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婚假法定多少天2022年新规定
最新规定婚假通常是三天。婚假是用人单位给予的假期,并且在休假期间用人单位需要如数的支付其相应的工资。法律上规定,目前国家法定的婚假天数为三天,而且大部分省已经取消了原有的晚婚假。具体如下: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新《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已取消晚婚假 ;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者与初婚者一样,均应享受婚假待遇;
7、婚假国家规定婚丧假为1-3天,结婚双方不在一地的另外给予路程假,通常按最长3天计算。
一、婚假的有效期具体如下:
1、国家并没有强制性的限制,但是大部分公司会有相关的规章制度限制婚假的有效期;
2、一般有效期是在领证之后三个月、半年的、甚至一年。
二、婚假的工资发放标准具体如下:
1、劳动合同有约定的,按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
2、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均未约定的,可由用人单位与职工代表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确定,协商结果应签订工资集体协议;
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无任何约定的,假期工资的计算基数统一按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资的70%确定。
总之,国家婚假原则上是三天,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建议双方当事人在领证之后尽快休完婚假。假期工资基数均不得低于当地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2022年国家规定婚假是15天吗
一、2022最新国家法定婚假规定
(一)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 天婚假。
(二)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具体时间要根据当地的规定。
(三)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四)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五)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六)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提到晚育可延长婚假:“第二十五条 公民晚婚晚育,可以获得延长婚假、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三号)
二、婚假和路程假期间的工资待遇
在婚假和路程假期间,工资照发,也就是说,带薪休假。如果是在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除了享受规定的最多3天的婚假外,晚婚会额外得到 7天假期的奖励。如果晚婚者在城镇里居住但是没有工作的,或者是私营企业的老板,一般由居委会或者镇政府给予相应的晚婚奖励。如果晚婚者是私营企业的雇员,老板也应当给他们婚假,假期时间和在国有企业一样。
三、部分地区的婚假规定
北京:婚假3天+7天=10天
《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2016修正)》
“第十六条依法办理结婚登记的夫妻,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假期七天。”
广东:婚假3天
上海:婚假3天+7天=10天
《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第三十一条符合法律规定结婚的公民,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婚假七天。”
湖北:婚假3天
天津:婚假3天
重庆:婚假5天+晚婚假10工作日
职工本人结婚,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给予5天的婚假(不含按规定应享受的晚婚假)。结婚时双方不在一地工作(居住)的,其中的一方单位可根据在另一方所在地的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安徽:婚假3天+晚婚假20天=23天
“第三十九条 男25周岁、女23周岁登记结婚为晚婚。已婚妇女满24周岁初次生育为晚育。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给予晚婚、晚育的职工以下奖励:
(一)晚婚的初婚者,延长婚假20天;
(二)晚育的初产妇,延长产假30天;
(三)在产假期间申请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延长产假30天,男方享受10天护理假;夫妻异地生活的,护理假为20天。
2022年法定婚假多少天
2022年法定婚假为三天。
正常情况下,婚假1至3天,如果夫妻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以根据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婚假是劳动者结婚时给予的假期,并由用人单位如数支付工资,这是对劳动者的精神抚慰,体现了政府对劳动者的福利政策,也是对其权益的保护,对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法律法规,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一条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2022年国家规定婚假多少天
法律分析:2022年国家法定婚假规定
1、对于符合我国法定结婚年龄的新人,即男性年满22周岁,女性年满20周岁,可享受三天的婚假。
2、对于符合晚婚年龄的新人,即男性年满25周岁,女性年满23周岁,不再额外的奖励婚假,即只有三天的法定婚假。
3、当男女双方的工作所在地距离较远时,可根据情况另给相应的路程假。4、在探亲假期间结婚的,不用额外的再给婚假。
5、婚假包括周末以及国家法定的节假日。
6、再婚者可依法享有婚假。
一般来讲,婚假都是有一定的有效期的,具体的规定要看不同公司的不同规章制度。一般来说,新人们必须在领证后的一年或是半年内将婚假休掉,否则一旦过了有效期,就被视为自动放弃该福利。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五十一条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律师在线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咨询
微信号:18365284851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普法网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aw.chuangxiangniao.com/p/570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