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法典十岁的未成年人未经父母同意拿自己的压岁钱购买手机父母可否要求退
10岁以上小学生在未经父母同意的情况下私自用压岁钱zhi买了手机,是可以退货的。10岁的儿童属于非完全能力行为人,其行为需要受到法定代理人的限制。即便跟了同学的家长陪同,但同学的家长不属于法定代理人,也是无效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条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扩展资料
第十八条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二十条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一条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民法典》中关于捡到手机后应该如何归属的规定
从小到大我们都知道要拾金不昧,《民法典》的规定也是如此。根据规定,捡到别人的东西,应该还给失主或者交公(也就是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这是其一。#2021走进民法典#
其二,失主在领取遗失物的时候,有义务向拾得人支付必要费用,反过来说,拾得人有权利要求失主支付必要费用(比如说打车将东西还给失主所支出的交通费等等)。
由此可见,王某捡到手机后,确实有权利要求陈女士支付一定的费用,即使王某提出的费用数额较大,也不宜按犯罪论处。但王某最最错误的地方在于,不应该以发布不雅视频相要挟,这就使行为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2、媒体也应当具备法律常识。
我们注意到,报道中提到,王某因敲诈勒索罪被采取行政强制措施。这个提法完全是错误的。
行政强制措施,顾名思义,是行政机关采取的措施,一般来说,是为了促使相对人履行义务或者限制其某些行为而采取的临时性措施。
比如说,对于发酒疯的人,为了防止本人发生危险也对他人造成危险,警方可以限制其人身自由,约束至酒醒,这属于一种行政强制措施。
而在刑事诉讼当中,因为办案需要,办案机关通常会对嫌疑人或者被告人采取一定的强制措施,这属于刑事强制措施,包括拘传、取保候审、刑事拘留、监视居住、逮捕五种。
老师收学生手机违法吗?
没收手机的行为,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才可以确定。
教师没收手机后直接交与学生家长,不违法。教师没收手机后保证在一定期限内归还,不违法。教师没收手机后便不予归还,违法。
《民法典》第一百一十四条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物权。
物权是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律师在线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咨询
微信号:18365284851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普法网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aw.chuangxiangniao.com/p/618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