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誉权(名誉权和人格尊严权的区别)

律来帮
商家名称:
律来帮
商家认证:
VIP会员
手机号码:
18365284851
添加微信:
18365284851
温馨提示:
请说在创想鸟看到,优惠更多

名誉权属于什么权

名誉权,是指公民或法人保持并维护自己名誉的权利,是人格权的一种。

【法律分析】

这些被维护的名誉是指具有人格尊严的名声,是人格的重要内容,受法律的保护。所谓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别人侵害的权利。为人们自尊、自爱的安全利益提供法律保障。名誉权主要表现为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有权利用自己良好的声誉获得更多的利益,有权维护自己的名誉免遭不正当的贬低,有权在名誉权受侵害时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名誉作为一种社会评价,是指社会或别人对特定自然人、法人及非法人组织的品德、才干、信誉、资历、声望和形象等方面的客观评判。这种评价直接关系到民事主体的人格尊严和社会地位,属于重要的人格利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九百九十条 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除前款规定的人格权外,自然人享有基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产生的其他人格权益。 第一百一十条 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第一千零二十四条 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名誉权(名誉权和人格尊严权的区别)

名誉权是什么意思

名誉权。对公民来说,名誉意味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尊严。名誉不仅决定着公民能否得到他人的尊重和信赖,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他能从事什么样的活动。

名誉权是与名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名誉在实质上反映了特定人同社会之间的现实关系,名誉权则是保护这种正常关系不受到非法侵害,是公民就其品质、信誉、声望等获得的社会评价不受他人侵犯的权利。

如若不明白,请咨询相关律师代理。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

第140条 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

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

‎以书面、口头等形式诋毁、诽谤法人名誉,给法人造成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法人名誉权 的行为。

第150条 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和法人的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

,公民或者法人要求赔偿损失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 节、后果和影响确定其赔偿责任。

‎第151条 侵害他人的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而获利的,侵权人除依法赔偿 受害人的损失外,其非法所得应当予以收缴。

什么是名誉权的例子

名誉权是指公民、法人对自己的品德、才干、名声、信誉在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社会评价,即自己的名誉依法所享有不受侵害的权利。

【法律分析】

所谓名誉,从字义上解释,就是指公民、法人的名望声誉。也就是说,一个公民、一个法人的品德、才干、信誉等在社会中所获得的社会评价。名誉权是指公民或法人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社会评价即自己的名誉,依法所享有的不可侵犯的权利。名誉直接关系到公民、法人的人格尊严,是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乃至社会活动的基本条件。法人的名誉表示社会的信誉,这种信誉是法人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在整个活动中逐步形成的,特别是企业法人的名誉,反映了社会对生产经营等方面表现的总的评价。法人的名誉往往对其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发生重大的影响,名誉权是民事主体的一项重要的人身权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二十四条 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民法典名誉权包括哪些

名誉权可分为公民的名誉权和法人的名誉权,公民的名誉权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在何新闻报道、书刊杂志在对真人真事进行报道、评论、传播时都不得与事实不符,而影响公民原有的社会评价。(2)任何人都不得以侮辱、诽谤的方法,损害他人的名誉。(3)任何人不得捏造事实,陷害他人,败坏他人名誉。法人名誉权:法人的名誉权内容与公民的名誉权相比,由于其不具有如公民一般的情感,所以其内容有所狭窄,主要包括:(1)任何新闻报道、书刊杂志在对法人进行报道怦论时,必须真实,与事实相符。(2)任何人不得捏造事实,散布与法人真实状况不符的消息,败坏其名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名誉权名词解释

名誉作为一种社会评价,是指社会或他人对特定自然人、法人及非法人组织的品德、才干、信誉、资历、声望和形象等方面的客观评判。这种评价直接关系到民事主体的人格尊严和社会地位,属于重要的人格利益。

名誉权,是指自然人和法人、非法人组织就其自身属性和价值所获得的社会评价,享有的保有和维护的具体人格权。名誉权的基本内容是对名誉利益的保有和维护的权利。

注意。

名誉权的客体是作为社会客观评价的名誉,判断名誉权是否受到侵害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看对受害人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是否因侵权行为而降低。因此,如何确定公众对受害人的社会评价已经降低,以及如何认定名誉权侵权的免责事由是认定侵害名誉权的关键问题。

对此理论界与实务界多采用“公示”或“第三人知悉”标准进行判断,亦即因行为人的原因侮辱、诽谤行为对外公示,或者为第三人所知悉的,就应当认定受害人的社会评价因此降低,行为人的行为构成名誉权侵权。

消息提醒:福州的白女士添加了微信

律师在线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咨询
微信号:18365284851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普法网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aw.chuangxiangniao.com/p/675674.html

(0)
上一篇 2025年3月29日 16:30:15
下一篇 2025年3月29日 16:30:29

相关推荐

  • 劳动仲裁与商事仲裁的区别是什么

      劳动仲裁就是在职工与企业事实上已形成了劳动关系(或签合同或未签)的前提下,主要是解决个人和单位的劳资纠纷等问题。依照《劳动法》和国务院下发的《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的规定,劳动仲裁委由劳动行政部门、工会代表和企业代表组成,这是不收费的。   商事仲裁委是一个带有民间性质的机构,主要解决平等民事主体间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纠纷。发起条件也不一样,劳动仲裁由法律规…

    2025年3月30日
    1100
  • 非全日制用工劳务派遣区别是什么?

      一、非全日制用工劳务派遣区别是什么?   1)非全日制用工是一种特殊的用工形式,属于劳动关系的范畴。非全日制用工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形成的是劳动关系,受《劳动同法》等规范和调整;而劳务派遣不属于劳动关系的范畴,它由《民法典》(2021.01.01生效)进行规范和调整。   2)劳动关系中( 非全日制用工) 的一方应是符合法定条件的用人单位,包括国家机关…

    2025年3月30日
    1100
  • 分公司和子公司的区别是什么

      首先,分公司是和总公司相对应的,在法律地位上份公司仅仅是总公司的附属机构;而子公司则是和母公司相对应的,子公司在法律地位上独立于母公司,并拥有独立而完整的公司管理组织体系。   按照《公司法》的定义:分公司是指在业务、资金、人事等方面受总公司管辖而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分支机构。因此,分公司在法律上、经济上都没有独立性。并且分公司没有自己的名称、章程,它的公司…

    2025年3月29日
    1000
  • 自动离职和辞职的区别在哪

      一、自动离职和辞职的区别在哪   自离,即自动离职,是职工根据企业和自身情况擅自离职,而强行解除与企业的劳动关系的一种行为。   1、有的职工因辞职未准或要求解除合同未被同意,便擅自离职或违约出走;   2、有的职工未说明原因不辞而别;   3、也有的受优厚待遇诱惑问而擅自“跳槽”等均属自动离职范围。   辞职,即辞去职务,是劳动答者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

    2025年3月29日
    900
  • 消费者的法律尊严如何维护

      朱女士陪同母亲上街购物,来到某超市,在超市里,母女二人觉得没什么想买的东西,就决定到其他商店去转转。正当母女二人通过超市的出口处时,检测仪的警铃响了起来,超市的工作人员闻讯赶到,堵住了出口。  朱女士认为是超市的检测仪出了问题。这时,超市工作人员要求朱女士重新通过检测仪,警铃再次大响。朱女士搞不懂是怎么回事;自己确实没有拿超市里的任何东西,怎么别人通过检…

    法律知识 2025年3月29日
    800
  • 税审报告(税审报告和审计报告有什么区别)

    会计师事务所也可以出具税审报告吗? 可以。 1、注册会计师制度初期,会计师事务所是可以出税审报告的。 2、在注册税务师制度有效的这时间,会计师事务所是不可以出税审报告的。 3、在注册税务师制度废止后,会计师事务所又可以出税审报告了,但此时已很少有以会计师事务名义出具税审报告的。 组织形式 会计师事务所是指依法设立并承办注册会计师业务的社会中介机构。事务所必须…

    2025年3月29日
    100
  • 民事制裁(民事制裁和行政制裁的区别)

    刑事制裁和民事制裁的区别 刑事处罚是违反刑法,应当受到的刑法制裁。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事处罚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两部分。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此外还有适用于犯罪的外国人的驱逐出境。从轻减轻处罚只是在量刑上的变化,不会改变刑事处罚的性质。 刑事处罚和民事处罚区别非常大。 1、法律依据不同。刑法,刑诉…

    2025年3月29日
    100
  • 治安处罚(治安处罚和行政处罚的区别是什么)

    治安处罚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我国的治安处罚主要包括警告、罚款、行政拘留以及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此外,如果是外国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可以对其附加适用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 【法律依据】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条 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分为: (一)警告; (二)罚款; (三)行政拘留; (四)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 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

    2025年3月29日
    100
  • 行政机关和行政主体的区别

      主体是一定关系的参加者,行政主体是行政关系的参加者,是行政关系中行使行政管理权力的一方。多数情况下,行政关系中的行政主体是由行政机关担当,但行政主体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行政机关,行政机关是生活中用语,行政主体则是一个法学上的概念。其区别在于:   (1)行政主体是行政组织在行政关系中的一种地位,只有在行政机关参加进一种行政管理关系时,它才在这种关系中具有行政…

    法律知识 2025年3月29日
    1200
  • 行政主体与国家公务员的区别

      在国家、行政机关和公务员三者之间,存在着两种关系:一是国家与行政机关之间的关系,即国家是抽象的政治实体,它通过所设立的各种具体国家机关表现出来,没有具体的国家机关也就没有国家;二是行政机关与公务员之间的职务委托关系。基于以上关系,行政主体与公务员的区别主要表现为:   1?公务员是受国家的委托,依法执行行政职务的人员,而行政主体则是由国家公务员组成的集合…

    法律知识 2025年3月29日
    900
  • 行政主体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对行政主体的正确认定具有直接的行政意义和诉讼意义,而弄清行政主体与相关主体的区别,将有助于我们辨别、认定和理解行政主体。 (1)行政主体与行政法主体。二者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无法等同。行政法主体系指受行政法调整和支配的有关组织和个人。行政主体是行政法主体的一部分,即行政主体必定是行政法主体,但行政法主体未必就是行政主体。行政主体仅限组织,不含个人,而行政法主…

    法律知识 2025年3月29日
    1000
  • 行政法主体与行政主体的区别是什么?

      行政法主体即指行政法调整的各种行政关系与监督行政关系的参加人——组织和个人。组织包括国家机关(主要是行政机关)、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个人包括国家公务员以及作为行政相对人的公民、外国人、无国籍人等。   行政主体是行政法主体的一种。行政可能在各种行政法律关系中存在,但在各种行政法律关系中,它只是关系的一方当事人,与另一方当事人共同构成相应关系的…

    法律知识 2025年3月29日
    1000
  • 警察警官证,执法证与工作证的区别

      公安人员出门办案一般会拥有执法证、警官证和工作证,那这三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警察警官证,执法证与工作证的区别方面的知识,欢迎大家阅读!   公安人员的执法证、警官证和工作证主要区别如下区别:   执法证即为执法许可资格证它具有执法权威性,并且执法分类明细:消防执法、治安执法、刑事执法和公共事业执法四大类,其管理范围覆盖所有个…

    法律知识 2025年3月29日
    1100
  • 什么叫不动产,产权和不动产有什么区别?

    产权和不动产有什么区别? 1、产权证包括了产权人的信息、房屋的位置、产权的共有情况、房屋的登记时间、房屋的规划用途等, 2.不动产证上包括了房产证上的所有内容还,还包括了不动产的单元号、镭射区以及产权的使用期限等内容。每个不动产权证上都有唯一的代码。相当于不动产证的身份证,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检索。不动产权证在标注上面比房产证优化了很多,比如权利人、共有情况…

    法律资讯 2025年3月29日
    100
  • 民法典包括哪些内容,民法典和民法通则有什么区别?

    民法典和民法通则有什么区别? 1,民法典和民法通则的主要区别是民法典是法典,集基本民事法律于一身。而民法通则则是单行法律,只规定一些民事法律的基本原则。 2,民法典即涵盖民事法律基本原则,又包括物权法,合同法,婚姻家庭法,继承法,侵权责任法,担保法等诸多法律。 3,民法典颁布施行后,民法通则已经废止。 什么是民法典? 民法典是指在采用成文法的国家中,用以规范…

    法律资讯 2025年3月29日
    1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