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效

  • 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办案规则(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办案规则是否失效)

    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办案规则第四条第(四)项如何理解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本法第二百条规定情形之一的,或者发现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提出抗诉。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

    2025年3月31日
    200
  • 民法典诉讼时效(民法典诉讼时效衔接)

    民法典诉讼时效 民法典诉讼时效是三年,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诉权或者起诉期限的,起诉期限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诉权或者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三年。 法律分析 首先,起诉期限的起算旧行政诉讼法规定是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提出,应当自知道或者应…

    2025年3月31日
    200
  • 合同法司法解释一二三四(合同法司法解释一二三四失效)

    《最高人民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司法解释(一)》?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适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1999年12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090会议通过) 为了正确审理合同纠纷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的规定,对人民法院适用合同法的有关问题作出如下解释: 一、法律适用范围 第一条 合同法实施以后成…

    2025年3月31日
    300
  • 工伤纠纷(工伤纠纷诉讼时效多长时间)

    工伤纠纷如何处理? 工伤纠纷可通过下列方式来解决:当事人之间可以进行协商;可以依法申请调解;可以提请劳动仲裁;或者可以向法院起诉。但是如果是不服工伤认定决定的纠纷,则应当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条 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第…

    2025年3月31日
    200
  • 诉讼时效案例(诉讼时效案例分析)

    诉讼时效中止,中断和延长,各举一案例,多谢!! 1、诉讼时效的中止: 你提起诉讼后,在诉讼时效将要结束的最后六个月内(只能在最后六个月之内),因为客观原因,如天灾人祸,无法进行诉讼。 案例: 甲于2010年6月1日因交通事故受伤(诉讼时效为一年),欲起诉侵权人赔偿人身损失。诉讼时效至2011年5月31日届满。5月29日当地发生水灾,全县道路被水浸,无法通行,…

    2025年3月31日
    100
  • 诉讼时效司法解释(带薪休假诉讼时效司法解释)

    诉讼时效的司法解释是什么? 诉讼时效抗辩是指当事人行使诉讼时效抗辩权的法律行为。即对已进入诉讼阶段,对对方当事人违反有关“诉讼时效”相关规定,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出“诉讼时效抗辩”,请求驳回对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 诉讼时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已于2008年8月1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50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

    2025年3月31日
    200
  • 不当得利民法典规定(不当得利民法典规定时效)

    民法典怎样判定不当得利 一、民法典中怎样认定不当得利民法典规定,在没有合法依据的情况下,取得利益,并且取得的利益他他人损失的,就会构成不当得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二条【不当得利】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 不当得利民法典规定 不当得利主要是指受有利益的一方没有合法依据获得利益,受有损害的一方没有合法依…

    2025年3月31日
    200
  • 诉讼时效案例(诉讼时效案例的总结)

    诉讼时效案例 这是96年律考的原题啊,从网上可以找到答案的。 分析方法:对于普通诉讼时效方面的案例,第一步先要确定时效期间开始计算的时间,一般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的时间”开始计算;第二步要看诉讼时效期间是否届满,如果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超过2年不行使权利的,时效期间届满,权利人丧失胜诉权。如果发生了可以中止、中断或延长的法定事…

    2025年3月31日
    300
  • 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起算点)

    人身损害赔偿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人身损害侵权行为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

    2025年3月31日
    200
  • 2021年民法典侵权责任法(2021年民法典侵权责任法诉讼时效)

    新民法典2021年新规是什么? 新民法典2021年新规有: 1、新增三大抗疫规定 监护人“失联” 民政部门兜底负责;增加紧急情况下使用公用维修资金特别程序;完善国家订货合同制度。 2、设置离婚冷静期 近些年来,我国离婚率比较高。有些人结婚很盲动,上午要结婚,下午就去离婚,结婚过于冲动,离婚也过于冲动。那么,有一个冷静期的规定,让双方有冷静下来考虑的机会,重新…

    2025年3月30日
    200
  • 民法通则诉讼时效(民法通则诉讼时效多长时间)

    民法通则对诉讼时效是如何规定的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我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民法通则诉讼时效根据我国民法总则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诉讼时效的效力为三年。如果其他法律有另外的具体规…

    2025年3月30日
    200
  • 著作权侵权诉讼时效(著作权侵权案件的诉讼时效)

    知识产权侵权诉讼时效 知识产权侵权适用诉讼时效。知识产权侵权包括专利权侵权、商标权侵权、著作权侵权,三者的诉讼时效都是权利人自知道或者应该知道侵权行为以及侵权人之日起三年。 【法律依据】 《专利法》第七十四条 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自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以及侵权人之日起计算。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至专利权授予前使用该发明未支付适…

    2025年3月30日
    200
  • 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民事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

    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 【法律分析】 诉讼时效中断是指已开始的诉讼时效因发生法定事由不再进行,并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丧失效力。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发生后,已经过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中断事由存续期间,时效不进行,中断事由终止时,重新计算时效期间。因此,当一方当事人主张债务超过诉讼时效时,另一方当事人以诉讼时效中断为由抗辩的屡见不鲜。借款到期后,债权人向债务人发送特快…

    2025年3月30日
    200
  • 债权转让的条件及法律效力(债权转让的条件及法律效力时效)

    债权转让的条件及法律效力 债权转让公告有下列法律效力:如果债权人能通过公告的方式通知到债务人的,则转让行为对债务人发生法律效力;如果债权人不能通知到债务人的,则需要采取其他的方式及时通知债务人。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五条 债权人可以将债权的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 (二)按照当事人约…

    2025年3月30日
    200
  • 知识产权侵权起诉期限是多久(专利侵权诉讼时效是多久)

    知识产权侵权起诉期限是多久 侵犯知识产权的诉讼时效为3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计算。专利权、商标权或著作权的权利人超过2年起诉的,如果该知识产权仍在保护期内,人民法院应当判决责令被告停止侵权行为;侵权损害赔偿数额应当自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诉之日起向前推算3年计算。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

    2025年3月30日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