通过一定的裁量权力,确…

    2025年3月13日
    200
  • 劳动合同终止协议书(劳动合同终止协议书应怎么写)

    终止合同协议书 【篇一:终止合同协议书】 甲方:________ 乙方:________ 甲方____与乙方____原于___年___月___日签订的[______]字第____号________合同,现因____________________使____方无法继续履行合同,经双方协商同意,该合同于___年___月____日予以终止。因终止合同给___方造成…

    2025年3月13日
    200
  • 交通事故调解终止有何条件的简单介绍

    交通事故多长时间调解终止 这个没有具体的限制,调节只是一个方面,不是主要的解决手段。主要是还是法院的判决。 在交通事故中,交警不是必须调节,也不是必须调节多长时间。交警的调节实在事故双方的要求下,可以进行一次调节,扮伏调节的话,也就是把双方的过错,厉害关系,事故应该怎样赔偿介绍一下,因为大多数人对交法的条款都不是很清楚,双方要求调节了,交裤仔警也只是一次的调…

    2025年3月13日
    200
  • 保证期间(保证期间不发生中止中断和延长)

    保证人保证期间,是自借款之日起算起为两年还是自债务届满之日起两年,何为保证期间? 保证期间段链是自借款日起两年,保证期间就是承担保证责任的这段时间。 法律分析 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债权人有权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保证期…

    2025年3月13日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