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13.72%的食品质量不合格

律来帮
商家名称:
律来帮
商家认证:
VIP会员
手机号码:
18365284851
添加微信:
18365284851
温馨提示:
请说在创想鸟看到,优惠更多

  3月13日,济南市质监部门发布了2010年济南市食品行业质量白皮书2010年济南市产品实物质量合格率86.28%,质量合格率较往年有显著上升。从抽检情况看,食品质量仍存在标签不合格、食品中微生物指标不合格、食品中理化指标不合格、食品添加剂超标四问题。特别是食品中微生物指标不合格的问题仍然较为严重,2010年监督抽查中共计有71批次的产品微生物(菌落总、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菌)超标,占不合格产品的16.36%。微生物超标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饮料(含桶装饮用水)、糕点产品上。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个别小企业生产工艺简陋,生产环境卫生条件差,出厂检验制度不落实,导致产品的微生物指标超标。

消息提醒:福州的白女士添加了微信

律师在线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咨询
微信号:18365284851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普法网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aw.chuangxiangniao.com/p/43301.html

(0)
上一篇 2025年3月29日 12:30:08
下一篇 2025年3月26日 22:54:46

相关推荐

  • 专家传授考前膳食“八项注意”

    中高考即将来临,如何给孩子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科学调节饮食,是家长们的一大重要责任。昨天下午,在由本报和山东立业职业培训学校共同举办的中高考前营养膳食公益讲座上,资深营养专家王钰教授告诉大家,科学膳食能为考生加油,关键要注意八大事项,而切不可过分迷信和依赖“健脑品”、“益智品”等保健食品。 立业学校营养教研组专家王钰教授告诉家长们,复习、考试期间,考生大脑处于…

    法律知识 2025年3月29日
    900
  • 选购豆制品 一看二闻三掂量

      5月12日电 因为富含蛋白质等多种营养成分,豆制品一直深受中国老百姓喜爱。卫生部日前通知要求加强豆制品生产经营单位卫生监督工作,有关豆制品的食品安全再次引起人们关注。为此,记者就日常生活中如何正确选购豆制品进行了采访。   豆制品是指以大豆或其他杂豆为主要原料加工制成的产品。按生产工艺可分为发酵性豆制品和非发酵性豆制品。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发酵性豆制品主要包…

    法律知识 2025年3月29日
    800
  • 盐业公司提醒市民不要买散装盐

      部分窝点紧挨猪圈,市盐业公司提醒市民不要买散装盐   食盐是人们日常饮食不可或缺的用品之一,由于利益驱使市场上一些不法分子大肆制售假盐。昨日,记者获悉,东莞2006年查获假盐就高达250吨,相关负责人则称更多假盐流入工厂、食堂、酒楼和家庭。   昨日,东莞市盐业公司、卫生、发改、教育、妇联等10数个单位在东城中心开展咨询活动,宣传正确用盐知识,东城过百学…

    法律知识 2025年3月29日
    600
  • 专家提醒:沸水冲洗不一定能去农残

      专家提醒:沸水冲洗不一定能去农残   泡茶是闽南人的一大爱好,专家提醒市民,在选购茶叶的时候,一定要认准质量安全(QS)标志。这是记者昨日从市政协食品安全视察活动中获悉的。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从今年1月1日起,未获得QS证书的茶叶不得生产销售。但实际上,目前厦门大大小小的茶叶店很多,仍有许多没有QS标志的茶叶在市场上销售。“这些茶叶的质量安全都要打上…

    法律知识 2025年3月29日
    800
  • 购买水果罐头应注意是否有胖听现象

      新华网北京2月25日专电 水果罐头以新鲜水果为主要原料,经过加工处理、装入镀锡薄板罐、玻璃罐或耐高温蒸煮袋等容器中,采用密封高温杀菌、排气、密封、冷却等工序,达到商业无菌,从而延长食品保质期的一种保鲜食品。   另外,在生产加工中没有破坏水果的组织结构,更好地保存了水果的外观及营养成分,一直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消费者在购买和食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法律知识 2025年3月29日
    600
  • 26种葡萄酒喝不得

      昨日,记者从市质监局了解到,最近,经省质监局调查发现,目前市场上有26种葡萄酒是不合格的。省质监局已经对涉案的5家企业的葡萄酒生产流水线及其附属设备进行了彻底的拆除和捣毁,使其不再具备生产葡萄酒的条件和能力。    据了解,这26种不合格的葡萄酒分别是:河南民权小乔酒业有限公司生产的100%鲜红葡萄酒、枸杞红葡萄酒、高级红葡萄酒;民权宝玉葡萄酒业有限公司…

    法律知识 2025年3月29日
    900
  • 专家提醒:春夏交季寒湿气最重 慎喝啤酒

      现在正值春夏交季时节,寒湿气最重,冬天的湿寒还没离开,阳气上升的春季却夹杂返春的寒气。这时与朋友聚会畅饮,要慎选啤酒,因为虽然几乎所有的酒类都是温性,但啤酒却带寒性。所以,在这个季节,啤酒不应是聚会首选,白酒和红酒才是最佳助兴之物。   广东省中医院体检中心主任、血液科副主任医师崔徐江分析,从中医角度解释 ,春夏交季的季节特点是:阳气升发、多风多雨、夹湿…

    法律知识 2025年3月29日
    800
  • “流浪犬猫”上餐桌,危险

      近年来,吃野食杂之风在一些地方十分盛行。一些地方的餐馆、饭店更是打起了流浪犬猫的主意,擅自收购,乱捕滥食成风。殊不知,那样做的后果将是非常危险的。而作为消费者,更应从维护自身健康出发,彻底抛弃这些不良的饮食习惯。   据了解,仅广州地区市场上每天就能售出近1万只猫,这还不包括粤东、粤西、粤北等地区。流浪猫的“身价”从被“猫贩”刚逮着时的五六元一斤,经由一…

    法律知识 2025年3月29日
    900
  • 低盐饮食忌人人适用

      医学研究已经证实,高盐饮食对人体健康是有害的。那么是不是可以反过来说,低盐饮食对人体健康是有益的呢?   心血管病专科医生发现,食盐的摄入量对中老年人的血压有明显的影响,但对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并无明显的影响。   食盐摄入量较多的人,其血压比较高,而食盐摄入量低的人,虽然其血压不一定高,但仍然可以患动脉硬化和冠心病。新近的临床医学统计资料表明,食盐摄入量最…

    法律知识 2025年3月29日
    900
  • 春季水果大量上市 香蕉等水果不宜空腹吃

      春季水果大量上市,市营养学会专家提醒,柿子、香蕉、西红柿、橘子、山楂等水果不适合空腹吃。空腹状态下,胃酸的分泌会增加,胃酸的浓度也较高,大量食用水果后,倘若胃酸同水果中胶质、柿胶酚和可溶性收敛剂等成分相结合,就会变成难于溶解的沉淀物,如果沉淀物结成大块,会给人带来种种不适和消化道疾病。 例如,柿子含有柿胶酚、果胶等物质,具有较强的收敛作用,空腹大量食用,…

    法律知识 2025年3月29日
    800
  • 中药材不宜当蔬菜

      王女士在超市买菜,看到蔬菜专柜有“药用蔬菜”供应,如板蓝根、白芍、藿香、金银花、圆叶当归、薄荷。于是,买了一些板蓝根做起了预防感冒特色菜。谁知,午饭后半小时,王女士感觉腹部隐隐作痛,还出现了腹泻。王女士急忙去医院,请教中医师才知道,原来自己有脾胃虚寒的毛病,吃了属于寒凉药性的板蓝根,加重了病情,出现腹痛、腹泻。   “药用蔬菜”原意是泛指具有某些治疗作用…

    法律知识 2025年3月29日
    1000
  • 小心四种“问题水果”

      虽然跨入春季,但市面上已经出现了许多反季节水果,一位多年从事水果经营的行家透露,很多反季节水果是用一些化学物质催熟、保鲜的,因此,这种反季节水果反而成了“问题水果”。行家提醒消费者,春天要特别警惕四种“问题水果”,不要误食。   草莓:中间有空心,形状畸形不规则且过于硕大的草莓,除极少部分属于高产新品种外,一般都是使用过量激素所致。草莓用了催熟剂或其他激…

    法律知识 2025年3月29日
    900
  • 墨西哥营养学家警告:请慎选低脂低糖食品

      新华墨西哥城3月28日专电(记者陈恃雷 冷彤)最近13年来“低脂低糖”食品在墨西哥大受欢迎,不过墨西哥营养学家日前警告消费者,不要盲目选择这些食品。   据墨西哥《纪事报》报道,墨西哥营养学家胡列塔·庞塞认为,为了挂上“无糖饮料”的牌子,饮料制造商通常将饮料本身含有的糖分去掉,代之以甜味剂,而甜味剂对身体并无好处。   庞塞还举了牛奶的例子。去乳糖牛奶是…

    法律知识 2025年3月29日
    800
  • “搞怪糖果”小店风行 慎买颜色鲜艳糖果

      随着年终的临近,糖果也渐渐热了起来。记者注意到,不少糖果小店将造型极其夸张、色彩艳丽的糖果作为主打产品,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目光。食品专家提醒,色彩过艳需谨慎购买。   在西单附近的一家糖果小店,记者注意到,柜台上摆满了造型搞怪的糖果,颜色极其鲜艳,有美艳的唇膏,香甜的奶嘴,硕大的钻戒,青绿的毛毛虫……吸引了不少年轻消费者的目光。店员告诉记者,这些糖果造型…

    法律知识 2025年3月29日
    1000
  • 专家:功能饮料勿掺酒

      据美国广播公司报道,阳历年刚过,阴历年又将到来。目前一些酒吧流行将红牛饮料和伏特加混合在一起,因为红牛口味极佳,成为调酒的上等选择。然而,健康专家警告说,不能把功能饮料和酒掺着喝,这样做很危险。   美国南加州大学药剂学院的教授洛格·克莱门斯指出:“这种混合饮料可以致人停止呼吸。”把上述饮料和酒混合使用所引起的一些主要健康问题包括心血管疾病、判断力下降、…

    法律知识 2025年3月29日
    10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