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的共同行为有哪些具体行为

律来帮
商家名称:
律来帮
商家认证:
VIP会员
手机号码:
18365284851
添加微信:
18365284851
温馨提示:
请说在创想鸟看到,优惠更多

  在共同犯罪之中所涉及的行为是比较复杂的,因为在整个犯罪过程中所掺杂的因素和情况是多种多样的。那么,共同犯罪的共同行为有哪些具体行为呢?相信你一定会对这些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今天知芒网的小编就带你了解与它相关的法律问题。下面,请看详细介绍。

  一、共同犯罪的共同行为有哪些具体行为

  (一)共同行为必须是基于共同故意之上的行为

  我们知道,共同犯罪的成立,共同犯罪人之间必须存在意思联络(或称意思疏通),“意思联络是共同犯罪人双方在犯罪意思上的相互沟通”,①共同行为成立的基础就是共同犯罪人之间的意思联络。但在司法实践中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熂垂材倍?未实行是否构成共同犯罪,例如:甲、乙共谋拦路抢劫?煹皆级ǖ耐砩?10点,甲按时到两人约定的地方抢劫,但乙却因故未去,结果仅甲一人实施了抢劫行为,其乙是否构成抢劫罪﹖有人认为:这种情况下,乙只有共同犯罪故意而没有共同犯罪行为,既然没有共同犯罪行为,其共同犯罪当然不能成立。笔者认为,应将共谋行为即犯罪预备行为与实行行为结合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共谋行为与实行行为存在紧密的联系,先前的共谋行为对后来的实行行为的发生显然是有影响的,对最终危害结果的发生也是有原动力的。共谋后未参与实行犯罪的行为人虽然没有亲手实行犯罪,但其先前参加共谋的行为使其不能摆脱与后面实行行为的关系,更不能摆脱与最终危害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在共谋而未实行的情况下,共谋而未实行者主观上具有共同犯罪故意,客观上存在的共谋行为而完全可以成为共同犯罪中的共犯,即使共谋而未实行者是自动放弃实施后来的实行行为,他也仍然是该共同犯罪的成员。只是由于他没有参加实行行为,其刑事责任相对于既参加了共谋又实行了犯罪的行为人要轻,因此在量刑时应当加以考虑但决不能认为共谋而未实行者只应对预备行为负刑事责任。共同犯罪行为不仅仅指共同实行行为,而且包括共同预备行为。参与共谋即为共同预备行为,即使数人共谋犯罪而均未实行,亦可成立共同犯罪,更何况数人中一部分人实施了犯罪实行行为。②因此,共谋而未参与实行犯罪的,行为人仍具有共同犯罪行为,因而仍构成共同犯罪。

  (二)共同行为必须是基于共同故意范围之内的行为

  确定一个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必须确认其同时具备犯罪的主客观方面,而且主客观方面的范围要相统一、相一致。在司法实践中常会遇到实行过限的问题。所谓实行过限,是指数人在共同实施符合刑法分则规定的构成要件行为时,其中的某个人所实施的行为超过了他们事先计划实施行为的范围。例如:甲乙丙3人商量好于某夜入室抢劫。入夜后3人如约而至,共同破门入室抢劫。入室后发现只有女主人一人在家,丙在控制女主人的过程中,见色起意,将女主人强奸。甲乙对丙所实施的强奸行为一无所知。在此案中,丙所实施的强奸行为便属于典型的实行过限。实行过限的行为人对自己的过限行为单独承担责任,其他行为人不对此承担责任,这是无庸置疑的。但在处理共同实行犯中有人实行过限的问题时,应当注意以下两种情形:

  第一、共同实行犯中有人实行过限,其他共同实行犯知情而没有采取任何进一步行动,这种情况该如何认定?例如:在前一案件中,如果丙在对女主人实施强奸时,甲和乙均看到了,但两人都没有参与强奸犯罪,也没有采取措施制止丙的犯罪行为。在这种情况下,笔者认为只能对丙一人抢劫罪、强奸罪数罪并罚,对甲和乙则只能以抢劫罪一罪追究其刑事责任。理由是,虽然甲和乙都看到了丙在强奸女主人,但强奸犯罪不在他们的共同犯罪故意范围之内,因此,甲和乙主观上没有强奸犯罪的故意,客观上没有实施强奸犯罪行为,而且,他们也不负有阻止丙强奸女主人的法定义务,因而也不可能构成不作为犯罪。完全不具备构成强奸犯罪的要件,没有理由以强奸罪追究他们的刑事责任。

  第二,共同实行犯在实施犯罪过程中均实施了超出原定共同犯罪故意的行为。例如,在前面所举的案例中,甲和乙见到丙强奸女主人后,顿时都产生了强奸的犯意,于是先后将女主人强奸。对这种情形,应当如何处理呢?笔者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是在同一地点,几乎同一时间实施的犯罪,但由于都是单独实施犯罪,相互之间不存在共同犯罪的意思联络,即不存在不但知道自己在实施危害行为,而且知道是在与他人协力共同实施危害行为的情形,因而不构成共同犯罪,应当按单独犯罪对各个行为人进行处罚。

  二、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

  (一)主体要件

  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二人以上,具体来讲,可以分为下列三种情形:

  1.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构成的共同犯罪。这种自然人共同犯罪,要求各犯罪人都必须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2.两个以上的单位构成的共同犯罪,即刑法理论中所谓的单位共同犯罪。

  3.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与单位构成的共同犯罪,这在刑法理论中通常谓之自然人与单位共同犯罪。

  (二)客观要件

  共同犯罪的客观要件,是指各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所谓共同犯罪行为,是指各犯罪人为追求同一危害社会结果,完成同一犯罪而实施的相互关系、彼此配合的犯罪行为。在发生危害结果时,其行为均与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这种共同行为就其表现形式而言,可以分为三种情形:

  1.共同作为、共同不作为、作为与不作为的结合。共同作为,即各共同犯罪人均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而构成共同犯罪,比如甲、乙二人共同将丙杀死,共同不作为,即各共同犯罪人均未履行应当履行的义务而构成的共同犯罪,比如儿子、儿媳共同遗弃年迈无独立生活能力的父母。作为与不作为的结合,即共同犯罪人中有人系作为行为,有人系不作为行为,例如:铁道养护工甲与乙事先合谋破坏铁路设施,在乙实施破坏作为时,甲佯装熟睡,不履行其职责。

  2.共同直接实施犯罪。在这种场合中,共同犯罪人没有分工,均直接实施犯罪的实行行为。

  3.存在分工的共同犯罪行为。具体表现为有组织行为、教唆行为、实行行为和帮助行为。在这种场合中,各人的行为形成有机的整体。

  (三)主观要件

  共同犯罪的主观要件,是指各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所谓共同的犯罪故意,是指各共同犯罪人通过意思联络,认识到他们的共同犯罪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决意参加共同犯罪,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其特征是:

  1、共同的认识因素,包括三个方面的要素:一是认识到不是自己一个人单独实施犯罪,而是与他人互相配合共同实施犯罪,二是不仅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产生某种危害结果,而且也认识到其他共同犯罪人的行为也会引起某种危害结果;三是各共同犯罪人都预见到共同犯罪行为与共同犯罪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2、共同的意志因素。其中,共同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是共同直接故意;共同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是共同间接故意,在个别情况下也可能表现为有的基于希望,有的则是放任。

  三、共同犯罪主、从犯的认定

  1、 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刑法》第二十六条)

  2、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刑法》第二十七条)

  3、起主要作用,是指在共同犯罪中直接实施犯罪行为,而且其行为是犯罪结果发生的主要原因,或是事前拉拢、勾结他人,提起犯意,出谋划策的教唆犯。起次要作用或辅助作用,是指:(1)虽直接实施犯罪行为,但对整个犯罪的预谋、实施和完成,所起的作用不大;(2)只为共同犯罪的实施创造便利条件、提供帮助。如提供犯罪工具、指示犯罪目标、排除犯罪障碍、看风、转移赃物等。

  4、 应当根据各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区分主、从犯。若他们的地位和作用一致或相当,则均认定为主犯。

  5、 在共同犯罪中,数名被告人互相推卸罪责,其它证据又不能确定他们之间地位和作用大小的,应认定他们在共同犯罪中起同等作用,不分主、从犯。

  6、 同案人在逃,从现有证据证实已抓获的被告人确实在整个犯罪过程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如看风、转移赃物等)的,应认定为从犯。

  同案人在逃,抓获的被告人供称只参与看风、转移赃物等次要或辅助作用,又没有证据证明其直接实施犯罪行为的,不宜认定主、从犯,但量刑时酌情从轻处罚。

  7、 刑法分则对主犯另设处罚规定的,应依照刑法分则条文处罚。不应重复刑法总则关于主犯的规定。

  以上就是知芒网小编的资料整理。我相信大家通过阅读以后,可以更加清楚了解共同犯罪的共同行为有哪些具体行为这个法律问题。行为要件是犯罪过程中最主要的因素,没有行为可以说就没有犯罪,所以掌握其行为方面的法律知识就显得特别重要了。如果大家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咨询知芒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消息提醒:福州的白女士添加了微信

律师在线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咨询
微信号:18365284851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普法网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aw.chuangxiangniao.com/p/385557.html

(0)
上一篇 2025年2月10日 21:40:33
下一篇 2025年2月10日 21:40:52

相关推荐

  • 个人所得税新规细则是什么(关于个人所得税的最新政策)

    人与人之间在打交道的过程中,有时会因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双方发生矛盾和冲突,这时双方之间便容易引发口角上的争端,甚至会升级为摩擦争斗,酿成更为严重的后果。冲突之中受伤在所难免,而在很多案例中,伤者的伤情最终被判定为轻伤,那么判定标准中,轻伤分几级,哪一级最严重? 【案例回顾】 2021年12月3日21时许,姚某、杨某等人受邀来到朋友家中做客,期间为了招待他们便…

    刑事辩护 2025年6月28日
    400
  • 刑事拘留意味着判刑吗能减刑吗(刑事拘留最轻后果)

    刑事拘留后,会被判刑吗?这是很多当事人、家属常有的疑问。但是,这并非是一个可以简单地用“会”或者“不会”回答的问题。 刑事拘留,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适用于被刑事立案的当事人。当事人被刑事拘留,可以肯定的是当事人已经被刑事立案,被怀疑有犯罪行为,国家已经启动对其的刑事追诉程序。 当事人被判刑的前提是有确实、充分的证据证明其有犯罪事实,并且根据法律应该判处刑罚。…

    刑事辩护 2025年6月28日
    500
  • 聚众斗殴和寻衅滋事的区别(2022年寻衅滋事新规定)

    聚众斗殴罪和寻衅滋事罪,是在刑事实务中两个常见的罪名,均规定于刑法分则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一章中,其犯罪客体也是社会公共秩序。两个罪名在行为模式方面也高度相似,如都可能存在殴打他人、损坏公私财物的行为。行为上的雷同,导致两罪名在司法实践中常常难以准确区分,尤其在多个行为交织时,难以准确的加以认定。 两者的区别 从刑法条文的规定来看,寻衅滋事罪,是指肆意挑衅,随…

    刑事辩护 2025年6月28日
    300
  • 什么是缓刑一年(判缓刑前的征兆)

    缓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缓刑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网友询问: 什么是缓刑,缓刑还用坐牢吗? 福建天岩律师事务所曹仕发律师解答: 缓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

    刑事辩护 2025年6月28日
    400
  • 醉酒驾车撞死人判几年徒刑(交通肇事罪量刑标准)

    酒驾撞死人判多久,要根据犯罪情节轻重而论,但是撞死人需要承担的刑事处罚和行政处罚是逃不掉的。酒驾是非常严重且违法的行为,但是总有一些人抱着侥幸心理明知故犯,结果出了事故后又后悔莫及。 酒驾撞死人怎么判刑?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

    刑事辩护 2025年6月28日
    600
  • 被留置后的最轻处理程序(2022年留置新规定)

    留置作为一项监察调查措施,是由监察法规定的,留置区别于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拘留、逮捕等强制措施,也不同于以前纪委的双规调查措施,公职人员被留置后,可能会面临哪些处理结果,我们看看相关的法律规定: 一是可能会移送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留置作为一种保障调查工作的监察措施,适用的对像是涉嫌贪污贿赂及失职渎职的人员,这里既包括公职人员,也包括向公职人员行贿的人。从留置的适用…

    刑事辩护 2025年6月28日
    700
  • 刑拘取保候审条件最新规定(2022年取保候审的政策)

    很多人可能都听过取保候审,只要可以不用关押在看守所内,法律对于取保候审是有严格的规定,必须满足条件才能获得取保候审。那么申请取保候审应符合哪些条件? NO.1 什么是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是指司法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担保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其不逃避或妨碍侦查,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它通常对犯罪较轻,不需要拘留、逮捕,但需要对其行动自…

    刑事辩护 2025年6月28日
    500
  • 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的区别在于哪里(敲诈勒索罪立案标准)

    导读: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都属于侵犯财产犯罪,二者在客观方面都可以以威胁的方式进行,两罪的主观方面、犯罪对象等也具有一定的相同点,但两者之间却有本质的区别。本期法信小编主要从法律、案例、观点三个方面对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的界限进行解读,希望能为读者理解上述问题提供帮助。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修订) 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

    刑事辩护 2025年6月28日
    400
  • 故意伤人轻伤罪怎么判决(故意伤害罪轻伤标准)

    如果行为人故意伤害他人,并且导致轻伤以上伤情的,那么行为人就有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被侵害人不仅可以提起刑事诉讼,也可以要求行为人对自己的伤害进行民事赔偿。 网友咨询: 故意伤害罪致人3处轻伤,民事部分还没解决,前还有因故意伤害在派出所调解结案,这样的情况根据情节要判多长时间? 陕西睿群律师事务所王涓律师解答: 轻伤一级,属于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故意伤…

    刑事辩护 2025年6月28日
    500
  •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及量刑依据(诈骗罪定罪的标准)

    近年来网络诈骗案件数量的不断上升,让诈骗罪这个罪名逐渐走入了人们的视线。有数据显示,近四成的网络犯罪案件涉及诈骗,其中包括了著名的杀猪盘、贷款诈骗、刷单诈骗等等。那么法律对于诈骗案的定义是如何规定的呢?下面一起来看看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在法律规定中,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其构成的…

    刑事辩护 2025年6月28日
    400
  • 取保程序走完要几天出结果(办理取保的流程及时间)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 在人民法院二审期间,犯罪嫌疑人羁押期已超过一审法院所判处的有期徒刑的,也适用取保候审。 犯罪嫌疑人、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也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赋予了辩护人在刑事案件的三个阶段(也即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审判阶段)。 都可以以辩护人的名义提起取保候审的申请,…

    刑事辩护 2025年6月28日
    300
  • 寻衅滋事多久能判下来(刑法关于寻衅滋事打人新规定)

    “寻衅滋事罪,”,是如何定义的?它是指在公共场所无事生非、起哄闹事、殴打伤害无辜、肆意挑衅、横行霸道、毁坏财物、破坏公共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说到寻衅滋事,大家想到的是什么? 寻衅滋事,它不仅仅是打一架这样的事情,它可大可小,情节轻微的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甚至要坐牢。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寻衅滋事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纠集他人三次以上实施寻衅滋…

    刑事辩护 2025年6月28日
    300
  • 故意伤害罪量刑标准轻伤二级怎么判(轻伤鉴定标准及量刑)

    在前端时间唐山发生的一起打人事件中,警方通告称,受伤女子的伤情鉴定结果分别为轻伤二级和轻微伤。那么故意伤害罪轻伤二级一般判多少年呢? 结果放在最前面,故意伤害罪轻伤二级一般判三年以下,伤害结果不严重或其他情况的可能判处拘役刑或管制刑。 相关法律规定 故意伤害轻伤二级能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罪: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

    刑事辩护 2025年6月28日
    400
  • 公司委托书怎么写范文(个人最简单委托书模版)

    公司委托个人收款委托书范本篇一 致:____________有限公司 我单位因业务需要,现委托下述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自然人:________(姓名)身份证号:____________,开户银行:______________,账号:________【更多文书范文请关注我的头条号主页】 由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起作为我单位合法委托代理人,该委托代理…

    刑事辩护 2025年6月28日
    600
  • 交通肇事罪量刑标准司法解释全文(交通肇事罪成立要件)

    为依法惩处交通肇事犯罪活动,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现将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从事交通运输人员或者非交通运输人员,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在分清事故责任的基础上,对于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二条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

    刑事辩护 2025年6月28日
    4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