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抚养权什么时候失效
我国法律规定,当子女年满18岁后,抚养权的法律效应通常会失效。此举源于18岁在法律层面被认定为成年,具备完整民事行为能力,可自行进行民事行为。值得注意的是,若孩子虽然超过18岁,却还在接受高中及以下学历教育,或因失去或部分失去劳动能力,导致无法正常维持生活,其父母仍然要承担支付抚养费的责任。
法律分析:18岁前属于法定监护抚养权,一旦超过18岁,就成为了独立行为人,就自动取消了抚养权了。一般情况下,父母抚养子女的义务截止到子女十八周岁。超出十八周岁,父母没有法定抚养义务,包括子女上大学期间的抚养费。
抚养权主要面向未成年人子女,一般父母的抚养责任持续至子女成年(即年满18周岁)。法律将18周岁定义为成人,具备完整的民事行为能力,可以自主开展各类民事事务。需特别指出,若子女虽已成年,却无法独立生活,如仍在接受高中及以下学历教育,或因非主观因素导致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父母仍需承担抚养责任。
抚养权无失效期。当子女成年且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后,其抚养义务在法条层面自动消除。然而,若子女在成年前因特殊状况如高中及以下学历教育中、劳动力丧失或部分丧失等原因无法独立生活,则其父母仍需承担相应责任。
抚养权并不存在过期之说,通常来说,凡子女年满18岁即可视为成人,并享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亲生父母无需再承担哺育责任。然而,少数特殊情况如子女年长却仍在校学习、丧失工作能力或劳动能力尚存但经济困难等,家长亦可能需提供必要援助。
哪些情况会失去抚养权
在特定情况下,会失去抚养权。这类情形包括:与子女共同生活的父母因患严重疾病或伤残,无法继续承担抚养职责,或该父母不再具备抚养能力。同时,如果已满八周岁的子女愿意选择与另一方共同生活,且另一方有能力抚养,也会导致抚养权的转移。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依然享有探望子女的权利。
无固定收入及生活来源、患有久治不愈之疾患或传染性疾病、缺乏诚信和责任意识,无法负责任地承担抚养义务、虐待或忽视孩子、与孩子同住会对其身心成长产生负面影响,以及女方已施行绝育术或失去生育能力等。
在特定情况下,孩子的抚养权可能会被剥夺。这些情况包括虐待、遗弃孩子或者未能履行抚养义务导致孩子处于危困状态。抚养权的判决始终遵循“较有利于孩子”的原则。一旦出现不利于孩子的情形,直接抚养方可能将失去抚养权。根据《民法典》*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不会因父母离婚而终止。
哪些情况下女方会失去抚养权
女方因患严重疾病或者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2)女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者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3)已满八周岁的子女,愿随男方生活,男方又有抚养能力。(4)有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变更。
女方患有对儿童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的疾病;女方长时间离家,未尽抚养责任;男方已实施绝育手术,或失去生育能力;男方年龄较大,再生育可能性较小,但女方仍处在较佳生育阶段;女方存在不良习惯或道德问题,可能对儿童成长产生负面影响;女方经济状况不佳,工作不稳定,生活地点不确定。
有些女人比较自私,离婚时只是考虑到自己以后的生活,离婚后带着孩子生活很艰难,如果再婚也不好再嫁,所以选择放弃孩子。大部分人在离婚时,男方会全力争取男孩的抚养权,男方认为男孩是他家的根,不能让女方带走,而女方在经济收入、住房等条件上不如女方占优势,所以争取不到孩子的抚养权。
律师在线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咨询
微信号:18365284851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普法网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aw.chuangxiangniao.com/p/709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