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低社保缴费标准
企业为员工缴纳社保标准最低不能低于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最高不能高于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300%。社保缴费比例:养老保险单位缴费16%,个人8%;医疗保险单位10%,个人2%+3元;失业保险单位1%,个人0.2%;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只由用人单位交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三十三条
职工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由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第三十四条
国家根据不同行业的工伤风险程度确定行业的差别费率,并根据使用工伤保险基金、工伤发生率等情况在每个行业内确定费率档次。行业差别费率和行业内费率档次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施行。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用人单位使用工伤保险基金、工伤发生率和所属行业费率档次等情况,确定用人单位缴费费率。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社保最低的标准是多少
【法律分析】:社保缴费工资基数确定为本地区(以市地为单位)上年度职工资收入平均值,范围为60%-300%。而60%就是最低缴费。举例说明:如果上年度本区职工平均工资为4000元/月,再乘以60%就是2400元/月,这个数据就是社保最低缴费工资标准。社会保险是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以保证劳动者在失去工作能力后,获得一定程度收入补偿,以保证正常生活的措施。社会保险制度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社会保险工作。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六十四条 社会保险基金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和生育保险基金。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按照社会保险险种分别建账,分账核算,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社会保险基金专款专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或者挪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逐步实行全国统筹,其他社会保险基金逐步实行省级统筹,具体时间、步骤由国务院规定。
社保最低标准交多少钱
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是计算用人单位及其职工缴纳社保费和职工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依据,有上限和下限之分,具体数额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而定。
交费比例最低缴费基数是当地社平工资的60%,这个就是最低标准。交费比例:养老,单位20%左右,个人8%;医保,单位8%左右,个人2%;失业,单位2%左右,个人1%;工伤,单位1%左右,个人不交;生育,单位0.8%左右,个人不交。没有全国统一的交费比例,具体比各地略有不同,个人全部交费比例最高就是11%。
社保最低多少
社保最低档每月为所有工资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额的60%。一般来说,隶属的社保局不同,所缴纳的档次也不同,但大体分为了低档、中档、高档三个档次。分别是60%、80%与100%三个档次。
社保最低一档即为社保缴费基数下限。社保局按照职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资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额来进行确定。并确定社保缴费的上下限。不同地区的社保社保缴费上下限是不同的,即社保最低基数不一样。
以北京为例,2022年社保最低缴费基数为5869元。按照规定社保单位和个人要分别承担16%和8%养老保险,9%和2%医疗保险,0.5%和0.5%失业保险。个人要承担3元大病保险,单位还要承担0.2%工伤保险和0.8%生育保险。如果是按照最低北京社保调基的标准缴费,那么社保单位要缴纳1555.29元,个人要缴纳619.25元。
社保最低缴费基数
1、先行参加养老、医疗和 工伤保险 的农籍职工缴纳 社会保险 缴费基数的最低标准为2021元。 2、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基本 养老保险 费的基数为4025元。按照4025元缴费确有困难的,可在2021元与4025元之间选择确定缴费基数。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基本 医疗保险 费的基数为2021元。 3、灵活就业自谋职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基数为2021元。 4、托管中心中大龄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的保险缴费基数为2021元。 5、正在领取 失业保险金 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 生育保险 缴费基数为2021元。 6、民政代管一至六级残疾军人医疗保险、残疾军人医疗补助缴费基数为4686元。 以上就是 社保 最低缴费基数的相关规定
律师在线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咨询
微信号:18365284851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普法网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aw.chuangxiangniao.com/p/591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