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管辖部门)

律来帮
商家名称:
律来帮
商家认证:
VIP会员
手机号码:
18365284851
添加微信:
18365284851
温馨提示:
请说在创想鸟看到,优惠更多

拒不执行判决定罪怎么判刑

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述的规定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

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管辖部门)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标准是什么

一、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标准是什么 我国 刑法 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 有期徒刑 、 拘役 或者 罚金 。 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一)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客体要件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侵犯的客体是人民法院的正常活动。人民法院是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唯一机关,它对各类案件制作的判决和裁定,是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具体形式。判决和裁定一经生效,就具有法律强制力,有关当事人以及负有执行责任的机关、单位,都必须坚持执行。即使有不同意见,也只能按照法律的有关规定,进行 申诉 ,而不允许抗拒执行。维护这种生效的判决、裁定的权威,就是维护法律和法制的权威,就是维护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客观要件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和裁定,情节严重的行为。 1、要有拒绝执行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裁定的行为。所谓拒绝执行,是指对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所确定的义务采取种种手段而拒绝履行。 2、执行义务人必须具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倘若没有能力如执行义务人本身无执行财产而无法履行判决、裁定所确定的义务,则是无法、不能执行,而不是拒不执行。 3、必须达到情节严重,才能构成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情节尚不属于严重,即使具有拒不执行的行为,也不能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论处。 (三)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主体要件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主体为特殊主体,主要是指有义务执行判决、裁定的当事人、根据 民事诉讼法 的规定,对判决、裁定负有协助执行义务的某些个人,也可以成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主体。与被执行人共同实施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行为,情节严重的,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共犯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主观要件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是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或裁定,而故意拒不执行,如果确因不知判决、裁定已生效而未执行的,或者因某种不能预见或无法抗拒的实际困难而无法执行的,因为不属于故意拒不执行,所以不构成犯罪。至于行为人故意拒不执行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这并不影响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构成。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简称为拒执罪,而说到此罪的标准,主要包括了认定标准、 立案 标准以及量刑标准。另外认定本罪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当事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和裁定,然而是否有能力执行需要有相关的 证据 来证明。因此,建议当事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聘请刑事法方面的 律师 来获得帮助。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量刑标准如下:

 1、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2、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单位犯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侵犯的客体是人民法院的正常活动;

2、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和裁定,情节严重的行为;

3、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主体为特殊主体,主要是指有义务执行判决、裁定的当事人;

4、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怎样的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条件:

1、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和裁决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的行为;

2、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执行能力而拒绝执行的,包括应当履行的义务的全部或部分;

3、有能力执行而拒绝执行的行为。无法执行的,不构成本罪;

4、情节严重的行为。指以下行为:被执行人隐瞒、转移、故意破坏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无法执行判决、裁定;被执行人隐瞒、转移、故意破坏或者转让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无法执行判决、裁定;协助执行义务人接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后,拒绝协助执行,判决、裁定无法执行;被执行人、担保人、协助执行义务人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通谋,利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妨碍执行,无法执行判决、裁定;其他有执行能力拒绝执行、情节严重的情况。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一十三条

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消息提醒:福州的白女士添加了微信

律师在线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咨询
微信号:18365284851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普法网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aw.chuangxiangniao.com/p/583129.html

(0)
上一篇 2025年3月16日 06:47:55
下一篇 2025年3月16日 06:48:12

相关推荐

  • 农村坟墓纠纷找谁解决?找哪个部门?

    农村坟山纠纷找哪个部门? 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法律分析:农村坟地纠纷找找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条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

    2025年3月16日
    200
  • 农村宅基地(农村宅基地纠纷找哪个部门解决)

    农村宅基地新规 农村宅基地新规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 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内的村庄,原则上不再进行单宗分散的宅基地分配,鼓励采用多种形式在规划的集中建设区域内建设农村村民新居。 在城镇稳定就业并纳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障体系的农村村民,已经通过纳入城镇居民住房保障体系实现户有所居的,不再为其分配宅基地。农户家庭有两名及以上子女需要分户的,原则上应有一名子…

    2025年3月16日
    200
  • 判决裁定(判决裁定分别多少天内上诉)

    判决与裁定的区别 1、适用的事项不同。裁定解决的是诉讼过程中的程序性问题;判决解决的是当事人双方争执的权利义务问题,即实体法律关系。 2、作出的依据不同。裁定依据的法律是民事诉讼法,可以在诉讼过程中的任何阶段作出;但是判决根据的法律是实体法,例如民法、婚姻法、继承法、经济法等,判决只能在案件审理的最后阶段作出。 3、裁定可以采用书面形式或者口头形式,但是判决…

    2025年3月16日
    200
  • 判决执行(判决执行不了的案子怎么办)

    刑事案件法院判决后如何执行 刑事诉讼中的执行,是指人民法院将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交付执行机关,以将其所确定的内容依法对诸实施,以及解决实施中出现的变更执行等诉讼问题而进行的各种活动、执行是刑事诉讼的最后一个程序。 法律分析 刑事判决后的执行程序:人民法院将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交付执行机关,以将其所确定的内容依法对诸实施。一、执行的概念:刑事诉…

    2025年3月16日
    200
  • 购房合同(购房合同丢了去哪个部门补办)

    购房合同是什么样子 你好,下面就关于 购房合同 是什么样子的问题回答如下:甲方(售房人): 身份证 号码: 乙方( 买房 人): 身份证号码: 见 证人 : 第1条房屋状况 甲方自愿将其房屋出售给乙方,乙方也已充分了解甲方房屋具体状况。该房屋具体状况如下: (一)甲方房屋(以下简称该房屋)座落于 , 位于第____层,共____(套)(间),该房屋结构为 ,…

    2025年3月16日
    200
  • 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判决和裁定有什么区别 【法律分析】:区别在于:1、判决是对事实进行认定与处理,裁定是适用于诉讼程序的。2、判决的表现需要用书面形式,裁定既可以是口头上的形式,也可以是书面的形式。3、上诉与抗诉的期限不一样(判决是十五天,裁定是十天)。4、一个案件中判决发生法律效力的只有一个,裁定有若干个。5、两者作出的依据有所不同(裁定依据的是民事诉讼法,判决依据的是实体法…

    2025年3月16日
    200
  • 行贿罪立案标准(行赂罪为什么大都不定罪)

    单位行贿罪立案标准具体有哪些 单位行贿罪的立案标准是: 1、单位行贿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 2、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行贿,数额在10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但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谋取非法利益而行贿的;向3人以上行贿的;向党政领导、司法工作人员、行政执法人员行贿的;致使国家或者社会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九十三条 单位为谋取不正当…

    2025年3月16日
    200
  • 节假日安排(节假日安排是国家哪个部门)

    国家规定法定节假日有哪些 一、国家法定节假日有哪些 1、国家法定节假日包括: (1)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2)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3)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4)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5)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6)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7)国庆节,放假3天(10月…

    2025年3月16日
    200
  • 开除公职(开除公职由哪个部门作出)

    开除公职是啥意思 开除公职指国家机关或公共企业、事业单位中的正式职务——担任公职被开除。 开除公职不包括除名。开除公职一般是针对干部而言,普通单位不应当予以开除,而是应当除名。 简介 三国魏阮籍《大人先生传》:“被九天以开除兮,来云气以驭飞龙。”唐韩愈《南海神庙碑》:“省牲之夕,载暘载阴,将事之夜,天地开除,月星明穊。” 宋曾巩《诸庙祈晴文》:“百姓之困甚矣…

    2025年3月16日
    200
  • 法律监督机关(法律监督机关是指什么部门)

    法律监督机关是哪个机关 法律监督机关具体主要是指人民检察院。 人民检察院是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和公安机关的司法行为进行监督并提出建议。人民检察院的监督对健全我国现代法治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我国法律监督机关是什么  一、法律监督机关具体有哪些 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是人民检察院。 检察院是世界各国普遍设立的国家机关,人民检…

    2025年3月16日
    200
  • 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金额)

    非法经营罪定罪量刑标准是什么 非法经营罪定罪量刑标准如下: 1、自然人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恃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 、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本条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检察…

    2025年3月16日
    200
  • 除权判决(除权判决应当宣告票据是否无效)

    除权判决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问:除权判决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校解析答案: 对于除权判决不得提起上诉,除权判决一经宣告就产生既判力,所以利害关系人若因除权判决而受有不利益的,只能通过提起撤销除权判决之诉来救济。同时,除权判决还具有除权力和执行力。除权力即除权判决除去公示催告票据等的法律效力,从而利害关系人不拥有该票据等上的权利。执行力即公示催告申请人有权依据除权…

    2025年3月16日
    200
  • 判决裁定(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

    裁定和判决的区别 判决书和裁定书的区别如下: 1、判决书解决实体问题,而裁定书主要解决程序问题; 2、上诉期限不同,民事判决书的上诉期为十五日,民事裁定书的上诉期为十日; 3、一个案件中发生效力的裁定可以有多个,但发生效力的判决只能有一个; 4、判决书只能用书面形式,而裁定书可以书面,也可以口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四条 裁定适用于下列范…

    2025年3月16日
    200
  • 业主维权(维护业主权益的部门电话)

    业主的维权方式有哪些 哪些维权形式不可取 一、关于业主维权 维权是指维护个人或群体的合法权益。维权的范围可能包括人身损害、土地纠纷、医疗事故、婚姻、家庭、继承等民事纠纷,所进行的行政及司法诉讼。 二、业主不可取的维权形式 1、非暴力的不合作或对抗手段。这类方式可谓五花八门,包括:自制并张贴标语、横幅揭露房地产开发商和物业管理公司的劣迹,拒交物业管理费用,静坐…

    2025年3月16日
    200
  • 判决(裁判文书)

    判决的意思是什么 意思是:法院依据法律对诉讼事件所做的裁定。 判决 pàn jué 指封建时代指官府断案,后指司法机关对审理结束的案件作出裁决,现指体育比赛中裁判员作出的裁判决定。 详解: 1、裁断;确定。 《南史·孔觊传》:“虽醉日居多,而明晓政事,醒时判决,未尝有壅。” 清 昭连 《啸亭杂录·伍弥相公》:“及判决事,公素持大体,事无稽迟。” 2.封建时代…

    2025年3月16日
    2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