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
-
辩护意见对未成年人不起诉的要点有哪些
问:辩护意见对未成年人不起诉的要点有哪些 律师解答: 未成年人不起诉制度,是基于起诉便宜主义对未成年人这一弱势群体在诉讼程序上的特殊保护。相比之前各地的探索,刑诉法没有将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对象限制为初犯、偶犯或共同犯罪的从犯,也没有对帮教条件作出限制。这意味着对于那些并非初次实施犯罪的未成年人、多次犯罪的未成年人以及外来流动人口中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
-
未成年人故意杀人律师要求怎么辩护
问:未成年人故意杀人律师要求怎么辩护 律师解答: 未成年人故意杀人律师辩护需要带领孩子主动自首,如实交代罪行、收集并保留有利证据、立功赎罪,争取从宽处罚。《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孩子在犯罪后,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前,主动投案如实交代自己的罪行的行为。自首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从轻量刑情节之一,直接关系到量刑是否从轻的问题。因此…
-
夫妻离异,未成年人监护人是谁
问:夫妻离异,未成年人监护人是谁 律师解答: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十六条,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包括:1、父母;2、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3、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上述三种法定监护人担任监护人的顺序,是根据监护人与被监护人之间的血缘、组织等关系的远近而确定的。《…
-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该怎样选择?
问: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该怎样选择? 律师解答: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十六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人员中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
-
那么唆使未成年人从家里偷拿财物构成何种犯罪呢
问:那么唆使未成年人从家里偷拿财物构成何种犯罪呢 律师解答: 唆使未成年人从家中偷取财物,唆使人构成盗窃罪的间接正犯。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相关法规…
-
包含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词条
什么是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宪法制定的、专门保护未满18周岁的公民的合法权益的法律,1991年通过,2006年第一次修订,2012年修正,2020年第二次修订,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什么权利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
-
离婚了房子可以给未成年人吗
问:离婚了房子可以给未成年人吗 律师解答: 夫妻离婚财产如何分割双方可以自由协商,只要夫妻双方协商一致,就可以把房子交给未成年的孩子。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妇女权益的原则判决。 相关法规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
-
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是谁?谁是单位的
问: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是谁?谁是单位的 律师解答: 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是其父母;父母丧失监护能力,被剥夺监护资格或者全部死亡的,由下列人员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3)其他个人或组织愿意担任监护人,但必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批准。 相关法规 《民法典》第二十七条,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
未成年人在犯罪时没有委托辩护人
问:未成年人在犯罪时没有委托辩护人 律师解答: 未成年人犯罪后未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保证未成年被告人得到辩护。因此,未成年人未委托辩护人的,法院应当为其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提供辩护。 相关法规 《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七条,辩护人的责任是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犯罪…
-
未成年人犯罪的简单介绍
未成年人犯罪刑法规定 我国《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1、如果该未成年人未满16周岁,则不负刑事责任。2、如果已满16周岁,则该未成年人需要承…
-
民法典多少岁独立,民法典未成年人多少岁?
民法典未成年人多少岁? 未成年人的年龄还是和原来一样十八周岁以下 《民法典》总则第二章第十七条 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第十八条 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十九条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
新未成年人保护法(新未成年保护的法)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于哪一年正式实施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于2021年正式实施。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未成年人依法平等地享有各项权利,不因本人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民族、种族、性别、户籍、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家庭状况、身心健康状况等受到歧视。 《未成年人保护法》提出的…
-
少年应该怎么遵循民法典,学校未成年人保护法?
少年应该怎么遵循民法典,学校未成年人保护法? 学校应当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不得因学生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下统称家长)的民族、种族、性别、户籍、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家庭状况、身心健康情况等歧视学生或者对学生进行区别对待。 第七条 学校应当落实安全管理职责,保护学生在校期间人身安全。学校不得组织、安排学生从事抢险救灾、参与危险性工作,不得安排学生参加商…
-
民法典关于9岁孩子消费,未成年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民法典关于9岁孩子消费,未成年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消费权利属于民事行为能力,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未成年人有自主消费的权利。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在未成年消费涉及到法律关系时,没有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需要有监护人的追认。 法律依据: 根据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
-
如何确定未成年人的法定抚养人?
问:如何确定未成年人的法定抚养人? 律师解答: 确定未成年人法定抚养人的方式如下: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法定抚养人的范围为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2、确定未成年子女的直接抚养人必须优先保护子女权益,兼顾亲属之间的合理需求和权益平衡。3、确定未成年子女的直接抚养人,应当保证对被抚养人的身心健康有益。《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八条规定,夫妻双方平等享有抚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