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退对以后的工资和工龄有影响吗?
我所在企业就有内退员工。实际上,目前执行内退政策的企业已经很少了,内退政策普遍存在于央企和部分国企。内退对以后的工资、乃至退休后的养老金、以及工龄是否有影响,关键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看内退审批流程是否合法、合规;二是看企业内退政策是如何制定的。下面结合问题,做具体分析,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一、国家关于内退政策是如何规定的,有哪些特点?
我国关于内退政策的文件依据主要有两个:《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安置规定》(国务院令第111号)、《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劳动关系处理办法》劳社部发〔2003〕21号。
根据文件规定,内退政策主要有以下6个特点:
1.适用范围。企业富余人员、以及主辅分离中的因辅业改制需要分流的富余人员。
2.年龄条件。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内。
3.审批流程。本人申请,企业审批。
4.编制和岗位要求。留编不留岗,即内退职工退出工作岗位,企业不再保留岗位,只保留人员编制。
5.内退待遇。内退期间,企业给内退职工发放生活费,这是对内退人员的工资的一个保底要求。另外,企业正常缴纳统筹部分社保,同时为内退人员代扣代缴社保,当内退工资低于当地社保最低缴费基数,按照社保最低缴费基数缴纳。
6.内退职工的工龄。内退职工退出工作岗位休养期间,视为工龄,与其以前的工龄合并计算。
二、职工内退以后,对工资、退休后的养老金、以及工龄有影响吗?
(一)看内退审批流程是否合法、合规
一般来说,目前还在开展内退的企业,多为国企改革过程中,因主辅分离,而将辅业留给主业来安置的富余人员,这些企业大多数都会列入国资委的治理名单。
因此,内退政策不像过去那样,只要是个国企就可以执行,现在的门槛提高了。在执行内退政策过程中,是要接受国资委指定的审计组,进行专项审计的。
如果内退流程合法、合规,才能视为内退。否则,内退期间的一切待遇都将被推翻,严重的将取消内退待遇,如果到了这个地步,对工资、内退后的养老金、甚至工龄一定会有影响的。
(二)看企业内退政策是如何制定的
只要职工符合内退条件,企业内退审批符合流程,没有弄虚作假,在内退政策符合法定要求的前提下:关键看企业的内退政策中,关于内退待遇的约定,以及企业与职工双方的签订的《内退协议》。
1.一般来说,内退以后,对工资和未来的养老金是有一定影响的。
因为职工内退以后,不再为企业提供正常的劳动。因此,内退职工的工资,普遍要低于在职时的工资水平。一般按照内退前的50%~70%计发内退工资,或者按照企业平均工资的50%~70%计发内退工资,内退工资的下限是不得低于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生活费最低标准。
由于内退工资降低,养老保险缴费基数自然也要降低,相应的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市指数和等因素也在降低,退休后的养老金自然要比在职退休的要低一些。
当然了,如果《内退协议》约定按照内退前的工资标准,计发内退后的工资,那么对个人退休后的养老金也是没有影响的。
2.根据《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安置规定》,只要是合规内退的,企业正常缴纳养老保险,对工龄是没有任何影响的。
写在最后:
1.在企业内退政策合规、合法的前提下:只要企业正常缴纳养老保险,对工龄就没有影响。内退后的工资和养老金是否有影响,关键看企业内退政策是如何约定的,一般来说,内退后的工资普遍要低于内退前的工资,相应的,内退后的养老金也要低一些。
2.如果企业内退政策不符合国家和上级单位的要求,那么对内退的工资和工龄将有极大影响,严重的将会取消内退资格,追缴已经发放的工资,扣减相应的工龄。
个别国企,假借内退名义,组织职工办理内退,内退职工不用上班,有企业养着,开的工资比在职人员的工资还要高,这是严重的不公平。对此,你怎么看?
欢迎留言!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问答,感谢您的阅读!
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别忘了评论、转发、点赞、收藏呦!
我是@人事通 ,你身边的人事小助手。
什么是内退?
内退指的是企业或者单位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出台的政策文件,让一些还未达到国家规定退休的职工提前在本单位退养休息。由本单位负责支付生活费用及工资或者补贴。
这些人因为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所以就由这些单位一直负责支付工资,一直到达到了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时才可以办理退休手续。
什么是“内部退休”职工退休工龄是否合并计算?
所谓的内退是“内部退出工作岗位修养的简称”。上世纪90年代,受市场经济影响,一批不景气的国企为了减员,对接近退休的老员工进行了安置,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内退”严格来讲并不是办理了真正的退休,只是单位内部推出的一种类似退休待遇的办法。那么,办理内退需要哪些条件?内退后,对退休有什么影响呢?
问题的核心在于,办理内退,员工依旧和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只是一段时期的过渡性办法。内退的具体条件是这样规定的:
(1)用人单位人员富余,无法安置工作岗位的这部分人员;
(2)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
(3)员工本人自愿;
(4)经用人单位领导同意;
(5)到劳动部门备案。
由于内退员工仍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企业要给内退逐月为其发放生活费,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所以内退对于退休是没有影响的,到了退休年龄就可以正常退休。
股份制职工内退规定?
规定:
(一)内退人员不再执行财务集团公司薪酬制度,改为发放内退生活费。内退生活费标准:保留工资+年功工资(生活待遇低于企业所在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的,由单位补齐)。
(二)内退人员待遇的浮动:遇在职职工工资调整之前,内退人员待遇不作调整,遇有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时进行调整。
(三)内退待遇执行等待时间:自签订《职工内部退养协议书》次月起,至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之月止。
(四)内退人员在内退期间,企业连续计算结果其工龄。
(五)内退人员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作为各项社会保险交费基数,并固定值按照各险种有关缴费标准上下限的规定缴纳。内退期间按照法定比例缴纳百分比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互助金等各项保险,个人缴费绝大部分由个人负担,企业缴纳部分企业负担。
(六)企业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单位为其办理退休手续,内退协议暂时中止履行。
(七)内部退养人员职工子女在人才中心登记的具有待配给分配资格的,集团公司给予优先分配。
(八)本规定下发前已办理内部退养人员薪酬工资待遇仍按原办法已执行。
国企员工允许内退吗?有什么限制条件?会损失什么?
国有企业有内退,年龄一般还有三年或者五年退休的实行内退,再有的常规三十年工龄并且五十周岁以上可以内退,损失的是个人养老保险金额,影响退休金
律师在线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咨询
微信号:18365284851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普法网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aw.chuangxiangniao.com/p/671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