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民法典,中国古代四大法典?

律来帮
商家名称:
律来帮
商家认证:
VIP会员
手机号码:
18365284851
添加微信:
18365284851
温馨提示:
请说在创想鸟看到,优惠更多

中国古代四大法典

1、《法经》

战国李悝制定,共六篇,分别为《盗法》、《贼法》、《囚法》(亦作《网法》)、《捕法》、《杂法》、《具法》。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典,以先秦法家“法治”、“重刑”思想为指导,参考、总结、吸收前代各个政权的立法经验,取得了空前的最高立法成就。在中国古代法制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法经》作为一个开创法制建设新时代的重要标志,对后世的立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成为秦国商鞅变法制定秦律的直接蓝本,而且也为后世的魏晋南北朝等各代立法所宗。从这个意义上说,《法经》是中国古代成文法典之源,开创了中华法系独树一帜的立法先河。

2、曹魏《新律》

①改《具律》第六为《刑名》第一,突出了法典“总则”的性质与地位,并使之名副其实,堪称我国古代法典篇章体例结构的重大创新;

②精简“旁章科令”,增加法典篇目,突出了基本法典的主导地位,也使其篇目分类更为系统、条理、规范,推动了立法技术的进步;

③明令废止旧刑罚体系,确立新五刑制度,不再包括汉代的宫刑和斩右趾刑,标志肉刑已不再作为法定刑罚列入国家法典;缩小了族刑连坐范围。这些规定显然是刑罚制度方面的一种历史进步。

3、西晋《泰始律》

4、北朝《齐律》

中国古代存在过民法典吗?

不存在。我国古代的法律体系和西方法律体系不一样。

我国古代比较著名的是《贞观律》和《永徽律疏》构成的《唐律疏议》,自唐以降,五代、宋、元、明、清各朝莫不奉《唐律疏议》为圭臬,虽代有损益,但终不敢越出其规范之外。

民法典是第几部法典?

民法典是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其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及附则,共计1260条。

从胎儿到坟墓,民法典保护中国人生老病死的各个阶段,涵盖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保护的权益范围相较于之前的单行法也将更加广泛。作为民法典时代的初代公民,我们应该了解它为我们赋予的新权利,不做法律的糊涂人。

民法典1024条怎么规定的?

这个问题的参考答案:

《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的内容是:

【名誉权】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关于名誉权的相关规定,还有:

《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五条 【名誉权的限制】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捏造、歪曲事实;

(二)对他人提供的严重失实内容未尽到合理核实义务;

(三)使用侮辱性言辞等贬损他人名誉。

第一千零二十六条 【合理核实义务的认定因素】认定行为人是否尽到前条第二项规定的合理核实义务,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一)内容来源的可信度;

(二)对明显可能引发争议的内容是否进行了必要的调查;

(三)内容的时限性;

(四)内容与公序良俗的关联性;

(五)受害人名誉受贬损的可能性;

(六)核实能力和核实成本。

第一千零二十七条 【作品侵害名誉权】行为人发表的文学、艺术作品以真人真事或者特定人为描述对象,含有侮辱、诽谤内容,侵害他人名誉权的,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该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行为人发表的文学、艺术作品不以特定人为描述对象,仅其中的情节与该特定人的情况相似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第一千零二十八条 【媒体报道内容失实侵害名誉权的补救】民事主体有证据证明报刊、网络等媒体报道的内容失实,侵害其名誉权的,有权请求该媒体及时采取更正或者删除等必要措施。

第一千零二十九条 【信用评价】民事主体可以依法查询自己的信用评价;发现信用评价不当的,有权提出异议并请求采取更正、删除等必要措施。信用评价人应当及时核查,经核查属实的,应当及时采取必要措施。

第一千零三十条 【民事主体与信用信息处理者之间关系的法律适用】民事主体与征信机构等信用信息处理者之间的关系,适用本编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

关于民法的古文?

1) 有治人,无治法。——荀子

2) 有事不避难,有罪不避刑。——《国语·晋语七》

3) 刑一而正百,杀一而慎万。――桓宽(汉)《盐铁论·疾贪》

4) 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诸葛亮(三国·蜀)《便宜十六策·赏罚》

5) 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尚书·大禹谟》

6) 有法而行私,谓之不法。——慎到

7) 有法而不循法,法虽善与无法等。——沈家本

8) 有法度之制者,不可巧以作伪,有权衡之称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寻丈之数者,不可差以长短。——《管子·明法》

9) 欲着其罪于后世,在乎不没其实。——欧阳修《魏梁解》

10) 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韩非子·饰邪》

11) 有道之君,行法修制,先民服也。《管子·法法》

12) 用赏贵信,用刑贵正。——《鬼谷子·符言》

13) 以至详之法晓天下,使天下明知其所避。苏轼

14) 以道为常,以法为本。——《韩非子·饰邪》

15) 一民之轨,莫如法。——《韩非子·有度》

16) 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董仲舒

17) 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刘禹锡(唐)《砥石赋》

18) 小恶不容于乡,大恶不容于国。――苏轼(宋)《策别安万民六》

19) 五权宪法。——孙中山

20) 唯奉三尺之律,以绳四海之人。——唐·吴兢《贞观政要》

消息提醒:福州的白女士添加了微信

律师在线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咨询
微信号:18365284851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普法网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aw.chuangxiangniao.com/p/615772.html

(0)
上一篇 2025年3月17日 23:26:44
下一篇 2025年2月8日 22:39:34

相关推荐

  • 民法典部分条例解读视频,明法典第135条是什么?

    明法典第135条是什么? 民法典第135条【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釆取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当事人约定采用特定形式的,应当釆用特定形式。 民法典946条原文释义解读? 《民法典》第946条规定:“业主依照法定程序共同决定解聘物业服务人的,可以解除物业服务合同。决定解聘的,应当提前六十日书面通知物业服务人,但是合同对通…

    法律资讯 2025年3月17日
    200
  • 中国商检局,商检局是干什么的?是海关吗?

    商检局是干什么的?是海关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是国家的进出关境(以下简称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海关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监管进出境的运输工具、货物、行李物品、邮递物品和其他物品(以下简称进出境运输工具、货物、物品),征收关税和其他税、费,查缉走私,并编制海关统计和办理其他海关业务。商检局是三检合一之前的称呼,自从商检、动植检、卫检这三检合一之后…

    法律资讯 2025年3月17日
    200
  • 民法典向哪年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典施行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典施行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施行 2021年1月1日起,我国依法保护民事权利即将进入全新的“民法典时代”。 2020年5月20民法典什么时候实施的? 《民法典》于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颁布,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生效。我国《民法典》规定,本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法律资讯 2025年3月17日
    200
  • 中国公益诉讼网,被公益诉讼了怎么办?

    被公益诉讼了怎么办? 应诉呗。 被公益诉讼了,同样是要准备应诉。收到传票起,就要积极准备应诉。即使是愿意调解也要做好应诉准备。 公益诉讼的话,如果诉讼有一定倒理的话最好是自己主动承担责任,部分或全部,以免造成自己名誉上的损失。 要保护自己的权益,也要做好一定的公益。 个人怎样申请公益诉讼? 公民个人不能提起公益诉讼,必须是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根据法律规…

    法律资讯 2025年3月17日
    200
  • 民法典民法典全文(中国民法典全文)

    民法法典内容202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已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民法典》是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其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及附则,共计1260条。 从胎儿到坟墓,《民法典》保护中国人生老病死的各个阶段,涵盖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保护的权益范围相较于之前的单行法也将更加…

    2025年3月17日
    200
  • 江苏民法典(中国江苏法院网)

    江苏省如何索赔汽车撞死人后怎么办 江苏撞人怎么索赔:死亡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人均收入×20年;住院伙食补助费=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出差伙食补助标准(元/天)×住院天数;住宿费=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出差住宿标准×住宿时间等。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

    2025年3月17日
    200
  • 意大利民法典 公司章,19世纪欧洲大陆三次法典编纂浪潮?

    19世纪欧洲大陆三次法典编纂浪潮? 发轫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大陆的近现代法典编纂运动先后经历了三次法典编纂浪潮。掀起第一次法典编纂浪潮的是《普鲁士一般邦法》、法国民法典和奥地利民法典。 第二次法典编纂浪潮出现于19世纪中叶。意大利于1865年制定了其第一部民法典。1896年的德国民法典自1900年1月1日起施行。1907年通过的民商合一的瑞士民法典…

    法律资讯 2025年3月17日
    200
  • 民法典主要修改(民法法典修改内容)

    民法典修改内容 法律分析:民法典的颁布,为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提供了基本遵循,该书旨在对此次民法典编纂过程中相对于之前的法律规定有实质修改的条文或者新规定的条文进行简明实用的阐释,从立法者、司法者的角度对重点条文的立法背景、立法意义、如何理解与适用等问题进行深度和有针对性的解读,以帮助读者快速、精准把握民法典修改的核心问题。该书由中国法学会副会长江必新组…

    2025年3月17日
    200
  • 中国死刑(中国死刑有安乐死吗)

    中国有死刑吗 中国有死刑。对于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等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46个犯罪,《刑法》最高刑是可以判处行为人死刑的。但是我国对死刑也有一定的限制,如怀孕的妇女、未成年人、75岁以上的老人都不适用死刑。 根据《刑法》第四十八条规定,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

    2025年3月17日
    200
  • 烧中国国旗(烧中国国旗的菲律宾人)

    烧中国国旗违法么 你好!这个要视情而定。轻者违法,重者犯罪。 《国旗法》第十九条:在公共场合故意以焚烧、毁损、涂划、玷污、践踏等方式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较轻的,由公安机关处以十五日以下拘留。 日本人为什么烧中国国旗,一个日本留学生的8月15日这天也是日本人传统去敬拜靖国神社的日子。1945年8月15日中午,日本天皇裕仁广播《停战诏…

    2025年3月17日
    200
  • 驰名商标认定条件(中国驰名商标认定条件)

    中国驰名商标认定的条件是什么? 一、法律依据(列举)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二条规定:驰名商标是指在中国为相关公众广为知晓并享有较高声誉的商标。相关公众包括与使用注册商标所标示的某类商品或者服务有关的消费者,生产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其他经营者以及经销渠道中所涉及的销售者和相关人员等。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就不相同或者不相…

    2025年3月17日
    200
  • 无期徒刑是多少年(中国的无期徒刑是多少年)

    无期徒刑一般是多少年? 一般情况下无期徒刑往往是25年。如果表现良好,还可能获得减刑。但如果判了无期的话,如果不是什么重大贡献的话,一般都是25。 无期徒刑一般是多少年 【法律分析】:被判处无期徒刑,一般是不少于13年。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一般无重大违规的,在服刑两年后开始减刑。无期徒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终身自由,并强迫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 【法律依据】:《中…

    2025年3月17日
    200
  • 中国最变态的刑事案件(中国最变态的刑事案件电影)

    近70年内我国中国境内发生过的比较严重的各类刑事案件有哪些? 1.白宝山(1958.11.6-1998.4)自1982年12月起多次盗窃、抢劫被判处四年有期徒刑,后改判为十五年有期徒刑,使白宝山产生了报复社会心理。因出狱后生活不如意,白宝山产生报复警察等不良心理,于1996年3月31日打伤警察抢走五六式半自动步枪一把,随后以此枪多次作案,杀死五名警察、打伤八…

    2025年3月17日
    200
  • 绞刑是什么(古代绞刑是什么)

    绞刑是一种什么酷刑 绞刑,实际上分成缢死和吊死两种。缢死,是指以绳索勒住人的脖子而使之死亡的方法。吊死,是指以绳索将人的脖子吊在半空而死亡的方法。 绞刑一般是指执行死刑。但绞刑的两种情况也可用於谋杀、自杀。 作死刑解释时,又称问吊、缳首死刑等;如用於自杀则称自缢。 一般而言,把要死的人吊在树上或梁上是最简单的方法。这种方法亦称为上吊。 亦有像拔河那样的缢杀方…

    2025年3月17日
    200
  • 我国的民法典颁布时间,中国第一部民法?

    中国第一部民法?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民法典,是1929-1931年国民党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民法典》。该法典在国统区适用20年,1949年中国共产党发布了文告,废止了包括民法典在内的国民党《六法全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法典后来仅限于在我国台湾省施行。 《中华民国民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颁布实施的民法典。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以宪法、民法、刑法、民事诉讼法…

    法律资讯 2025年3月17日
    2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