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盗窃公司财物会判刑吗
盗窃公司财务会不会被判刑要看盗窃的具体金额还有情节,按照司法解释规定如果行为人盗窃一千元以上的就构成盗窃罪,要依法判刑。根据国家法律的规定,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最高会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法律分析
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属于“数额较大”的标准,犯罪分子一般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盗窃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就属于“数额巨大”的标准,会被判处三至十年之间的有期徒刑。如果是盗窃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那么就属于“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犯罪分子最高会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以上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规定的盗窃罪立案、量刑的标准,但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自己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且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在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之后,报告给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在得到批准之后各省、自治区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标准进行量刑。
【个人建议】
个人建议不要有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如果员工利用自己的私欲去偷窃公司财产的话,数额较大情节严重的会构成犯罪,员工需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该有的法律代价。除了会丢失稳定的工作外,比较严重的是员工要承担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盗窃公司财务怎么处罚
偷窃1000元至3000元以上的可以立案。构成盗窃罪,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盗窃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
若是构成盗窃罪可以报警处理。
若是金额较小,公司可以让盗窃人照价赔偿,并通报批评,若再犯的话予以开除处理。
盗窃的处理依据盗窃金额大小,及恶劣程度来处理,秉承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为原则。
盗取公司财物怎么定罪
偷公司物品达到法定数额构成盗窃罪的,依法可以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以判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分析】
盗取公司财物的是属于盗窃的行为,盗窃行为怎么量刑,依据盗窃的财产数额而定。盗取公司财物情况如下:1、盗取公司财产的主体可分为公司人员和非公司人员。公司员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本单位的财产。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没收财产;2、如果这里的员工属于国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国有公司的公务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国有单位委派非国有公司、企业和其他单位的公务员,可能违反规定。其次,公司员工未利用职权便利或者非公司员工盗窃公私财产,达到起点价值1000元以上的,构成盗窃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员工偷盗公司财物应怎么处理
员工偷盗公司财物的,公司应该及时报警,由警方根据调查情况依法处理:
1、如果盗窃金额较大,构成盗窃罪的,由公安机关予以刑事立案以追究其刑事责任。
2、如果不构成犯罪的,则可以由公安机关予以治安处罚。
在公安机关追究员工的法律责任的同时,公司仍可以要求员工承担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
《刑法》
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九条 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律师在线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咨询
微信号:18365284851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普法网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aw.chuangxiangniao.com/p/659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