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法典127条全文讲解?
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在信息化时代,随着网络产业的迅速发展,对虚拟财产的法律规定,保障我们以后虚拟财产受到非法侵占时,可以依靠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管是账号被盗用、游戏币丢失等都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民法典哪个版本最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最新版是是2021年1月1日开始实施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评判依据,总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
民法典209条条文解读?
第二百零九条【不动产物权登记的效力】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可以不登记。
【条文主旨】
本条是关于不动产物权登记效力的规定。
【条文理解】
本条的规定,是对一般规定中不动产物权登记公示原则的具体体现。
不动产,是指依照其物理性质不能移动或者移动将严重损害其经济价值的有体物,包括土地以及房屋、林木等土地定着物,对整个社会都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与经济意义。土地是指包括土地、森林、水、矿藏以及阳光、空气的一切自然资源。地上定着物,是指房屋、桥梁、铁路等固定且附着于土地之物,达到经济上之目的。
不动产的物权,在各国都是传统物权法最重要的内容。不动产物权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又与不动产登记制度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条规定,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这表明,原则上不动产物权登记是不动产物权的法定公示手段,是不动产物权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的生效要件,也是不动产物权依法获得承认和保护的依据。
民法典二百零二条解读
该条文规定了期间结束的有关内容。
根据本条规定,期间结束的规则如下:
一是按照年月计算期间的,到期月份对应日为期间的最后一日。
二是按照年月计算期间的,到期月没有对应日的,月末日为期间的最后一日。
三是在以日定期间的情况下,算足该期间之日即为期间最后一日。
民法典四百二十八条的解读条的具体意义
民法典第四百二十八条:
质权人在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前,与出质人约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质押财产归债权人所有的,只能依法就质押财产优先受偿。
对应原物权法第二百一十一条:
质权人在债务履行期届满前,不得与出质人约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质押财产归债权人所有。
实质性修订内容
《民法典》428条相比较于《物权法》第211条而言,在保持禁止流质规则 的情况下,规定若当事人事先明确作出流质约定的,当债务履行期限届满时,不发生质押财产所有权转移的效力,但是质权人仍能享有担保权益,可以依据《物权法》第436条、438条的规定的实现质权的方式依法就质押财产优先受偿。
律师在线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咨询
微信号:18365284851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普法网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aw.chuangxiangniao.com/p/619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