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落户政策2022
落户上海的方式有很多,最热门及常见的落户方式有:
1、《上海市居住证》持证人员申办本市常住户口,即“居转户”,居转户的前提是持有《上海市居住证》;
2、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本市户籍,即“应届生落户”,符合一定条件的应届生可“直接落户”,暂未达到“直接落户”标准的可申请“积分落户”;
点击查看:上海应届生落户新政
3、上海市引进人才申办本市常住户口,即“人才落户”;
点击查看:span font-size:30px;font-weight:700;background-color:#ffffff;”=””上海人才引进落户政策
4、留学回国人员申办上海常住户口,即“留学生落户”,2022年6月在原留学生落户的基础上出台了“加大世界名校留学人员引进力度”的举措:
在符合留学人员落户基本条件的基础上,对于毕业于世界排名前50名院校的,取消社会保险费缴费基数和缴费时间要求,全职来本市工作后即可直接申办落户;对于毕业于世界排名51-100名的,全职来本市工作并缴纳社会保险费满6个月后可申办落户。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上海户口落户政策2022最新
2022年上海落户新政:
1、一流建设高校硕士应届生不分专业,不用评分直接落户;
2、上海所有高校应届硕士,不用评分直接落户;
3、在沪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在五大新城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工作的,也可以直接落户;
4、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设学科应届硕士生不用评分直接落户,其他学科依然要满足评分政策。
一、上海落户条件:
1.、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
2、用人单位应与引进落户的人才签订劳动聘用合同并在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
3、引进人才一般应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上
4、对于特别优秀或者特别紧缺急需的,可适当放宽年限要求
5、引进人才工作地点一般应在上海。
二、上海人才引进申请人材料:
1、上海市引进人才申请表;
2、承诺与授权书;
3、身份证正反面;
4、户口簿地址页及本人信息页;
5、婚姻状况证明材料;
6、本市落户证明材料;
7、人才引进档案核实情况表;
8、学历学位证书;
9、最高学历认证报告;
10、相应学位认证报告;
11、跨省户口网上迁移告知单。
落户上海的条件2022
上海居转户(中级职称):
居住证、社保、个税同时有的月份累计满84个月,申报落户之前获得中级职称,社保缴费基数前三年1倍左右,最后4年累计36个月且申报当月在1.3倍以上即可。
注:中级职称必须在上海人社局官方发布的目录中,且从事相应岗位。
上海居转户(7年2倍政策):
居住证、社保、个税同时有的月份累计满84个月,社保缴费基数前三年1倍左右,最后4年累计36个月且申报当月在2倍以上即可。
上海居转户(5年3倍政策):
居住证、社保、个税同时有的月份累计满60个月,申请人为企业科技、技能人才(企业符合上海市重点产业发展方向),社保缴费基数最后4年累计36个月且申报当月达到3倍即可。
应届生落户上海:
根据2022年应届生落户政策来讲,以下情况毕业之后到上海工作均可直接落户上海。
a.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15所双一流院校毕业的应届本科;
b.上海本地院校应届硕士、72所世界一流建设高校应届硕士、世界一流建设学科高校建设学科专业应届硕士;
c.所有院校应届博士;
d.其他院校应届毕业生根据当年评分标准满足72分。
上海落户政策2022最新
上海落户政策2022最新规定:
1、上海居住证7年转户口需要累计持有《上海市居住证》满7年
2、按照相关规定参加上海市城镇社会保险满7年
3、按照相关规定在上海依法缴纳所得税
4、上海居住证7年转户口需要持有上海市中级以上职称
5、无任何违法计划生育和违法犯罪记录
2年落户上海条件:
1、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并取得相应学位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上海居住证2年转户口常用激励条件;
2、荣获省市级及以上国家政府奖励的优秀人才可优先申请上海居住证转常住户口;
3、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国家重要科技计划项目和本市重大科技项目负责人及其团队核心成员;
4、被计入省市级及以上人才培养计划的优秀人才可申请上海居住证2年转户口;
5、在本市重点支持的产业和领域中担任高级经营管理职务且具有研究生学历并取得相应学位的人员。
6、上海市重点引进机构、项目或做出重大贡献的企业紧缺急需的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取得相应学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
7、上海市紧缺专业人才、取得上海居住证2年转户口承认的高级职称,或取得国家二级职业资格证书(技师)且获得国家及省部级以上技能竞赛奖励的高技能人才。
8、上海市传统文化艺术、传统中医学、农业先进技术及其他特殊行业紧缺急需的专门人才。
律师在线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咨询
微信号:18365284851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普法网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aw.chuangxiangniao.com/p/557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