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等功有什么待遇
【法律分析】:军人一等功提高军衔和待遇,这是最基本的,照顾军人的家属以及子女给与相应的生活补贴。一等功国家划分配的军队转业干部由党委、政府负责安排工作和职务,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由政府协助就业、发给退役金。军人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因为其肩负着保家卫国的使命,所以工作有一定的危险性,在执行某些特殊的任务时,根据其做出的贡献,奖励其相关的荣誉。
【法律依据】:《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第八十三条 对获得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奖励的个人,分别授予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奖章,并颁授证书。对获得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奖励的单位颁发奖状。荣誉称号由中央军委决定,中央军委主席向个人颁授英模奖章和证书、向单位颁授奖旗。一般在每年建军节前夕举行颁授仪式,也可以视情及时授予。荣誉称号的名称,根据授予对象的事迹特点确定。八一勋章由中央军委决定,中央军委主席签发证书并颁授,一般每五年授予一次。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规定具体的奖励比例,其中对担任团级以上领导职务的军官(文职干部)的奖励应当从严控制。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荣立一等功的待遇是什么
1.可以提前晋衔
对获得一等功以上奖励的军官,可以提前晋衔或者提高职务(专业技术)等级工资档次;对获得一等功以上奖励的文职干部,可以提前晋级别等级或者提高职务(专业技术)等级工资档次。
2.退役金比例高
比如说本来退役金是五万元,那么有可能在此基础上增加30%。不过一等功非常难获得,一般是对国家或者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才有机会获得。
3.增加自主择业工资待遇
在参战或参与抢险救灾期间荣立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荣誉称号的分别在原有的基础上加3%,5%,8%,10%。在平时工作中因工作成绩突出,做出重大贡献而荣立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荣誉称号的分别在原有的基础上加2%,4%,6%,8%.对于同时荣立多次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荣誉称号的,只加最高的两项,累加之后超过100%的,按100%计发。
《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
第二十一条 奖励的目的在于鼓励先进,维护纪律,调动官兵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扬爱国主义、共产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保证作战、训练和其他各项任务的完成。
第二十二条 奖励应当坚持下列原则:
(一)严格标准,按绩施奖;
(二)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
(三)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注重发挥物质奖励的激励作用。
第二十三条 对个人的奖励项目:
(一)嘉奖;
(二)三等功;
(三)二等功;
(四)一等功;
(五)荣誉称号;
(六)八一勋章。
前款规定的奖励项目,依次以嘉奖为最低奖励,八一勋章为最高奖励。
根据需要,中央军委可以设立其他勋章。
一等功有什么待遇?
一等功退伍待遇如下:
1、安置工作;
2、自主就业增发一次性退役金。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根据服现役年限领取一次性退役金。服现役年限不满6个月的按照6个月计算,超过6个月不满1年的按照1年计算。根据《退役士兵安置条例》规定,有劳动能力的残疾退役士兵,优先享受国家规定的残疾人就业优惠政策。
一等功退伍有什么待遇
一等功退伍待遇如下:
1、安置工作;
2、自主就业增发一次性退役金。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根据服现役年限领取一次性退役金。服现役年限不满6个月的按照6个月计算,超过6个月不满1年的按照1年计算。根据《退役士兵安置条例》规定,有劳动能力的残疾退役士兵,优先享受国家规定的残疾人就业优惠政策。
国家一等功臣有什么待遇
法律分析:一等功臣具体享受的待遇是:
1、优先批准其服现役荣获一等功烈士的子女本人自愿,且符合征兵条件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批准其服现役;
2、先录用为公务员烈士的子女符合公务员考录条件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为公务员;
3、义务教育优待烈士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优待;在公办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的,免交保教费;
4、优先录取烈士子女报考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研究生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5、降低分数线报考高等学校本、专科的,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降低分数要求投档;
6、免交学杂费在公办学校就读的,免交学费、杂费,并享受国家规定的各项助学政策;
7、高考加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 第二十一条 国家实行英雄烈士抚恤优待制度。英雄烈士遗属按照国家规定享受教育、就业、养老、住房、医疗等方面的优待。抚恤优待水平应当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并逐步提高。国务院有关部门、军队有关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关心英雄烈士遗属的生活情况,每年定期走访慰问英雄烈士遗属。
律师在线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咨询
微信号:18365284851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普法网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aw.chuangxiangniao.com/p/576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