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保报账流程?
医保报销的流程是:
1.持卡住院的:
持社保卡办理入院登记,出院结算时直接办理报销手续。
2.无卡住院的:
参保人无卡期间须住院治疗的,需携带单位介绍信及入院证复印件到市社保局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处开具无卡证明后才能办理住院手续,出院时暂不结算,待有卡后再持卡到所住医院办理费用结算手续。
【法律依据】
《社会保险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参保人员医疗费用中应当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部分,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直接结算。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制度,方便参保人员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医保的报销范围和比例?
农村医保报销
1、门诊补偿:
(1)村卫生室及村中心卫生室就诊报销60%,每次就诊处方药费限额10元,卫生院医生临时补液处方药费限额50元。
(2)镇卫生院就诊报销40%,每次就诊各项检查费及手术费限额50元,处方药费限额100元。
(3)二级医院就诊报销30%,每次就诊各项检查费及手术费限额50元,处方药费限额200元。
(4)三级医院就诊报销20%,每次就诊各项检查费及手术费限额50元,处方药费限额200元。
(5)中药发票附上处方每贴限额1元。
(6)镇级合作医疗门诊补偿年限额5000元。
2、住院补偿
(1)报销范围:
A、药费:辅助检查:心脑电图、X光透视、拍片、化验、理疗、针灸、CT、核磁共振等各项检查费限额200元;手术费(参照国家标准,超过1000元的按1000元报销)。
B、60周岁以上老人在兴塔镇卫生院住院,治疗费和护理费每天补偿10元,限额200元。
(2)报销比例:
镇卫生院报销60%;二级医院报销40%;三级医院报销30%。
3、大病补偿
(1)镇风险基金补偿:凡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住院病人一次性或全年累计应报医疗费超过5000元以上分段补偿,即5001-10000元补偿65%,10001-18000元补偿70%。
(2)镇级合作医疗住院及尿毒症门诊血透、肿瘤门诊放疗和化疗补偿年限额1.1万元。
医保报销比例是怎么个算法?
一般公式是:(总费用-自费药费用-起付点)X报销比例。
受参保险种和住院的医院级别影响,计算出来的结果不相同!例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如果是在乡镇卫生院住院,则起付点为300元,报销比例90%!县级医院起付点为500元,比例85%!市级医院起付点为800元,比例为70%!市外省外医院起付点都是1200元,报销比例为60%!例如张三在县医院住院,总费用9000元,自费药为1000元,则报销金额为(9000-1000-500)x85%=6375元。
医保卡报销比例怎么算?
在职职工医保报销比例
1、到医院的门诊、急诊看病后,1800元以上的医疗费用才可以报销,报销的比例是50%;
2、如果是70周岁以下的退休人员,1300元以上的费用可以报销,报销的比例是70%;
3、如果是70周岁以上的退休人员,1300元以上的费用可以报销报销的比例是80%。
注:无论哪一类人,门诊、急诊大额医疗费支付的费用的最高限额是2万元。
住院报销的标准与参保人员所住的医院级别有关
注:如住的是三级医院。
1、从起付标准到3万元的费用,职工支付15%,也就是报销85%;
2、3万元到4万元的费用,职工支付10%,报销90%;
3、超过4万元到最高支付限额部分的费用,则95%都可以报销,职工只要支付5%;
4、退休人员个人支付的比例是在职职工的60%。
医疗保险报销怎么报?
医保报销,购药、门诊和住院适用不同的报销规定。
1、购药
持卡人可以携带医保卡去医保定点的医疗机构或者药店去买药,直接刷医保卡,值得注意的是购药不计入社会统筹,也就是说所有费用是走个人账户的,个人账户里面的钱用完后,必须要用现金支付。
不是每家药店都可以刷医保卡的,一定要是定点药店。
和药店购药不同的是,去社区医院购药,只要在医保目录里的药品,都可以享受补贴,通常比例为45%。
2、门诊
首先持卡人看病的时候一定要带上医保卡,如果没有带的话是不享受的任何医疗报销的。
其次看完病之后一定要保存好医生开具的疾病诊断证明书原件、病历以及检查报告单,还有就是门诊收费的原件,一样都不能丢。
一般来说,年底去报销比较好结算,并且也方便,一定要带齐收藏好的资料到当地社保中心办理报销申请,经审核通过后即时办理。
但是要注意的是,申请人办理门诊医疗报销的时候,先要扣除社保年度内划入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金额,剩下的部分才给予核算报销。
自费部分是可以累加的,如果你带着医保卡,通常医院会直接结算,不需要走报销流程。
3、住院
住院医疗报销是有一个起付线的,每个城市都不一样,所谓的起付线就是持卡人需要支付的费用,超过这个费用之后才可以报销。
报销的比例是根据各地情况以及项目情况而定的,但是住院时个人必须先预交医疗费押金,出院结账后多还少补。
但是未办理住院登记手续前发生的医疗费不纳入报销范围
律师在线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咨询
微信号:18365284851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普法网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aw.chuangxiangniao.com/p/621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