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能享有著作权吗?

律来帮
商家名称:
律来帮
商家认证:
VIP会员
手机号码:
18365284851
添加微信:
18365284851
温馨提示:
请说在创想鸟看到,优惠更多

  一、猴子能享有著作权吗?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一名马来西亚男子不小心将手机丢失,重新找回手机后,他惊讶地发现手机里多了几张猴子的自拍。

  据这名20岁的马来西亚男子说,他在自家屋后的丛林里找回了这部丢失的手机,一天后他在手机里发现了猴子的自拍照片和视频。他原以为手机是在自己睡觉的时候被偷的,目前仍然不清楚手机到底是如何失踪的。”没有抢劫的迹象,我唯一想到的可能是某种巫术。”他在社交媒体”推特”上发布了这些视频和照片,并引来很多网友的点赞和转发。他哥哥认为是这只猴子从卧室开着的窗户中进入房子的。

  事实上这样的事情并非第一次发生了。2011年,在印度尼西亚有一只猴子拿走了游客斯莱特的手机开始自拍。

  斯莱特认为,他拥有这张被人们广泛分享宣传的图片版权,但善待动物组织(PETA)表示,这只动物应该为此收到相应的报酬,毕竟是它动手按下了快门键。

  最后,经美国一家法院裁定,版权保护法不能适用于这只猴子,他们驳回了善待动物组织的诉讼。不过斯莱特同意今后将从该形象获利的25%的收入捐给印尼保护猕猴的慈善机构。

  二、侵权行为如何认定呢?

  侵权行为的认定:

  (1)行为的违法性。

  (2)损害事实。既包括对财产权利的损害,也包括对非财产权利的损害。对财产的损害可分为直接损害和间接损害,直接损害是指现有财产的减少,间接损害是指可得利益的减。

  (3)因果关系。即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客观联系。

  (4)行为人具有主观过错。过错分为故意和过失。

  【法律依据】

  《侵权责任法》第六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根据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行为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侵权责任法》将于2020年12月31日失效)。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三、版权侵权的处罚方式是什么呢?

  根据法律规定,侵犯版权的处罚方式包括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同时损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并可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还可以没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 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

  (二)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的;

  (三)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

  (四)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

  (五)剽窃他人作品的;

  (六)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展览、摄制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编、翻译、注释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七)使用他人作品,应当支付报酬而未支付的;

  (八)未经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录音录像制品的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出租其作品或者录音录像制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九)未经出版者许可,使用其出版的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的;

  (十)未经表演者许可,从现场直播或者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或者录制其表演的;

  (十一)其他侵犯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的行为。

  《著作权法》第四十八条 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同时损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并可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还可以没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

  (三)未经表演者许可,复制、发行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或者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四)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五)未经许可,播放或者复制广播、电视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六)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故意避开或者破坏权利人为其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采取的保护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技术措施的,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七)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故意删除或者改变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的权利管理电子信息的,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八)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作品的。

  以上就是由知芒网小编为您整理的猴子能享有著作权吗的相关内容。我们可以了解经美国一家法院裁定,版权保护法不能适用于猴子,我们也知道有以上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知芒网律师。

消息提醒:福州的白女士添加了微信

律师在线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咨询
微信号:18365284851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普法网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aw.chuangxiangniao.com/p/147005.html

(0)
上一篇 2025年5月10日 06:07:10
下一篇 2025年5月10日 06:27:39

相关推荐

  • 有关域名侵权的法规有哪些?

    人民法院审理域名纠纷案件,对符合以下各项条件的,应当认定被告注册、使用域名等行为构成侵权或者不正当竞争:被告与原告的注册商标、域名等相同或近似,足以造成相关公众的误认;被告对该域名或其主要部分不享有权益,也无注册、使用该域名的正当理由;被告对该域名的注册、使用具有恶意。 信息化的时代使得网络已经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域名是计算机专业的一个术语,根据域名可以辨…

    知识产权 2025年7月12日
    600
  • 小程序域名备案是什么?

    网站能访问的条件是:合法域名 服务器 程序 数据库 备案,其它几项都弄好了,还需备案通过才行,如微信小程序里填写的域名都需要经过工信部备案才能使用,备案后24h才能够在小程序里使用,域名备案分个人还有企业。 一、小程序域名备案相关知识 网站能访问的条件是:合法域名 服务器 程序 数据库 备案,其它几项都弄好了,还需备案通过才行,如微信小程序里填写的域名都需要…

    知识产权 2025年7月12日
    700
  • 未备案域名跳转备案域名是否可行?

    没有备案的域名跳转,虽然不会受到影响,但在我国,域名不备案的网站都属于非法经营。域名备案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在网上从事非法的网站经营活动,打击不良互联网信息的传播,如果网站不备案的话,很有可能被查处以后关停。 很多人问小编,自己的域名没有去备案,备案手续过于繁杂,所以想绕过备案,把自己未备案域名跳转到备案域名,这样的方式是否可行?跳转之后域名是否可用?为此,小…

    知识产权 2025年7月12日
    800
  • 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的规定是什么?

    我国法律保护网络虚拟财产,法律法规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对于我国的公民的财产权益的范围来说,此时不仅仅是包括有形财产,比如说房屋等不动产,还包括无形财产,比如说债权、知识产权等权利,也是包括网络上的虚拟财产的。 一、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的规定是什么? 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虚拟财产受法律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27条 …

    知识产权 2025年7月12日
    500
  • 网络诈骗案立案标准刑法是怎么规定的

    《刑法》中没有规定网络诈骗的立案标准,根据最高法相关规定,犯罪嫌疑人诈骗公私财物的价值在3000元到10000元以上,公安机关应该列为刑事案件,在3000元到10000元的范围内,各地方可以结合本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确定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一、网络诈骗案立案标准刑法是怎么规定的? 网络诈骗案立案标准不是《刑法》规定的,在我国,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

    知识产权 2025年7月12日
    700
  • 网络诈骗57000判多少年

    在网络平台上诈骗57000元刑事处罚标准是3~10年不得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据《刑法》规定,法院量刑时要结合诈骗案件的详细案情确定,比如犯罪嫌疑人在判刑前全部退赃退赔的,或者犯罪嫌疑人已经取得了被害人谅解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 一、网络诈骗57000判多少年? 网络诈骗57000元属于数额巨大,一般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刑法》 第二百六十…

    知识产权 2025年7月12日
    600
  • 构成网络诈骗罪在哪立案

    在网络诈骗涉嫌刑事犯罪的情况下,可以由被害财产遭受损失地的公安机关或者被害人被诈骗时所在地的公安机关立案,我国并没有网络诈骗罪,利用网络平台实施的诈骗行为,诈骗数额在3000元到1万元以上的,公安机关就应该定为刑事案件。 一、构成网络诈骗罪在哪立案? 网络诈骗涉嫌犯罪的,立案地是被害人被侵害时所在地和被害人财产遭受损失地公安机关。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

    知识产权 2025年7月12日
    600
  • 一般网络诈骗一万多判多久

    网络诈骗1万元的刑事处罚标准通常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刑法》中规定可以并处罚金,但没有明确规定罚金的标准,因为罚金的标准也和犯罪情节相关。如果嫌疑人能全部退赃退赔,法院量刑时可以从轻处罚。 一、一般网络诈骗一万多判多久? 网络诈骗1万的刑事处罚标准一般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

    知识产权 2025年7月12日
    600
  • 根据规定网络诈骗2万怎么判刑

    网络诈骗数额在2万元的,对嫌疑人的刑事处罚标准通常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不过罚金的标准并没有明确规定,除了诈骗数额,量刑时考虑的因素比较多,比如诈骗行为造成的后果或者诈骗的对象,如果犯罪情节较轻,也有可能判处拘役或者管制。 一、根据规定网络诈骗2万怎么判刑? 网络诈骗2万的刑事处罚标准一般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刑法》 第…

    知识产权 2025年7月12日
    500
  • 福建网络诈骗多少可以立案

    福建网络诈骗达到3000元就可以进行立案追诉了,诈骗的行为只有达到立案的标准,才会涉嫌刑事犯罪,追究刑事责任,一般如果涉案的金额达到3万元到10万元之间,那么涉案的金额就属于巨大的范围以内,会加重处罚。 一、福建网络诈骗多少可以立案 3000。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

    知识产权 2025年7月12日
    700
  • 网络诈骗500元的处罚标准是什么

    网络诈骗500元的处罚标准通常都是5~10天不等治安拘留,公安机关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诈骗500元不构成刑事犯罪,公安机关可以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当事人进行治安处罚,在我国,诈骗公私财物在3000元到1万元以上的才能追究刑事责任。 一、网络诈骗500元的处罚标准是什么? 网络诈骗500元的处罚标准一般是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知识产权 2025年7月12日
    500
  • 存在公司网络诈骗判刑吗?

    公司网络诈骗达到了诈骗罪的立案标准,肯定是需要对此进行判刑的。一般按照《刑法》第266条当中的规定对此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是管制,如果诈骗的数额达到巨大的程度,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按照三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公司网络诈骗判刑吗? 公司网络诈骗构成诈骗罪的,肯定是需要对此进行判刑的。 《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

    知识产权 2025年7月12日
    500
  • 网络诈骗罪头目怎么判?

    网络诈骗罪头目将会按照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来进行处罚。这是严格的根据国家《刑法》第266条当中所规定的诈骗罪对此进行处罚。如果诈骗的数额巨大,将按照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处罚。 一、网络诈骗罪头目怎么判决? 网络诈骗罪头目将会按照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来进行处罚。 《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知识产权 2025年7月12日
    400
  • 警察对网络诈骗不立案怎么办

    报警以后公安机关对网络诈骗行为不立案的,如果控告人对不立案的决定存在争议,可以在收到不立案通知书以后的7天之内申请复议,如果复议的结果仍然是不予立案,当事人还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以后的7天之内,向上级公安机关申请复核。 一、警察对网络诈骗不立案怎么办? 警察对网络诈骗不立案的,若控告人不服,可以在收到不予立案通知书后七日以内向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申请复议。 《…

    知识产权 2025年7月12日
    500
  • 网络诈骗团伙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只要涉案金额达到3000元以上,就可以立案追诉。如果属于团伙诈骗,那么需要根据犯罪嫌疑人在团伙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充当的作用来进行分别处罚。最低的处罚是单独处以罚金。 一、网络诈骗团伙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网络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3000元。诈骗金额在三千元以上的或者发送诈骗信息五千条以上的涉嫌诈骗罪,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

    知识产权 2025年7月12日
    4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