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的主观方面是什么(罪的主观方面包括故意和过失)

律来帮
商家名称:
律来帮
商家认证:
VIP会员
手机号码:
18365284851
添加微信:
18365284851
温馨提示:
请说在创想鸟看到,优惠更多

犯罪的主观方面是什么(罪的主观方面包括故意和过失)

【刑法条文】

第三百一十二条 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证据要点】

( 一 )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

1、犯罪嫌疑人基本情况。包括:

(1)自然人犯罪嫌疑人基本情况;

(2)单位犯罪嫌疑人,单位成立的基本情况。

2、对犯罪过程的供述。包括:

(1)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的时间、地点、方法手段(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等;

(2)犯罪所得或犯罪收益所得的名称、特征(属机动车的,包括车牌号、车架号、发动机号)、数量牌号等特征;

(3)赃物的价格,所得赃款数额及赃款去向;

(4)上游犯罪嫌疑人的简要情况或体貌特征情况;

(5)窝藏、转移赃物的,赃物存放地点、使用的工具等。

3、犯罪主观方面。包括:

(1)犯罪嫌疑人主观上通过犯罪行为所希望达到的结果(谋取非法利益)。

(2)应当知道属犯罪所得而掩饰、隐瞒:

①没有正当理由,通过非法途径协助转换或者转移财物;

②没有正当理由,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收购财物;

③没有正当理由,协助转换或者转移财物,收取明显高于市场的“手续费”;

④没有正当理由,协助他人将巨额现金散存于多个银行账户或者在不同银行账户之间频繁划转;

⑤协助近亲属或者其他关系密切的人转换或者转移与其职业或者财产状况明显不符的财物的。

盗抢车辆属机动车,包括:

①在非法的机动车交易场所和销售单位购买;

②机动车证件手续不全或者明显违反规定;

③机动车发动机号或者车架号有更改痕迹,没有合法证明;

④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格购买机动车。

4、共同犯罪情况。包括犯意的提起、策划、联络、分工、实施等情况,以及每一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地位和作用。

5、对影响量刑的供述与辩解。包括犯罪嫌疑人对有罪无罪、法定从重从轻情节的供述及辩解。

( 二 )被害人陈述

1、被害人基本情况。

2、对涉案物品被犯罪侵害的陈述。包括:

(1)涉案物品被犯罪嫌疑人盗、抢等非法占有的情况;

(2)物品的名称、数量特征(系机动车的,还包括车牌号、发动机号、车架号)、购买时间、购买价值,有关购物凭证;

(3)发现涉案物品的时间、地点等。

( 三 ) 证人证言

询问有关知情人员,调查了解作案时间、地点、工具、作案过程、涉案财物特征、犯罪嫌疑人体貌特征等情况。

(四)物证、书证

1、物证。包括:

(1)作案工具及照片;

(2)涉案财物及照片;

(3)其他与案件有关的物证。

2、书证。包括:

(1)受害人购买涉案财物的票据、书面证明等;

(2)犯罪嫌疑人购赃、销赃的记账凭证;

(3)上游犯罪嫌疑人与案件有关的资金进出流水账、记账凭证等;

(4)犯罪嫌疑人系单位的,该单位的账本、银行资金进出流水账、单位资质证明材料。

(五)鉴定意见

包括:

(1)证明涉案财物价值的价格鉴定;

(2)涉案单位资金情况的司法会计鉴定等;

(3)与案件有关的物证技术鉴定等。

(六)勘查、辨认等形成的笔录

1、现场勘查笔录(赃物藏匿场所等)。包括:

(1)勘查时间、地点、现场方位、现场概貌;

(2)现场的空间、大小及建筑布局,现场物品的具体位置、种类、分布情况;

(3)提取物品的名称、数量、标记和特征,提取痕迹的名称和数量。

2、辨认笔录。包括:

(1)犯罪嫌疑人辨认笔录(对赃物的藏匿场所、上游犯罪嫌疑人、共同犯罪嫌疑人、作案工具及其他与案件有关场所、物品等的辨认);

(2)受害人、证人辨认笔录(对犯罪嫌疑人、作案工具及其他与案件有关场所、物品等的辨认)。

(七)视听资料

1、监控视听资料。包括:

(1)犯罪嫌疑人进出案发现场的监控视频;

(2)执法记录仪记录民警现场处置视频资料;

(3)其他监控视听资料。

2、相关人员通过录音录像设备拍摄的视听资料。包括现场当事人、证人用手机、相机等设备拍摄的反映案件情况的资料。

3、其他视听资料。包括勘验案发现场,搜查有关场所、提取有关物证痕迹形成的录像资料。

(八)其他证据材料

1、犯罪嫌疑人自书、投案、前科劣迹材料及户籍证明材料等。

2、抓获经过、出警经过、报案材料等。

3、单位犯罪的,单位的身份材料,包括:

(1)企业法人的营业执照、法人工商注册登记证明、法人单位性质证明、税务登记证明、单位代码等;

(2)法定代表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其它直接责任人员在单位的任职、职责、权限等证明材料。

消息提醒:福州的白女士添加了微信

律师在线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咨询
微信号:18365284851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普法网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aw.chuangxiangniao.com/p/137274.html

(0)
上一篇 2025年2月8日 16:24:23
下一篇 2025年2月8日 16:24:3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