胁从犯的认定标准

律来帮
商家名称:
律来帮
商家认证:
VIP会员
手机号码:
18365284851
添加微信:
18365284851
温馨提示:
请说在创想鸟看到,优惠更多

  胁从犯怎么认定?胁从犯的本质特征在于参加共同犯罪是违背其意志的,也就是说其本身没有犯罪的故意,其参加犯罪是在他人的精神强制比如威胁、揭发隐私等情形下不自愿的作出的。下面知芒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胁从犯的认定标准。

  以下几种情景下不宜认定为胁从犯:

  1、行为人身体受外力强制完全失去意志自由的情况下的行为,其行为不能表达其主观意志,不可能具有罪过,不构成犯罪,也就无胁从犯之说;

  2、对于先是被迫参加,而后来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实施犯罪的,不宜定胁从犯;

  3、被诱骗参加共同犯罪的人,不宜定胁从犯。

  认定胁从犯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胁从犯在主观上的基本特征在于虽然是非主动、非自愿的,但却并没有失去或完全失去意志自由。

  如果行为人在身体受到强制的情况下完全失掉了意志自由,则失去了与胁迫者的犯意联络,不具有与胁迫者的共同犯罪故意。根据我国现行刑法第16条的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在这种情况下,被胁迫者只不过是胁迫者利用的工具,胁迫者构成间接实行犯,而被胁迫者不构成犯罪。

  第二,区分胁从犯与紧急避险。

  我国刑法第21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从这条规定可以看出,我国刑法并未将受胁迫而为的一切造成损害的行为都认定为胁从犯而以共同犯罪人论处,而是视其社会危害性区别对待的。在行为人受到的胁迫是直接威胁到本人或者他人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安全,或者公共利益安全的危险时,如果行为人造成的实际损害小于他所保护的利益,则行为人的行为应认定为紧急避险,而不应作为胁从犯追究其刑事责任。因此,胁从犯与紧急避险的界限就在于行为人损害的利益是否小于他所保护的利益.如果是因为受人胁迫,为了保护自己的某种利益,而对第三者的利益造成损害,且这种损害大于其所欲保护的利益时,则属于胁从犯。例如,某甲为了使白己免遭某乙的伤害,在某乙的胁迫下,将某丙开枪打死,则显然超出了紧急避险的范畴,而构成胁从犯,因为一般而言,生命权是大于健康权的。然而,如果某乙威胁某甲如不开枪将某丙打死,则将某甲打死,某甲在这种情况下开枪将某丙打死,是否构成胁从犯呢?我们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某甲同样应当构成胁从犯。因为紧急避险与避险过当的界限就在于紧急避险所造成的损害必须小于所避免的损害,即为了保护一个合法利益而损害的另一合法利益,既不能大于,也不能等于所保护的利益,否则就构成避险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如果避险过当是因受人胁迫导致的,则行为人构成胁从犯。由于生命权的价值在刑法上都是平等的,因此如果某甲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而损害某丙的生命,则当然构成胁从犯,但是可以考虑其受胁迫程度较大而对其免除处罚。

  第三,在共同犯罪中,胁从犯的作用可能发生转化。[page]

  有些犯罪人参加共同犯罪虽然是被胁迫的,但一旦参加犯罪后,可能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也可能尝到了犯罪的甜头,而在以后的共同犯罪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甚至取代了原先的主犯甚至首要分子。对于这种犯罪分一子,不能因为其第一次犯罪是被胁迫而实施的,就认定其为胁从犯,将其按胁从犯处理。而应当按照其在共同犯罪中实际的作用,认定为主犯或者从犯,否则无疑将宽纵了这类犯罪分子。

  对于胁从犯的刑事责任,我国刑法第28条明确规定“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刑法典之所以规定对胁从犯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是因为胁从犯是被胁迫而参加犯罪的,主观上并不愿意实施犯罪,这表明胁从犯的人身危险性较小;又由于胁从犯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通常较小,其社会危害性也较小,因此,对胁从犯的处罚宽于对从犯的处罚。至于对具体案件中的胁从犯是适用减轻处罚还是适用免除处罚,应根据犯罪人受胁迫的程度、被胁迫所实施的犯罪的性质以及其行为对危害结果所起的作用的大小等情况决定。一般而言,胁从犯在受到损害生命权的威胁之下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可以免除其刑事责任,因为生命权是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之外最为重要的权利,这里的生命权包括胁从犯本人及其他人的生命权。

消息提醒:福州的白女士添加了微信

律师在线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咨询
微信号:18365284851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普法网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aw.chuangxiangniao.com/p/386497.html

(0)
上一篇 2025年2月10日 22:02:47
下一篇 2025年2月10日 22:03:02

相关推荐

  • 二审终审判决不服怎么办(民事判决再审方法)

    民事诉讼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度,但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对已经生效的二审判决仍然不服的情况,针对生效的民事判决,你如果感觉不公,法律也给了我们解决的办法、救济的渠道。 第一步: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再审 如果你的一审判决没有上诉,或者是二审的终审判决,都是生效的判决,都可以向法院申请再审的。提醒大家,向法院申请再审的机会只有1次,并且要在判决生效后6个月内提出。超过这个期…

    刑事辩护 2025年7月10日
    700
  • 诽谤他人是什么罪(诽谤辱骂法律责任的及立案标准)

    消息来源大律师网     区分诽谤罪罪治安处罚行为:构成诽谤罪,必须是情节严重的行为,而违反治安行政法规的诽谤行为,必须局限于尚不够刑事处罚的。   此外,区别于民事的名誉侵权行为要考虑:   (1)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   (2)法人、团体、组织不能成为诽谤罪的犯罪对象。   (3)主观过错要求不同。诽谤犯罪行为的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而…

    刑事辩护 2025年7月10日
    800
  • 打架轻微伤怎么处罚(被打成轻微伤处罚标准)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都知道造成人身损害时,根据实际的伤害情况可以分为轻微伤、轻伤以及重伤。在实践中还可能出现伤害致死的情况。 网友询问: 致人轻伤、轻微伤的会受到什么处罚? 陕西泽诚律师事务所翟建勇律师解答: 1、轻微伤不构成刑事案件,没有刑事责任、只有行政责任(治安处罚)和民事赔偿责任。一般轻微伤可以由公安进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后不再处罚;若调解不成可处罚款…

    刑事辩护 2025年7月10日
    600
  • 无期徒刑一般减刑多少(关于无期徒刑减刑最新规定)

    减刑是刑罚执行过程中对于服刑人的一种悔改,立功的奖励,对于服刑人来说是种重塑自我的机会,无期徒刑减刑要符合的规定如下: 最高法《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规定》第八条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在刑罚执行期间,符合减刑条件的,执行二年以上,可以减刑。减刑幅度为: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为二十二年有期徒刑;确有悔改表现并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为二十…

    刑事辩护 2025年7月10日
    400
  • 车辆违章交费怎么交(交通违章处罚标准)

    处理违章有两种方式可以办理,第一种就是通过交管12123这个软件来办理自己的违章,并且可以在上面缴纳自己的违章罚款,第二种就是线下去交管所办理自己的违章,这是需要携带车主的驾驶证,行驶证,身份证到交管所的窗口进行办理。 车主在驾驶车辆的过程中扣分,罚款很常见,但是交通违章扣12分一般是比较严重的违章,并且还面临着非常严格的处罚,如果车主在驾驶过程中被交警开罚…

    刑事辩护 2025年7月10日
    800
  • 外观专利侵权如何认定(关于专利侵权判定依据)

    外观设计专利主要是指将形状、图案、色彩或三者结合的设计,这样的设计在经过申请成为外国设计专利之后是会受到法律的保护的。 一、外观专利的保护范围是什么 外观设计专利与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权保护范围有着明显的区别,前者是人们视觉可见的美感外观,后者为符合专利性的技术构思或技术方案。 在确定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时,还要注意从这些视图中找出能够体现该项外观设计美感…

    刑事辩护 2025年7月10日
    700
  • 死刑缓刑还会死吗(判处死刑的犯罪标准)

    死刑有死刑立即执行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两种。 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在二年内没有故意犯罪,就减为无期徒刑,如果在二年内坐牢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则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 所以,很大概率上,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最终的结果是不会死的。 判处死刑,最终减刑减到坐一两年牢是不是就出来了? 如果家里有钱有势,一直有重大立功,是不是减刑减到坐一两年牢就可以放出来? 我是我女…

    刑事辩护 2025年7月10日
    700
  • 饮酒后驾车的处罚标准是怎样的(新交规酒驾处罚细则)

    2022年饮酒驾驶怎么处罚?饮酒后不能开车相信各位司机朋友都非常清楚,但是时不时就能从新闻中看到由饮酒驾车引发的交通事故,说明依然有一小部分人抱着侥幸心理去尝试。今天我们就来饮酒驾驶怎么处罚,饮酒驾驶扣12分怎么办。 饮酒驾驶需要借助专业仪器来检测,比如呼气式酒精检测仪和血检,当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

    刑事辩护 2025年7月10日
    700
  • 无罪推定原则的概念及意义(我国无罪推定原则的适用)

    一、无罪推定原则的概述 (一)无罪推定原则的含义 无罪推定是指在刑事诉讼中,任何一个受到刑事追诉的人在没有经过司法程序,在最终判决为有罪之前,都应该被推定为无罪的人。 当代《牛津法律大辞典》将无罪推定定义为: “普通法国家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大意是被指控的人必须被推定为无罪,知道或除非他本人承认或有无可怀疑的充足证据证明相反时为止。” (二)无罪推定原则的起…

    刑事辩护 2025年7月10日
    800
  • 什么是恶意透支罪(关于恶意透支的司法解释)

    根据《刑法》第196条规定,信用卡诈骗罪,即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信用卡管理法规,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达到一定数额的行为。刑法规定的信用卡诈骗情形包括: (一) 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 (二) 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 (三) 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四) 恶意透支的; 其中常见情形之一,即“恶意透支”,那究竟何种程度属于刑法规定的…

    刑事辩护 2025年7月10日
    700
  • 袭警一般会怎么判刑(轻度袭警罪量刑标准)

    袭警罪 袭警罪是指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行为。 一、 袭警罪的认定 (一) 《刑法》规定 三十一、将刑法第ニ百七十七条第五款修改为:“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把握本罪与非罪的界限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

    刑事辩护 2025年7月10日
    400
  • 入室盗窃100元怎么处理(入室盗窃的定罪标准)

    真正大奸大恶之人,都是聪明杰出之士。成功的盗贼无不拥有出众的智商情商,可惜没用在正道上。以下真实案例通过刑事辩护律师接手,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吧。   无业男子赵某现年41岁,平时游手好闲,某日晚九点左右,在某小区外溜达,看见二楼一户人家,没关窗也没开灯,于是动了心思,跳窗入室翻箱倒柜找到二十元,在逃离前被外出归来的户主抓获。   随后,赵某因涉嫌盗窃罪被公安局…

    刑事辩护 2025年7月10日
    500
  • 敲诈勒索罪实际案例分析(敲诈勒索的立案数额标准)

    你知道啥是“跑分”吗? 就是通过银行卡或微信、支付宝账号 为网络赌博、电信诈骗 等违法犯罪行为 提供非法资金转移的一种犯罪手法 当“跑分”遇上“敲诈勒索” “黑吃黑”的结果又是什么? 跟着蕉法君一起来看看吧…… 基本案情 2021年12月下旬,被告人修某、鞠某焜、鞠某林及王某(另案处理)受被害人徐某纠集,从山东省烟台市来到宁德市蕉城区,将银行卡提供给徐某用于…

    刑事辩护 2025年7月10日
    600
  • 为什么死刑要缓期执行(死缓的法律依据)

    死刑缓期执行是我国特有的法律制度,事实上死缓其实也是死刑的一种,但是针对的对象是应当判处死刑,但又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犯罪分子,如果在缓刑期内如果没有故意犯罪行为出现的,从死刑减为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死缓两年考验期从生效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一、死刑缓期执行什么意思   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是指对应当判处死刑,但又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犯罪分子,在判处死刑的同时宣…

    刑事辩护 2025年7月10日
    400
  • 监视居住转刑拘的条件是什么(监视居住的执行规定)

    主要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七十七条 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 (二)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或者通信;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六)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身份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刑事辩护 2025年7月10日
    4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