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人根据什么分类,非营利性法人立法原则?

律来帮
商家名称:
律来帮
商家认证:
VIP会员
手机号码:
18365284851
添加微信:
18365284851
温馨提示:
请说在创想鸟看到,优惠更多

非营利性法人立法原则

随着《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颁布,《民法总则》将废止。

法人分为营利法人和非营利法人,从字面上就能明显的区分两者的不同,非营利法人是所管理的团队、机构、企业或者是基金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一般泛指慈善机关或者慈善机构等类型的团体组织。虽然不以营利为目的进行经营管理,我国民法也对其有严格的要求,那么,《民法典》非营利法人都有哪些规定?

一、正式确立非营利法人的法人类型

非营利领域,实际工作中逐渐确立了以基金会、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为主体的社会组织类型。登记管理部门所称的社会团体的含义和范畴已经与《民法通则》所规定的社会团体法人的含义和范畴大不相同。因此,正式确立非营利法人的概念,与我国非营利事业的发展实际进展状况是相适应的。

同时,在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的层级,确立非营利法人的法律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以社会组织的称谓为例,“社会组织”近年来经常被登记管理部门在部门规章和正式通知中使用,也经历过由民间组织的称谓演化而来的过程,但并没有一部“社会组织法”或“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以上层级的法律渊源正式确立社会组织的法律概念。相较之下,在《民法典》这个基本法律中确立非营利的概念和基本原则,有利于我国非营利事业的规范发展。

二、明确非营利法人的核心标准:

非营利目的 不分配利润原则

《民法典》第87条对非营利组织进行的明确的界定:“为公益目的或者其他非营利目的成立,不向出资人、设立人或者会员分配所取得利润的法人,为非营利法人。”从此条规定,我们可以看出,判断一个法人是否属于非营利法人,核心标准有两个,一个是其目的是否为了公益目的或其他非营利目的。其他非营利目的,为成员、会员利益而服务的互益性目的,如第90条列举的会员共同利益。

而非营利法人另外一个核心标准是不进行利润分配,这是“非营利”含义的准确释义,而不能偏差地理解不能取得盈利或利润。而对于进行一定利润分配的社会企业,虽然也可能为公益目的或其他非营利目的服务,也不属于非营利法人。本法第95条也再次强调了非营利法人剩余财产的分配原则,这也与《慈善法》和相关配套法规的规定相一致。

三、对非营利法人的具体类型进行清晰界定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非营利法人可以进一步分为事业单位法人、社会团体法人和捐助法人三类,而捐助法人还包括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和宗教活动场所三种。可见,非营利法人将社会组织的三种类型都涵盖在内,而且与去年公布的三大条例征求意见稿改革三类组织都具有法人资格的趋势相一致。

通过《民法典》的界定,我们可以看出三类社会组织的基本特征有所不同:对于社会团体法人,可以以公益性为目的,也可以为会员的利益服务。可见,社会团体这类以成员为基础的组织类型并不绝对只能具有互益性,也可以为公益目的服务。在慈善组织登记认定的实践中,我们也看到有一些社会团体已经获得了慈善组织属性。而对于捐助法人,则采取了“为公益目的以捐助财产设立”界定方式。

四、明确非营利法人治理结构的基本要求

在非营利法人相关条款的规定中,《民法典》也对不同类型非营利法人的治理结构作出了要求。具体而言,社会团体法人应当设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等权力机构;设理事会等执行机构,由理事长或者会长等负责人按照法人章程的规定担任法定代表人。包括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在内的捐助法人应当设理事会、民主管理组织等决策机构,并设执行机构。理事长等负责人按照法人章程的规定担任法定代表人。

此外,还特别明确捐助法人应当设监事会等监督机构。在作为上位法的民法中对不同类型非营利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进行明确,对正在修订的规范三类社会组织的国务院三大条例具有有益的指导作用。

五、规定捐助人(捐赠人)等相关方的撤销权,体现对非营利法人和捐助人的保护

《民法典》第94条第2款规定:“捐助法人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或者法定代表人作出决定的程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法人章程,或者决定内容违反法人章程的,捐助人等利害关系人或者主管机关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该决定。”该条规定赋予了捐助人等利害关系人和主管机关有效监管非营利法人活动程序上和内容上合法性的有效机制。该撤销权的设置,有助于保障非营利法人合法合规开展活动,保护非营利法人捐赠人、受益人等相关方的合法权益。

更重要的是,该项规定体现了一个立法的新视角,即将非营利法人的执行管理机关、负责人与非营利法人相区分,这也体现了对非营利法人的保护。对非营利法人违法违规行为及时撤销也是保护非营利法人、利益相关方乃至整个非营利部门的体现。因此,《民法典》该条规定有利于启发我国非营利组织更为完善的监管制度构建。

生活中的法人有哪些?

其实法人除了子公司的法人代表以外,还包括生活当中一些特定团体组织法人。我国民法典当中对法人的种类进行了一下细分,不同的法人种类需要提交的材料登记设立的条件都是不一样的,法人都要承担的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人:法律上指根据法律参加民事活动的组织。

民法典规定,我国现行的法人分为四种:企业法人、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社会团体法人。

法人和独立法人的区别?

法人与自然人的区别在于法人不具备自然人所享有的如人格权等一系列专属于人身的权利。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从法人成立时产生,到法人终止时消灭。

独立法人与法人的区别是什么?

法人与自然人的区别在于法人不具备自然人所享有的如人格权等一系列专属于人身的权利。

我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第五十七条,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法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依法成立;

2、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

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我国的法人主要有四种:机关法人、事业法人、企业法人和社团法人。

根据上述规定,理论上“独立法人资格”的要件关键在于具备独立的民事行为能力,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独立法人的单位可以包括:

国家机关

国家机关法人依据规定的机构设置程序经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产生,履行职能时,不需证书类法人凭证;

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法人依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经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登记或备案,完成获取法人资格的法定程序,开展活动时,需有《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作为法人身份的合法凭证;

社团法人

依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经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登记,完成获取法人资格的法定程序,开展活动时,需有《社会团体法人证书》作为法人身份的合法凭证;

企业法人

依据《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和《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完成获取法人资格的法定程序,开展活动时,需有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颁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作为法人身份的合法凭证。

相比较而言,我国的事业单位法人难以等同于国外法人中的哪一种,若从法人举办目的、举办主体、活动范围等方面分析,事业单位法人类似于国外的公法人或公益社团法人。

独立法人是我国从法律上单独提出的名词,一般而言,我国只存在法人,法人是指与自然人相对应的企业、组织或者团体,并不是法律意义上的“人”,法人代表是代表企业实行法人权利的人,掌握企业公司的整体运作,维持企业的稳健经营。

《民法总则》中对法人是如何分类的,有何变化?

您好,法人制度是民事主体制度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因而也是我国民法典编纂中民法总则立法的重要内容之一。从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民法总则看,与民法通则相比较,法人制度也是修改最多、变化最大的部分,因而也成为本次民法总则立法的重心和亮点。

这次法人制度最重要的突破和创新是法人的分类概念和体系。我国民法通则将法人分为企业法人和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与社会团体法人四类,后三类又统称为非企业法人。在传统民法上,西方国家民法典多采用社团法人与财团法人的基本分类,此次民法总则制定过程中,存在多种关于法人分类体系的主张,有的主张将法人分为社团法人与财团法人,有的主张分为营利法人、公益法人与中间法人,还有的主张采用公法人与私法人的分类。民法总则最终采取营利法人与非营利法人的基本分类方法,并在非营利法人之下再分为事业单位法人、社会团体法人、捐助法人和机关法人四种具体类型。

这一分类概念和体系体现了法典化立法应有的理性,直接反映了我国现实的国情,表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既实现了对民法通则法人类型概念的突破和创新,又保持了我国法人制度立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民法典法人类型首次采用三分法?

根据民法典规定,法人有三类: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和特别法人。

一、营利法人

以取得利润并分配给股东等出资人为目的成立的法人,为营利法人。

二、非营利法人

为公益目的或者其他非营利目的成立,不向出资人、设立人或者会员分配所取得利润的法人,为非营利法人。

三、特别法人

特别法人,是指我国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既不属于营利法人,也不属于非营利法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消息提醒:福州的白女士添加了微信

律师在线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咨询
微信号:18365284851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普法网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aw.chuangxiangniao.com/p/606897.html

(0)
上一篇 2025年3月17日 12:10:55
下一篇 2025年3月13日 00:36:45

相关推荐

  • 国家对野生动物实行哪些原则(国家对野生动物实行 的原则)

    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国家对野生动物实行什么保护 实行分类分级保护。 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国家对野生动物实行保护优先、规范利用、严格监管的保护。国家对野生动物实行分类分级保护。 对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状况的调查、监测和评估包括内容有:野生动物野外分布区域、种群数量及结构;野生动物栖息地的面积、生态状况;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主要威胁因素;野生动物人工繁育情况等其他需要…

    2025年3月17日
    200
  • 民法典八条,民法典时间效力第八条立法意义?

    民法典时间效力第八条立法意义 第八条 民法典施行前成立的合同,适用当时的法律、司法解释的规定合同无效而适用民法典的规定合同有效的,适用民法典的相关规定。 民法典八一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百一十八条旅客不得随身携带或者在行李中夹带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有放射性以及可能危及运输工具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危险物品或者违禁物品。 旅客违反前款规定的,承运人…

    法律资讯 2025年3月17日
    200
  • 企业法人变更(企业法人变更协议书)

    公司法人变更怎么办理 公司法人是可以变更的。 根据《公司法》第十三条规定:“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并依法登记。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应当办理变更登记。”登记程序 1)申请人可以到公司登记机关提交申请,也可以通过信函、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申请。通过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

    2025年3月17日
    200
  • 为什么有人要制定民法典,民法典立法的目的?

    民法典立法的目的? 《民法典》五个方面的立法目的: 一是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包括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兼具人身和财产性质的知识产权等权利和其他合法权利。 二是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 三是调整民事关系。 四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立法的依据: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其相抵触,是国家所有…

    法律资讯 2025年3月17日
    200
  • 企业法人查询(如何查询法人名下企业)

    怎么查公司法人 从事创业或者其它工作时,有时候好奇或者需要查询下公司企业的相关信息,比如法人代表是谁,那么怎么查公司法人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 首先使用浏览器进入中国工商局官网。 2、 然后输入企业名称或注册号并点击查询。 3、 接着出现查询结果。 4、 然后选择需要查询的企业进行点击。 5、 最后就能够看到企业法人的相关信息了。 以上就是关于怎么查公…

    2025年3月17日
    200
  • 民法典公益性原则,公益性原则有哪些?

    公益性原则有哪些? 一、利他的公共性原则 地狱和天堂,长筷子的故事。 公益行动的效果,是提供公共品。 二、问题解决的社会性原则 社会问题众多,解决问题的办法也不止一个,哪一种办法是公益人首选?想做,能做和持续做。 三、改良的善知识论原则 前两个原则都是在外的。而社会改造的根本是人的变化。这是内在原则。 非营利性法人立法原则? 随着《民法典》(2021年1月1…

    法律资讯 2025年3月17日
    200
  • 民法典平等原则(民法典平等原则是什么)

    民法典七个基本原则 民法典七项基本原则是:1、平等原则、2、自愿原则、3、公平原则、4、诚实信用原则、5、绿色原则、6、公序良俗原则、7、私权神圣原则。 【拓展资料】 1、平等原则 (1)平等原则,也称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 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 平等原则是民事法律关系区别于其他法律关系的主要标志。 (2)地位:平等原则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

    2025年3月17日
    200
  • 党的纪律处分工作应当坚持哪些原则(党的纪律处分工作应当坚持哪些原则和方法)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坚持了哪些原则 要坚持的五个原则: 对党员的纪律处分种类有: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坚持的五个原则是: 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二要坚持从严治党的原则; 三要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四要坚持党员在党的纪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五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 党内纪律处分坚持什么原则?党的纪律处分工作应当…

    2025年3月17日
    200
  • 民法典中的自甘风险指的是,民法典风险自担原则?

    民法典风险自担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首次引入了“自担风险”原则,填补了法律空白。民法典第1176条第一款规定:自愿参加具有一定风险的文体活动,因其他参加者的行为受到损害的,受害人不得请求其他参加者承担侵权责任;但是,其他参加者对损害的发生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除外。 行人闯红灯算不算自甘风险? 行人闯红灯被撞,与老太穿行篮球场被撞并不属于同一类问题…

    法律资讯 2025年3月17日
    200
  • 国家情报工作坚持什么的原则(国家情报工作坚持什么的原则咋)

    公安情报工作的主体是什么 公安情报是指公安机关通过侦查手段、秘密力量、日常办案、日常管理、社会调查、公开资料等多种途径获取的有关违法犯罪活动、治安行政管理、公安机关自身管理及与公安工作相关的其他各类情报信息及其分析研判后的成果;公安情报可以广泛应用于实战、治安环境监视、预警、公安决策、公安管理等各项公安工作。简言之,公安情报是指由公安机关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的、…

    2025年3月17日
    200
  • 民法典编纂的5个难点,民法典立法过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如果说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那么民法典就重在保护私权利,几乎所有的民事活动大到合同签订、公司设立,小到缴纳物业费、离婚,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 民法典编纂的5个难点,民法典立法过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8221…

    法律资讯 2025年3月17日
    200
  • 民法典公平原则,民法典公平原则全文?

    第一,保证原则。保证原则即切实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只有对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给予切实的保障,坚持使发展的成果惠及绝大多数的社会成员,才能从最低底线的意义上体现出作为个体的人对社会的贡献,实现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理念,才能保证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受益,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避免只有少数人受益的“有增长无发展”的情形,真正提升社会发展的质量,保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

    法律资讯 2025年3月17日
    200
  • 民法典基本准则,民法典立法原则?

    民法典基本准则,民法典立法原则? 一、民法典包括哪些立法原则? 1、平等原则 平等原则主要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原则在民法中的体现,一层含义是平等保护所有民事主体的合法民事权益。 2、自愿原则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意思自治是现代民法的“三大基石”之一。 3、公平原则 所谓公…

    法律资讯 2025年3月17日
    200
  • 民法典民事主题民法典立法主体

    民法典民事主题,民法典立法主体? 民法总则主体具体都包括什么? 民法典是和民事活动有关的一些规定等等,相当于民法当中的领头羊,而与我们这些人来说,没事看看民法典也是不错的选择,那么民法典主体是什么呢?其实民法典主体一共包括了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三种。 民事主体,是指根据法律规定,能够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当事人。民法典中规定了三类…

    法律资讯 2025年3月17日
    200
  • 程序正当原则(程序正当原则的要求)

    程序正当原则是什么 是怎么规定的 1、正当程序是英美法系的一条重要的宪法原则;程序的正当性包含的价值是程序的中立、理性、排他、可操作、平等参与、自治、及时终结和公开;通过正当程序达到宪法的至信、至尊、至上从而实现宪法权威。 2、法律的正当程序,通常又译为正当法律程序或正当程序。它作为一条重要的法治观念与宪法原则,起源于英国的自然正义,光大在美国,传播于全球。…

    2025年3月17日
    2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