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民法典(趣谈民法典)

律来帮
商家名称:
律来帮
商家认证:
VIP会员
手机号码:
18365284851
添加微信:
18365284851
温馨提示:
请说在创想鸟看到,优惠更多

90后女调解员用民法典讲脱口秀,你如何看待这样的科普方式?

很有创意,用这种大众都喜欢的方式将枯燥注重细节的民法典转化为各种爆梗的脱口秀,运用小故事将听众的注意力集中在上面,将故事中涉及法律的点引申出来,不仅新颖具有吸引力,更有利于普及观众们的法律知识。

近日,有关民法典的脱口秀系列节目在网络上悄然走红,视频中的“段子手”是一位来自上海崇明的90后女孩,她用幽默、易懂的语言将“高冷”且“生硬”的民法典讲了出来,一时间点击量暴涨!这也说明网友们其实对民法典还是有想要了解的兴趣的,只是被他“高冷”的外表劝退了。这名90后女孩正是清楚这一点,所以才出了这一系列的视频,化调解员为段子手!

脱口秀节目这两年正式步入中国,这一类的节目讲究“玩梗”,也就是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当下存在的一些问题做出见解。而脱口秀的表达方式也是比较诙谐幽默的,深受90后00后和少部分的80后们的喜爱。脱口秀最大的特点就是思维逻辑强,让观众的思想围绕着主题进行思考,所以脱口秀也为很多90后00后的年轻人们提供了独立思考机会。

从这名女孩用新的方式打开民法典来看,社会需要的往往是可以创新的人才。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仅代表着勇气,更是智慧!如今的本科生、研究生一抓一大把,甚至有说某985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这不是社会的问题,而是自己的问题。勇敢的尝试就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创新型人才一直都是社会所需要的,这位女孩的突破必将引得一大波人效仿,但是段子手不是谁都可以当的,这需要自己更多的个人见解和对观众们喜欢的了解。

急!!!关于德国史的论文

一、引言

考察十九、二十世纪的德国民法学说史,需首先划定自19世纪起德国民法学说史的大致分期。按照多数民法史家的意见,19世纪开始以后的德国民法学说史,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即第一个时期:19世纪前半期的“法典论争”与“历史法学”时期;第二个时期:19世纪后半期的“概念法学与德国民法典”时期;第三个时期:20世纪前半期的“自由法运动”与“法社会学”时期;第四个时期:20世纪后半期的“现代私法学”时期。以下分别考察这四个时期中德国民法学说的基本状况。

二、法典论争与历史法学

(一)法典论争

在19世纪前半期的德意志私法学上,最引人注目的事件是德国历史法学派之登上德意志法学的历史舞台。而导致其登场的契机,是所谓的“法典论争”(Kodifikationsstreit),即围绕是否需要制定一部统一的民法典而展开的论战。

围绕应否制定一部统一的民法典而展开的论战,最初发轫于1814年德意志人民反击拿破仑的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同年,学者蒂堡(AntonFriedrichJustusThibaut,1772—1840)发表《论制定德国普通民法典的必要性》一文,号召编纂适用于德意志各领邦的统一的民法典。对于蒂堡的主张,萨维尼(FriedrichKarlvonSavigny,1779—1861)发表了《论当代立法和法理学的使命》一文加以反击。一方面认为现今制定民法典为时尚早,另一方面呼吁在进行正式的立法以前,应建立“法学理论”,即理论应当先行。应注意的是,这两人立场的迥异,尽管直接表现为是否应当立时编纂一部统一的民法典,但其后的背景,实际上是对18世纪以后风靡欧陆各国的“自然法”和“习惯法”思潮的不同认识。蒂堡站在启蒙主义的立场,主张制定一部“理性法的法典”;萨维尼则认为法律是民族精神的产物,成文法与习惯法相较,实居于次要地位,故主张德意志民族的统一民法典应基于习惯法而编成。显而易见,这是两种截然对立的不同主张。

发生在19世纪肇端以后的这场法典论争运动,其范围实际上并不仅限于对于民法典编纂的各种是是非非。萨维尼志在通过对法律的历史研究来建构民法的潘德克吞体系,他因此成为19世纪德意志法学的最高权威 .不过,蒂堡倡导的“理性法的思想”并未因此在德意志法学界销声匿迹,事实上,他的这一思想与费尔巴哈的刑法学及黑格尔的法哲学思想合流,最终促成了哲学法学派的形成。以这场法典论争为契机,19世纪前半期的德意志法学,便以历史法学和哲学法学为轴心而展开出来。历史法学和哲学法学,因此成为19世纪前半期德意志法学上的双壁。

(二)历史法学(派)

历史法学(HistorischeRechtswissenschaft)的真正创始人,依学者通说是萨维尼。他为了法典论争的需要而于1815年创立了用来反击论敌的学术刊物——《历史法学杂志》,并倡导对“法律进行历史的研究”,及把“作为学问的法学”(Rechtswissenschaft)定为该刊的历史使命。经过一段时期,以向该杂志投稿的学者为中心,形成了著名的历史法学派(historischeRechtsschule) .最初,历史法学派系由萨维尼、普希塔和耶林所代表的“罗马法派”,及基尔克所代表的“日耳曼法派”组成。这种情况反映了德国15世纪继受罗马法以后所形成的日耳曼法和罗马法的双重构造格局。不过,随着对法的历史的探究的日渐深入,两派之间的裂痕益深,以致最后走上了分道扬镳的道路。一般认为,促使两派之走上分道扬镳的道路的,是1846年的日耳曼法派(Germanisten) 大会。在这次大会上,两派不仅在学问上形成了对立,而且在对待1848年三月革命的态度上也形成了对立 .

这样一来,在外与黑格尔的哲学法学派进行斗争,内与日耳曼法派(Germanisten)的相互对垒的论战中,罗马法派(Romanisten) 终于发展成为19世纪德意志法学的主流。不言自明,罗马法派(Romanisten)的最大成就,是发起并从事了德国民法典的编纂运动。饶有趣味的是,当初坚决反对法典编纂的历史法学派,如今却极力主张编纂民法典。历史法学派的这种立场的转变,表明萨维尼建构的(私)法学体系已经确立起来了。

萨维尼在《论当代立法和法理学的使命》一文中表述了历史法学(派)的如下纲领:第一,法律与语言一样,是民族的共通的确信的产物;第二,法与民族的历史共命运;第三,法首先基于民族的习惯,尔后才基于法学而形成 .萨维尼的出发点,正在于摈除启蒙主义的自然法,而确认民族的、历史的习惯法。

不过,以上三点并不能完全描绘萨维尼法学的全貌。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萨维尼还有历史的方法和体系的方法这样两个法学方法论。上述所谓纲领,仅系这两个方法中的前者即历史的方法。萨维尼的真正意图,是通过对“法的概念”进行“逻辑的计算”来建构自己的“体系法学”。历史法学,尽管形式上推重法律的历史主义,但实质上却是怀抱创建极端抽象的论理主义法学的志向的。

如果说萨维尼在《中世纪罗马法史》(共六卷,1815年—1831年出版)中表述的是对法律的历史研究的话,那么在八卷本的《现代罗马法体系》(1840年—1849年)中则是从事以概念的论理为依据的非历史主义的研究。萨维尼运用罗马法概念来创立现代德意志法学的信念是未曾动摇过的。对于萨维尼是否真正可以被称为罗马法学派的历史主义者,德国著名私法史家霍阿克(Wieacker)评论说:“这只是口头上的归依” ,可见是抱有疑问的 .在整个19世纪,萨维尼法学的权威未曾动摇过,他倡导的“权利意思说”和“法域论”,对于民法学以至国际私法学均有划时代的贡献。1842年,萨维尼弃教从政,任普鲁士修法大臣,通过对1794年《普鲁士普通邦法》的修订,为德国民法典的编纂作了政治上的准备。

这里有必要提到执着坚持和崇尚“历史法学的历史主义”的雅各布·格林(JacobGrimm,1785—1863)。该人不仅以作为童话集的著名编者而蜚声世界,而且作为萨维尼的开门弟子在法学领域也有重要成就。例如,他的《法的内在的魅力》(1816年出版)就是在法典论争犹酣之时写成的名著。另外,他还出版了《德意志法古事志》(1828年)和四卷本的《习惯法判告录》(1840—1863年)等著作。

雅各布·格林作为日耳曼法学者,主张从历史和语言的角度来把握法律现象。倡导包括法学、历史学和语言学的新学问的“日耳曼学”(即“德意志法学”)。可见忠实地实践历史法学的宗旨和纲领的,不是萨维尼本人,而是雅各布·格林其人。当然,萨维尼和雅各布·格林尽管是历史法学派的双壁,但无论在学问或政治立场上,两人俱有对立的意见。另外,在方法论上,与萨维尼坚信法的概念的论理性不同,雅各布·格林则是确信“法的语言的、诗的、象征的风格” .

(三)潘德克吞法学

秉承罗马法继受的传统,由历史法学中的罗马法学者在19世纪后半期建构起来的德意志私法学,以对德意志普通法和潘德克吞进行研究为工作的中心。所谓“潘德克吞”,即《罗马法大全》中的《学说汇纂》(Digesta),也就是罗马帝政时代被赋予了“解答权”的法律学者们的学说集成。萨维尼的后来者们,从这个“学说法”中抽绎出法的概念,并用来建构19世纪的私法学。

潘德克吞法学,具有易于理解的特色。创建它的学者们在潘德克吞这一论题下撰写了数量众多的教科书,并因此使19世纪的德意志私法学体系得以形成。其中,可以以之为代表的著述有作为萨维尼的继承人的普希塔(GeorgFriedrichPuchta,1798—1846)的《潘德克吞教科书》(1838年)。此外,温德沙特的三卷本的《潘德克吞法教科书》(1862—1870)、邓伯格的三卷本的《潘德克吞》(1884—1887)等等,也是这方面的重要著作。另外,作为历史法学派的论敌的蒂堡,也在法典论争前写成了两卷本的《潘德克吞法体系》(1803年) .

潘德克吞法学,曾被耶林斥之为“概念法学”而受到批判。惟无论如何,在法学史上,该概念法学的确曾经引领过德意志私法学的发展方向。德国民法典实际上是处在潘德克吞法学的延长线上的东西 .

三、概念法学与德国民法典

(一)对概念法学的批判

对于潘德克吞法学,耶林(RudolfvonJhering,1818—1892)斥之为概念法学而加以批判 .但耶林之直接发起攻击的,是普希塔的法学思想。

普希塔于1842年接替萨维尼在柏林大学的讲座的位置,并使罗马私法学得到了发展。不过,普希塔尽管是萨维尼的继承人,但他受到了他的老师的最大论敌的黑格尔的影响。

如所周知,概念法学认为,法学与法典,乃是完美无缺的论理体系,通过逻辑的演绎和推论,所有的法律问题均可以得到自动的解答。耶林批判概念法学推崇逻辑崇拜,并以嘲弄的手法写成《法学戏论》(ScherzundErnstinderJurisprudenz,1884)一书,嘲讽当时的法学者盲信逻辑,热衷于抽象概念的游戏,而忘却法律对实际生活所负的使命,这犹如人生活在“概念的天国”中,不知社会生活为何物,自于实际生活无所裨益。耶林指出,“概念的天国”的第一个“入国者”并非萨维尼而是普希塔。即在他看来,正是普希塔,是造成历史法学蜕变为概念法学的罪魁!

但遗憾的是,耶林自身却成了概念法学的忠实信徒。在四卷本的《罗马法的精神》(1852—1865年)里,尽管他说自己的法学抱负是“通过罗马法而超越罗马法”,但其中的内容仍是确信“法的构成的优位性”。他坚信“分析、综合与构成”的三种法技术。不过,在1872年出版的《为权利而斗争》一书中,他却指出:权利是通过不断的斗争而实现的利益,将注意力由“法”移向“权利”,主张在法学中不是引入演绎的论理,而是引入归纳的论理 .

在1877年—1883年出版的两卷本的《法的目的》(DerZweckimRecht)一书中,耶林强调法律是人类意志的产物,有一定的目的,故应受“目的律”的支配,与自然法则之以“因果律”为基础而有其必然的因果关系,截然不同 .耶林在该书的扉页上开宗明义地写下了这样的话语:“目的,是一切法律的创造者。”这一话语被认为是耶林由概念法学转向目的法学(Zweckjurisprudenz)的“转向宣言” .

(二)德国民法典的编纂

远在德国法学界掀起民法典编纂的论争以前,主张制定民法典的蒂堡便提出了在德意志实现政治上的统一之前,应先期实现法律上的统一的意见。萨维尼则认为应建构作为立法前提和立法基础的法学(理论)。其后,尽管萨维尼等人创建的法学被斥之为概念法学而受到批判,但历史法学(派)的学术活动却在事实上加速了潘德克吞法学的学问的体系化的进程。德国在经历了1848年革命的挫折后,于1871年实现了国家的统一。这样,制定民法典的政治与学问的基础也就具备了,民法典的制定指日可待!

在作了周到的准备并经过了一段较长的时期以后,德国于1881年为编纂民法典而成立了第一次委员会。该第一次委员会的实际上的领导人,便是后期历史法学派的重要人物温德沙特(BernhardWindscheid,1817—1892)。该第一次委员会于1887年作成了第一草案并向社会公布 .

1892年第二次委员会作成民法典第二草案。该第二草案经联邦参议院稍作修正后被作为第三草案提交给帝国议会,1896年公布了该草案,是为德国民法典。

德国民法典是一部内容包括五编、共2385条的卷帙浩繁的大法典。这是德国历史法学(派)诞生以来德国私法学的集大成的作品,以用语的洗练和论理的精致而对20世纪各国民法的法典化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总则、债法、物权法、亲属法和继承法的编制体例,被说成是“潘德克吞模式”的典范 .其中,在法典之始便开宗明义地规定总则,更被说成是该法典的重要特色 .

顺便提到,鉴于温德沙特在德国民法典的创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德国民法典第一草案是由他负责起草的),所以后世有称德国民法典为“小温德沙特”之说。该人对于德国民法典的影响,除他身体力行参与民法典起草委员会的各项活动外,更重要的还在于他撰写了《潘德克吞法教科书》,该书对于德国民法典的制定产生了重要影响,被称为是潘德克吞法学的最称标准的体系书,是对罗马法理论的总决算,为现代民法立法选择、取舍罗马法概念提供了参照 .

(三)对于德国民法典的批判

德国民法典自1900年1月1日起施行。德国人民在庆贺这部20世纪的大法典问世的同时,也听到了对于这部法典的不绝于耳的批判之声。有人认为它是“德意志自由主义延期出生的温馨儿”,也有人斥之为“19世纪的遗产儿”,绝不是“20世纪的种子”等等。当然,这些批判的声音,远在民法典草案阶段,特别是对于温德沙特负责起草的第一草案提出批评之时便已出现了,其代表人物是著名学者基尔克(OttoFriedrichvonGierke,1841—1921)和奥地利的安东·门格(AntonMenger,1841—1906)。

基尔克,是历史法学派中的代表性的日耳曼法学者。主要著作为四卷本的《德意志团体法》(1868—1913年出版)。该书叙述了德意志的家族、职业组合和国家等各种各样的所谓“同志团体”(Genossenschaft)的历史。他指出,不是罗马法的个人主义,而是日耳曼法的团体主义,才是适合于德国传统的法制度。另外,他还撰写了介绍日耳曼法学者的见解的三卷本的概说书——《德意志私法》(1895—1917年出版)和《德意志私法概论》(1913年出版) .

应当指出,团体主义理念及其法制度,乃是日耳曼民族的传统。在这一点上,日耳曼法可以说是前近代的封建法。近代资本主义因以自由竞争和私法自治为前提,所以可谓是罗马法的个人主义的复活。但随着社会生活的斗转星移,无论是从事资本主义生产,还是改善劳动者的劳动条件,个人主义俱无不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资本主义的矛盾,同时也是近代法尤其是近代私法的矛盾。为了克服这一矛盾,日耳曼法的团体法理念于是可以发挥它的作用。

基尔克的团体法理论,赋予各种团体以实在的人格,并承认其有权利、义务的主体资格。这就是关于法人本质的“法人实在说”。该说暴露了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法人拟制说”的局限性。另外,团体法理论,还打破了传统的公、私法的二元区分理论,为一个新的法域即“社会法”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1888年德国民法典第一草案一经公布,基尔克便发表了《民法典草案与德国法》(1888—1889年出版),站在日耳曼法的团体主义立场,对草案的非民族性、对德国固有法的轻视,以及对该草案的强烈的罗马法色彩等进行了批判 .

奥地利的安东·门格从所谓“法律界人士的社会主义”的角度,对第一草案进行了批判。该氏所著的《民法与无产阶级》 一书,从社会主义者的视角,指明了民法典草案的阶级性。

耶林和安东·门格对于德国民法典第一草案的批判,得到了民法典第二次委员会的重视,民法典第二次草案因此被导入了某些“社会主义的因素”。尽管如此,它并未从根本上动摇该草案的“十九世纪的性质”,结果使这部草案最终成为法律,并带上“十九世纪的性质”而付诸实施了。基尔克、安东·门格等人团体的、社会主义的见解,作为20世纪的课题,被自由法运动所继承了下来 .

四、自由法运动与法社会学

(一)自由法运动

上文谈到,19世纪之时由萨维尼、普希塔和温德沙特苦心经营而后底于成的德国潘德克吞法学,坚持认为罗马法的概念极为精致,任何问题均可“依概念而计算”、依形式逻辑演绎的操作而求得解答。在进行机械操作时,应摈除权威,排除实践的价值判断,所获答案才能期其精纯。所谓“逻辑崇拜”(derKultusdesLogischen)、“概念的支配”(leregneduconcept),正是概念法学的生动写照 .1896年德国民法典,正为概念法学的精华 .

但是,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反对概念法学的“自由法运动”(Freirechtsbewegun)兴起,并由星星之火演成燎原之势,“自由法学”运动由此登场。其发起者是著名学者耶林。

作为概念法学的叛逆者,耶林提倡“目的法学”,声称法律的解释,必先了解法律究欲实现何种目的,只有以此为出发点而解释之,才能得其肯綮。而所谓目的,指解释法律的最高准则,即目的法学 .

自由法论(包括利益法学)的主张,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点:

第一,国家的成文法,并非唯一法源,此外还有活的法律存在,而这才是真正的法源。

第二,自由法论者对概念法学所服膺的“法律体系的逻辑自足性”、“法典完美无缺”等加以批判,认为法律有漏洞(Lucke)是必然的事。

第三,概念法学以“概念数学”(begriffsmathematisch)的方法,就法律的解释进行逻辑演绎的操作,而不为目的考量或利益衡量,甚至认为社会上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只需要把各种法律概念进行数学公示般的演算,就可以导出正确答案。这种方法最为自由法论者所责难,斥之为“法律的逻辑”(juristischeLogik)。认为它未能切合现代法学的要求。现代法学的使命,端的在于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第四,概念法学禁止司法活动“造法”(Rechtsschopfung)。认为法典完美无缺,任何具体案件均可在法律之内寻得正确答案。而自由法论者却认为这纯属美梦,法律不可能尽善尽美,其意义晦涩者有之,有待法官阐释;条文漏洞者有之,有待法官补充;情况变更者有之,有待法官为渐进的解释(不改变法律文字,渐改其意义)等等。凡此种种,法官莫不需要凭借其智慧,而为利益衡量或价值判断,此非“造法”而又是什么?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1.园长让教师学习民法典,很多教师认为没有必要,你怎么看?

教师有必要看民法典。增强教师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树立依法从教,依法执教的理念。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民法典》涵盖了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的人身关系、财产关系、合同关系以及家庭关系等,每个自然人和组织都可以在法律的保护下正常生活、生产;增强教师尊法、守法、学法、用法的意识,提高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趣味民法典(趣谈民法典)

张翔老师民法总结的全吗?

张翔老师太强了,绝对是院长级别的授课

应该说,他的知识储备应该远比给我们上课多得多,但是能分清哪些你要知道哪些你不用知道,这是我自己认为一个老师最厉害的地方了

得民刑者得天下” 民法在法考中的重要性,自是不用多说。再加上2020年民法典颁布,法考对民法的考察比重会加重一些,那民法应该怎么学?跟哪个老师学比较好?

在这里,哥不得不安利给大家推荐一位老师。

张翔,民法萌叔,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法考培训授课教师,授课如庖丁解牛,直击要害。倡导“理论、法条、实例”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授课条理清晰,通俗易懂,内容明确,难点透彻。

听说了厚大双翔之后也去看了张翔老师的课,感想就是醍醐灌顶,有一点民法基础的绝对会觉得醍醐灌顶,无比简单清晰易懂

(我当初学民法的时候全班都是满头问号的小朋友,老师都非常无奈

张翔老师太厉害了 思路清晰 深入透彻 我爱!张翔民法

看完罗翔,突然觉得张翔的民法也挺有趣快住手。。。。我又不法考

今天最开心的事居然是发现张翔讲课超级条理清晰有逻辑性 为啥没早点遇到 哭了

张翔老师的课程除了趣味性,更多的是专业性,这离不开张翔对民法深度研究,比如近期最高检官微和检察日报刊载了张翔老师《民法典与私人关系》的一篇文章。能看出来老师一直对民法钻研,这种钻研的精神让张翔老师的民法授课简单易懂,法考小白听起来也很上头,法考选民法张翔老师,轻松高效带大家过法考。

消息提醒:福州的白女士添加了微信

律师在线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咨询
微信号:18365284851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普法网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aw.chuangxiangniao.com/p/561737.html

(0)
上一篇 2025年3月15日 06:52:45
下一篇 2025年3月13日 18:58:55

相关推荐

  • 民法典遗嘱公证给第二顺序继承人算遗赠吗(民法典遗嘱公证给第二顺序继承人算遗赠吗为什么)

    公证的第二顺序继承人有买方的话算遗嘱吗 遗嘱公证给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算遗赠。遗赠主要是指被继承人通过遗嘱的方式,将其遗产的一部分或全部赠与国家、社会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被继承人的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 …

    2025年3月15日
    200
  • 民法典指导意见(推动民法典实施的意见)

    新民法典2021年新规持刀伤人怎么处理? 持刀伤人属于故意伤害罪归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2017年修订的《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法发[2017]7号),2017年4月1日实施。 1、量刑标准: 构成故意伤害罪的,可以根据下列不同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1)故意伤害致一人轻伤的,可以在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幅度内确…

    2025年3月15日
    200
  • 民法典夫妻分居多久失去继承权(民法典规定夫妻分居两年)

    民法典规定夫妻分居多久算自动解除婚姻关系 不能自动解除婚姻关系,只能通过诉讼或协议。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诉讼离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

    2025年3月15日
    200
  • 民法典好坏(民法典不好)

    2021民法典医院有口头告知治愈好坏吗 没有。《民法典》是指在采用成文法的国家中,用以规范平等主体之间私法关系的法典。《民法典》的规定,不宜向患者本人说明的,2021民法典医院没有口头告知治愈好坏。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明确同意。 民法中的法律思维有哪些? 亲亲您好,对于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无论采何种观点,民法典中某些法律制度及理念均受到道德思维的一定…

    2025年3月15日
    200
  • 民法典花絮(民法典小剧情)

    肖战朋友圈遭泄露,面临虞书欣同款困境,网友:屏蔽不相干的人吧,为什么?     一些网友曝出了肖战朋友圈的疑似截屏。照片中的内容是:没有人能深有体会,觉得温暖和严寒。还装有蜘蛛侠和小丑男的合影照片,在文本和内容上面合乎肖战的现况。在朋友圈里,肖战发泄情绪是很正常的。据统计,见到这张截屏,也会发黑。    也有足球迷回复说,肖战朋友的转卖早已并不是第一次了。我…

    2025年3月15日
    200
  • 民法典电话(民法典电话号码)

    民法典民事案件可以申请法院与公安局调取电话通话记录吗? 民事案件,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去电信、移动公司调取当事人与其他人的通话记录。 因为符合法律规定,法院一定会同意并给调取的。 但需要说明的是,电信、移动公司只有双方的通话时间记录,没有具体说什么话的录音。 民法典关于个人隐私的规定法律分析: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2025年3月15日
    200
  • 民法典中承诺放弃抚养费有效吗(承诺放弃抚养权有效吗)

    离婚协议约定放弃抚养费有效吗 离婚协议约定放弃抚养费有效的。但不得损害子女的合法利益。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离婚后,由一方直接抚养子女的,另一方应当负双方约定的抚养费。具体的支付金额及支付方式等内容,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 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

    2025年3月15日
    200
  • 律师民法典宣传(民法典法律宣传活动)

    2022年“民法典进社区”主题活动总结十篇 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 百科 全书”,是为民之法典,是积微之大政,是我国法治建设和发展的重大成果,也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推力。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民法典进社区”主题 活动 总结 ,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民法典进社区”主题活动总结一 为深入推进2022年“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民法典宣传…

    2025年3月15日
    200
  • 民法典中房屋继承调解诉讼多长时间(民法典中房屋继承调解诉讼多长时间立案)

    房屋遗产继承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房屋遗产继承诉讼时效是2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但是,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 如果有以下几种情形则中止诉讼时效: 1、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因不可抗拒的事由致继承人无法主张继承权利的,人民法院可按中止诉讼时效处理。 2、继承人在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犯之日起的二年之内,其遗产继承权…

    2025年3月15日
    200
  • 民法典宝传(关于民法宝典的资料)

    民法典宣传 民法典宣传: 1、学习民法典,践行人民至上理念,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2、民法典的颁布实施将进一步提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治化水平。 3、民法典实施水平和效果,是衡量各级党政机关履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尺度。 4、民法典是一部保障人民权利、推动国家治理的法律宝典。 5、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 走进群众心里。 法国民法典 《法国民法典》于1804年3月…

    2025年3月15日
    200
  • 民法典中法院判离婚财产如何执行(民法典关于离婚财产)

    民法典规定离婚时应该如何分割财产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

    2025年3月15日
    200
  • 民法典243(民法典243条征收亇人住宅和不动产)

    民法典243条理解与适用 法律解析: 依据法律相关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发生 生产安全事故 造成人员伤亡、他人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 承担赔偿责任 ;拒不承担或者其负责人逃匿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本条是关于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他人财产损失应承担赔偿责任以及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不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如何处理的规定。依上述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

    2025年3月15日
    200
  • 民法典中亲人去世后哪些人有继承权(根据民法典规定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

    父母去世后哪些人对房产有继承权 父母去世后,有继承权的人有:遗嘱指定继承的人、受遗赠人和法定继承人。法定继承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如果没有遗嘱或者遗赠,按照法定继承分割。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

    2025年3月15日
    200
  • 民法典新看(民法典完整版解读)

    民法典有哪些新规定 民法典的新规定:见义勇为免责;小区共有场所收入归业主;禁止高利放贷;保护个人信息;界定夫妻共同债务;增加遗嘱形式;高空坠物定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条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

    2025年3月15日
    200
  • 民法典歌谣(民法典传谣)

    民法典的歌谣 民法典的歌谣 民法典的歌谣。相信大家对民法典并不陌生,这是目前非常完善的一套法律,一些民法典的歌谣能让我们快速的记住民法典里的知识。接下来就由我带大家了解民法典的歌谣的相关内容。 民法典的歌谣1 概况意义: 复兴路上民法典,典亮生活立标杆; 五次编纂今梦圆,庚子五月终见面; 法治进程大事件,社会生活百科全; 民事权利发宣言,固本强基利长远; 二…

    2025年3月15日
    2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