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企业规章制度如何制定
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要符合法律法规,违反法律法规的规章制度无法得到法律的支持,最终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首先在实体方面:
第一、制定企业规章制度的主体要适格。企业定制规章制度必须以企业的名义做出,企业内某部门订立的制度不以企业的名义发布的话,不具备效力。当发生劳动争议的时候,将可能不被法院采纳。
第二、内容合法、合理。企业制定规章制度不得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以及政策规定。如果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必然会受到相应法律的制裁。《劳动合同法》第80条规定:“用人单位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所以企业在制定规章制度的时候不能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三、不得与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相冲突。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第16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制定的内部规章制度与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不一致,劳动者请求优先适用合同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所以企业在订立规章制度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的约定,以避免制度无效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第四、不得违反公序良俗。公序良俗是民法的基本原则,这个原则渗透到各个民事活动中。规章制度违反此原则,将被裁判者认定为无效。
其次是程序方面:
第一、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条的规定,企业制定规章制度是须与劳动者平等协商。
第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条的规定,企业订立的规章之后,应当在向劳动者进行公示,或告知劳动者。经过公示和告知的规章制度才能作为审判的依据。
二、企业规章制度包括哪些事项
企业应当建立规章制度,但是规章制度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呢?
1、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条第2款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从该条可以看出,企业规章制度应该包括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方面的制度。而且这些制度直接涉及劳动者的切身利益。
2、《劳动部关于对新开办用人单位实行劳动规章制度备案制度的通知》明确规定劳动规章制度的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劳动合同管理、工资管理、社会保险、福利待遇、工时休息、职工奖惩、以及其他劳动管理。
不过企业在法律规定的范围拥有一定的自主权,因此在不违反法律的情况下企业可以制定以下相关方面的规章制度:员工招聘和培训制度、考核制度、晋升条件、工资分级、奖金发放额度、离职手续等方面的制度。
律师在线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咨询
微信号:18365284851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普法网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aw.chuangxiangniao.com/p/449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