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对策

律来帮
商家名称:
律来帮
商家认证:
VIP会员
手机号码:
18365284851
添加微信:
18365284851
温馨提示:
请说在创想鸟看到,优惠更多

论文摘要

本文通过社会心理学理论,从“挫折 ——侵犯”、“学习 ——摹仿”视角深入分析了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并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  社会心理学  青少年犯罪   预防措施

青少年犯罪研究可以说是一个古老的课题,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就出现了犯罪现象,由于犯罪是侵犯社会的行为,这就迫使人们不得不去探求犯罪产生的原因和防止犯罪的对策。本文结合当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变型时期的特点,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探讨有关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其对策。

一、关于青少年犯罪原因的理论

关于犯罪原因的探索有种种假说,如:C龙脖罗梭为代表的犯罪人类学说认为,犯罪是与生俱来的身体构造方面的特征(如头盖骨异常,前额扁平,颧骨特别突出等),必须会走上犯罪道路,(本身没有实际科学价值,但对犯罪者进行研究的方向却被继承了下来,形成了二十世纪以来以伦兹.克雷奇默尔为代表的犯罪)该学说还认为犯罪是行为人实施犯罪前所形成的性格,对外部刺激的反应,而性格的形成则是个人素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关于犯罪学研究的第三种学说是犯罪心理学说,其代表人物是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S弗洛伊德,他认为人的个性或人格是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形成的。“本我”是与生倶来的,是潜意识的结构部分,由先天的本能、基本欲望所组成,是同肉体紧密联系。“自我”处在本我和超我之间,它和本我不同,是根据外部世界的需要来活动的,“超我”就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它倾向于抑制本能活动,本能和欲望强烈地冲动着,希望能很快地得到满足,急切地寻求出路,而唯一的出路,就是通过自我,可以认为,当“自我”要求获得本能的满足,而又不能按照“超我”所要求的,能为人们所接受的方式实现时,一任“自我”自由发泄,自然易于构成满足已欲而侵他人的犯罪行为。从这种理论推论,为了消除犯罪,必须建立人人平等的社会,一任自我自由发展,建立刑罚只能助长犯罪,其局限性显而易见。

以上是犯罪学研究过程中形成的不同学说。这些学说,在它们的创始人之后,都有很大发展。对犯罪问题,多种学科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理论和方法进行共同研究,这无疑会促进犯罪研究的深入发展,是一种很好的现象,但是尽管如此,由于犯罪问题是一种相当复杂的社会现象和心理作用,是涉及到生活领域、经济领域或管理领域的“症候群”,对犯罪原因的探索是一项很复杂的任务,也是一个浩繁的课体。

社会心理学关于犯罪原因的理论在借鉴以上学说的基础上,指其原因主要以下几种:

(一)挫折——侵犯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当个人动机行为受到挫折时,攻击与侵犯就成为一种原始而普遍的反应。在弗洛伊德的早期著作中,认为人类的基本欲望是寻求快乐与逃避痛苦。当这种趋乐避苦的欲望被阻碍时,心理上就产生挫折感,而产生一种攻击行为,轻者如嘲笑、讽刺、斥责、重者则打斗、毁伤或者杀害使其受到挫折对象;有时侵犯攻击的反应是内在行为——用幻想、投射或退缩等自我攻击的方式来代替,该理论的核心就是人的不良心理是导致犯罪发生的重要原因。

犯罪的道路。

其三、目前我国的家庭多为独生子女,当一个孩子出生之后,就自然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很多家庭对孩子都是娇生惯养,直至过份溺爱,在孩子从婴儿、儿童少年、青年的成长过程中,他们过的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长辈们都是尽一切能力满足孩子的要求。因此,在他们的世界观逐渐形成的过程中,就几乎没有经历过失败、挫折,更很少经历考验、磨练,当遇到父母离异情况时,学习成绩下降,同学、同事之间不能和睦相处,对于矛盾不想办法解决,而是把自己的委屈、悲愤发泄在社会、他人身上,用报复社会,报复他人,去满足自身的欲望和要求,如某地某中学学生张某(男,14岁),在下晚自习回家的途中,被一持刀歹徒刺中颈部动脉,当场死亡。如此年青的少年,便身遭不测。一时间群情激愤,广大群众纷纷要求早日破案,严惩凶手。经过公安机关艰苦奋战,终使案情大白于天下,结果却大大出乎人们的预料,此案主谋竟是张某的同班同学,年仅13岁的刘某。俩人因谈女朋友发生矛盾,刘某承受不起这样的“挫折”,于是就决定采用犯罪手段,清除自已谈女朋友道路上的障碍,在经过一番策划之后,他与另一个同班同学未某(男,14岁),以30元的雇用价格雇用了无业青年周某(男,17岁),将张某杀害。从这上龄小,作案手段残忍的案件中,我们不难理解青少年犯罪的心里因外界因素,不同因素地受到异化和扭曲。

二、对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具体分析

从天真无邪的儿童,到初涉世事的少年、青年,他们的人格、思想、世界观、方法论都存在有级大的可塑性。后天的教育对一个人的人生塑造、人生理想、信念的选择都 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当一个人的个别行为得到奖励,这个人就很有可能重复这一行为。当遭到处罚时,他就不可能去重复了。设想一个父亲热衷于鼓励他的儿子在游戏中表现。对侵犯的目标猛烈打击,赞扬儿子粗鲁猛烈的行为,这种训练对于促进儿童在与其他人交往过程中,对他人的的影响就是特别大的。相反,就象一个儿童学习不随地吐痰样,他也可以学习不侵犯行为。当他因为打了弟弟一拳,或因为向隔壁的女孩扔石子,或咬了妈妈而遭到惩罚后,他就学着不做这些事情了,当受到挫折,但因控制了自已,未发生侵犯行为而得到报答之后,他同样就学习了它。美国心理学家瓦尔特期为探索在注入情境中奖励侵犯对儿童以后的侵犯行为的影响,做了一系列的实验。其中一个比较简单的实验,是让一些儿童拳击玩具“宝宝”,只有他们重拳重击宝宝时才加以奖励。对另一些儿童只有在他们轻轻拳击时就加以奖励,而后测量他们在相互接触游戏中所表现的侵犯行为。结果发现在这新的相互的情境中,那些由于重击而受奖的儿童要比那些轻击而受奖的儿童更富有侵犯性。

我们不能说模仿学习是青少年犯罪的唯一原因,但从青少年世界观方法论还没有形成,还存在动摇不定时期,其受外界的影响,模仿外界的作法,会对其处的态度、原则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与世界接轨,国门洞开。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民主的气氛日益增强,包括文化领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日趋形成。我们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和先进的思维方式的同时,糟粕的东西也随之而来。表现在文化领域,电影、电视中的暴力、色情镜头屡见不鲜。一些青少年无形中被这些东西所感染,当成欺凌弱者的“拳头”品,或者模仿电影、电视里的人物,在现实中去“实践”。我认识一个人,上学期间,为满足生活上的需求,在课余时间到一个饭店去打工,这个青年人很有才华,在学校还是文体部长,能就会道。但就在他工作期间,饭店夜12点之后经常播放带有暴力性质的录像,在该饭店打工,他就有了观看此类录像的先决条件,久而久之他就被录像中的人物的“壮举”所感染,于是也说产生了模仿的念头。他常事先躲在学校女厕所内,等女同学到厕所方便时,他就趁机实施强奸。在一次类似的恶作剧中,他被女同学在反抗时咬伤了手背,血滴在了女同学的衣服上,但他却趁机逃之夭夭。在逃走后,他为自已的机智而感到非常自豪。不久之后,他又同样的手段实施同样的犯罪,在女同学喊人后,许多同学闻声去抓,而这个同学不但没有远离现场,而是到自己的宿舍换了一件衣服,到现场围观。在当场被认出后,经检验其血型与第一作案时留在被侵害的女同学衣服上的血型一致,该案才得告破。在讯问该同学时,他交待其犯罪动机时说,就是在寻找一种模仿的刺激。

对青少年来说,对影视中人物的模仿是引起犯罪的一个原因,对现实生活的模仿也是一个原因,我们都知道作为一社会的人,成年人需要社会交往,青少年同样需要社会交往。交往是人们相互通过语言或其他手段实现的全部心理活动的交流。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要与他人与社会交往,不同年龄的人交往的对象和方法有不有的特点。不良的交往是导致犯罪,特别是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因素之一。交往是通过大众模仿、暗示和受暗示的行为来实现的,对一个人的社会态度、价值观念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目前,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的转轨变型期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农村与城市的经济差距拉大,许多地方的青少年因经济或其他原因过早地被推向了社会。为追求优厚的物质享受,从农村流向城市,在城市灯红酒绿的诱惑中,又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于是一些居心叵测的人就利用了这一部分人的无知、幼稚、诱使。组织他们实施犯罪,这是青少年团伙犯罪。

除此之外,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的滞后,青少年文化素质低、法制观念不强也是导致青少年犯罪增多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在,我国的学校多是应试教育为主,衡量学生的好坏只是看学生的学习成绩、考试分数,而忽视学生的道德教育、法制观念教育、做人的教育。于是正在转型期的青少年没有被引导怎样做一个守法公民,而是放任自流,一旦有外界不健康的外因诱导他们就极容易犯罪。

三、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振兴的希望,如何减少和预防青少年犯罪不仅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同时也是中华民族能否站立于世界之林的需要。因此,预防青少年犯罪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迫切的课体。根据以上分析的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减少和预防犯罪,本人认为,至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加强道德教育,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使他们真正明白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使他们能够正确对待社会,正确对待人生,莫把金钱当成至宝,莫把享受当成追求。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共同携手,积极引导,让青少年牢固树立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观,养成以奉献为荣,以索取为耻的传统美德。其次,加强法制教育,让青少年学法、懂法、守法。在全社会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法制宣传教育网络。让青少年真正懂得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犯罪后所产生的严重后果。为此,各级司法、教育、宣传部门应加大法制宣传,使法制观念深入人心。第三,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家庭是青少年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第一位老师,从这个意义上说,家庭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第一道堤坝,正如前文分析青少年犯罪原因时所谈到的,青少年越是年龄小辨别是非的能力就越差,辨别是非的能力就越易于模枋,这时更需要家庭对孩子的正确引导与培养。学校是青少年启蒙教育的的地方,因此学校在教书的同时,更应该教给学生怎样做人。社会预防则是要求全社会公众的共同参与。家庭、学校、社会三道防线有机结合,构成一个完整的预防的防控体系。第四,进一步净化社会风气,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青少年可塑生,模仿能力强,一些不健康的东西的诱惑力往往很大,常言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学好不容易,学坏却非常简单,所以,对属于青少年违法犯罪重大诱因之一的“黄赌毒”现象要尽能力加以围剿。文化部门应该加强文化市场管理,严禁不良书刊,杂志的发展传播,根除那些毒害青少年不健康的文化垃圾。

总之,青少年犯罪逐年呈上升趋势,年龄逐渐低龄化,犯罪的突出性在重大案件上,性质恶劣,团伙化,这些都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这对于我国这个占全国人口三分之一的青少年的国家,需要我们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综合运用政治、经济、文化、法律教育等手段,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这一宏大的工程,深入、持久、广泛开展下去去,这是民族振兴、国家兴亡、人民安宁幸福的大计。

参考文献

(1)多拉德,杜波等的《挫折与侵略》

(2)S费洛依德的《梦的解析》

(3)伦兹的《犯罪生物学论》

(4)EH萨瑟兰《犯罪学原理》

(5)龙勃罗梭的《犯罪人论》

(6)《当代警学》99年第3期

(7)《社会心理学教程》(兰州大学出版社)

消息提醒:福州的白女士添加了微信

律师在线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咨询
微信号:18365284851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普法网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aw.chuangxiangniao.com/p/378090.html

(0)
上一篇 2025年2月10日 19:26:07
下一篇 2025年2月10日 19:26:35

相关推荐

  •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案例(团伙销售伪劣产品罪量刑标准)

    犯罪嫌疑人赵某、阳某等多人为牟取非法利益,结伙生产、销售假冒某品牌话梅。日前,奉贤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其提起公诉。 2020年11月,合伙开网店的赵某、阳某等人认为自产自销利润大,于是便租借工厂、购买设备,生产假冒的某品牌话梅。他们先购买了梅胚、甘草、糖等原料,再从犯罪嫌疑人易某处采购生产假话梅所需的盒子、防伪贴、外包装等材料,而后封装、装盒、封膜,再贴上防伪…

    刑事辩护 2025年7月3日
    800
  • 婚姻法司法解释一二三四全文内容(民法典婚姻法离婚新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2001年12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02次会议通过 2001年12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告公布 自2001年12月27日起施行 法释[2001]30号) 为了正确审理婚姻家庭纠纷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以下简称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规定,对人…

    刑事辩护 2025年7月3日
    300
  • 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是什么(简述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

    刑法的机能是保护法益和保障人权,而刑法要发挥保障人权的机能,就必须坚持一个重要的原则,即罪刑法定原则。   一、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来源   罪刑法定原则是刑法的铁则,它的经典表述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这一原则不仅是刑法原则,也是宪法原则。那么,为什么要把罪刑法定原则作为刑法的铁则呢?这背后的根源其实是民主主义和尊重人权的思想。   第…

    刑事辩护 2025年7月3日
    500
  • 最新刑事诉讼法解释(关于刑事案件申诉期限的规定)

     第一编总则   第一编 总 则   第一章任务和基本原则   第一章 任务和基本原则   第一条 为了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秩序,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觉遵…

    刑事辩护 2025年7月3日
    500
  • 刑罚的种类具体有哪些(犯罪的含义及特征)

    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以及死刑。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第三十三条规定,主刑的种类如下: (一)管制; (二)拘役; (三)有期徒刑; (四)无期徒刑; (五)死刑。 第三十四条规定,附加刑的种类如下: (一)罚金; (二)剥夺政治权利; (…

    刑事辩护 2025年7月3日
    500
  • 袭警罪一般怎么处理(2022年袭警罪量刑标准)

    袭警罪 袭警罪是指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行为。 一、 袭警罪的认定 (一) 《刑法》规定 三十一、将刑法第ニ百七十七条第五款修改为:“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把握本罪与非罪的界限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

    刑事辩护 2025年7月3日
    300
  • 售房协议书的格式怎么写(最新房屋买卖简易协议模版)

    卖房合同  甲方(出卖人):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买受人):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就下列房地产买卖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房屋的基本情况   甲方房屋(以下简称该房屋)坐落于______;位于第______层,共______(套/间),房屋结构为…

    刑事辩护 2025年7月3日
    400
  • 国家放开二胎政策是哪一年(关于放开二胎政策的法律规定)

    有这么一个人口专家,说要是全面放开二胎,我国一年将出生4995万人。这个专家叫翟振武,是中国人民大学的教授,专门研究人口问题的。他在2014年3月发表了一篇论文,说要是全面放开二胎,一年将会出生4995万人,论文用2005年1%的人口抽样数据,推算出独生子女的数量,以及他们的生育意愿,预测要是在2012年,全面放开二胎的话,她们会在四年内完成,二个孩子的生育…

    刑事辩护 2025年7月3日
    400
  •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量刑标准(刑法关于故意损坏财物罪)

    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数额认定标准 在财产犯罪的案件中,犯罪的数额往往集中体现了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故意毁坏财物罪】法条中的“数额较大”是区分罪与非罪的要件;“数额巨大”是区分重罪与轻罪的要件,从这个意思上说,两者都属于定罪意义上的要件。因此,行为人故意毁坏的财物价值达不到法律规定的“数额较大”的标准就不构成犯罪,而是一般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应按《治安管理处罚法》…

    刑事辩护 2025年7月3日
    800
  • 酒驾肇事致人死亡判多少年(交通肇事致死最高量刑)

    酒驾撞死人判多久,要根据犯罪情节轻重而论,但是撞死人需要承担的刑事处罚和行政处罚是逃不掉的。酒驾是非常严重且违法的行为,但是总有一些人抱着侥幸心理明知故犯,结果出了事故后又后悔莫及。 酒驾撞死人怎么判刑?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

    刑事辩护 2025年7月3日
    400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属于什么犯罪类型(非吸罪量刑标准)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案件,目前属于刑事犯罪领域最“炙手可热”的罪名之一,加之《刑法修正案(十一)》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持续关注,打击、警示意图明显。本罪表现形式多样,从传统的民间借贷、合作投资演变为融入“互联网+”的创新金融形式,涉及募集资金行为的各类模式都有可能会触碰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法律红线,本罪在司法实…

    刑事辩护 2025年7月3日
    700
  • 不予认定玩忽职守罪的条件(最新玩忽职守罪司法解释)

    玩忽职守罪(刑法第397条第1款),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地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一、 玩忽职守罪的认定 (一) 《刑法》规定 第三百九十七条 【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

    刑事辩护 2025年7月3日
    400
  • 经侦对高利贷立案标准的规定(非法放贷量刑标准)

    高利贷,恶意催收令人深恶痛绝。很多人还是和高利贷扯上了关系。一旦扯上关系就欲罢不能,很难轻易地摆脱。有人说,愿赌服输,谁让你明知道借款利息高,还非要借呢?难不成让那些面临生存危机的人去犯罪?负责任的做法是消除高利贷生存空间,而不是责怪陷入困境的人为什么要去借高利贷。为什么不创造更多条件,让普通人能够轻松地获取低利息借款呢? 从许多借高利贷后还款的情况来看,如…

    刑事辩护 2025年7月3日
    600
  • 刑事谅解书及赔偿协议书(赔偿和解协议书范本)

    司法实践中,被害人经常以受到欺诈、非本人自愿而撤销刑事谅解,从而导致被告人处于被动地位。因此,书写一份规范的刑事谅解书是极其重要的。 刑事谅解书的内容须围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如何真诚悔罪、如何积极赔偿被害人,被害人又是如何发自内心地予以谅解,尽量避免出现“自愿进行谅解”这样简单的语句。同时谅解书应附上已进行民事赔偿有关证据材料,这样即使被害人日后反悔法院…

    刑事辩护 2025年7月3日
    600
  • 敲诈勒索金额标准是多少(敲诈勒索罪认定的4个要件)

    你勒索我?我不怕!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要挟的方法,强行索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强行索取的行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对该罪名作如下规定: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

    刑事辩护 2025年7月3日
    5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