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21录取分数线
2021年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录取分数线如下:
1、2021年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山东综合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09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340445。
2、2021年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辽宁历史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78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47695。
3、2021年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重庆历史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47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69040。
4、2021年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河北物理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30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201823。
5、2021年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甘肃文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160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82164。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分数线2021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录取分数线列表:
1、内蒙古
专科批,普通类,理科250分,文科256分。
2、河南
专科批,普通类,理科363分,文科405分。
专科批,高收费专业,理科279分,文科309分。
3、海南
专科批,普通类,专业组(02),综合410分。
专科批,普通类,专业组(01),综合396分。
专科批,普通类,专业组(03),综合390分。
专科批,普通类,专业组(04),综合250分。
4、甘肃
高职(专科)批R段,普通类,理科160分,文科160分。
5、青海
专科批,普通类,理科278分,文科278分。
6、新疆
专科批,普通类,理科286分,文科286分。
以上内容参考 中国教育在线-河南职业技术学院高考分数线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2021高考分数线
2021年度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在河南省招录的专科线录取分数线文科是409分、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63分。另外该学校在2021年度的河南省高职高专单列批次招生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17分、理科单列最低录取分数线是279分。
此外河南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度在不同省份招生的具体分数线也是不同的。如在新疆自治区招生的专科录取分数线文科是330分、理科是286分。在内蒙古自治区招生的专科录取分数线文科是256分、理科录取分数线是250分。
2021年河南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志愿填报信息:
1、各类考生可依据其生源类型填报1-5个专业志愿。
2、考生只能填报一个类别的艺术类招生专业,不得跨专业类别填报,且不得与普通类专业混报。若存在专业混报,只保留与考生第一专业志愿同类别的专业,其余类别专业删除。
3、申请职业资格等级证书赋分或者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赋分者(限普通中职类招生专业和艺术类招生专业),必须填报与职业资格等级证书或者大赛获奖项目同一专业类别的专业,不得跨专业类别填报。
以上内容参考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招生信息网-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河南专科批近3年最低录取分数及排名、河南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单独考试招生章程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分数线2022
2022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分数线是:普通高中类投档线243,普通中职及社会考生类投档线211,美术类投档线306分,音乐类各专业实际录取分数线即为投档线。具体如下: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一共拥有1个高水平专业、5个骨干专业、4个国家示范高职重点建设专业、136个学科竞赛奖项、4个生产实训基地。
师资力量
学院共有在职教职工761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近300人,有获国务院特殊津贴教师3名,省教学名师4人,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14人。
近200名技师和高级技师,还从行业企业聘请了200多名能工巧匠和技术能手作校内兼职教师。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2019对口升学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2019对口升学录取分数线是500分。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院校,是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为河南省机器制造技工学校,创建于1954年12月。1956年更名为河南省工人技术学校,1960年更名为河南省工业技术师范学校,1961年更名为河南省技工教育师范学校,1992年更名为河南职业技术教育学院。1999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改制为新型高等职业院校。
合作交流:
学院与海尔集团、富士康集团、宇通客车、德国工商协会等200多家知名企业深度合作,建有“校中厂”和“厂中校”,实施工学结合具有订单特色的“2+1”人才培养模式,开设“德中机电班”等近20个订单班。
与企业共建人才培养方案,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建中国中原大学生创业孵化园,联合河南机电职业学院等10所院校成立就业联盟,与郑州海尔工贸有限公司等200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
以上内容参考: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官网——学校简介
律师在线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咨询
微信号:18365284851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普法网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aw.chuangxiangniao.com/p/680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