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见义勇为权益保护,民法法条?

律来帮
商家名称:
律来帮
商家认证:
VIP会员
手机号码:
18365284851
添加微信:
18365284851
温馨提示:
请说在创想鸟看到,优惠更多

民法法条

一、民法法条全文最新版规定内容包括哪些?

1、见义勇为免责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现实中因救人反被告的事件多次发生,“扶不扶”“救不救”一度困扰公众。民法典草案明确了侵权人和受益人的各自责任,同时也明确了见义勇为者依法不承担民事责任,有助于杜绝“英雄流血又流泪”的现象。

2、小区共有场所收入归业主

《民法典》第二百八十二条规定,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等利用业主的共有部分产生的收入,在扣除合理成本之后,属于业主共有。

目前,小区电梯广告、外墙广告收入归谁?这些内容物权法的规定并不明确,引发了一些矛盾纠纷。民法典草案明确,利用小区业主共有场所产生的收入属于业主共有。这将发挥定分止争的作用,维护业主合法权益。

3、禁止高利放贷

《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规定,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近年来,“校园贷”“套路贷”等频发,高利贷问题引起广泛关注。民法典草案禁止高利放贷,表明了国家鼓励人们投资实体经济,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解决因高利放贷导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4、保护个人信息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五条规定,处理自然人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处理,并符合下列条件:

(一)征得该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公开处理信息的规则;

(三)明示处理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

(四)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

面对人肉搜索、垃圾短信、电信诈骗等挑战,民法典草案确认和保障与个人信息有关的人格权益,并规定个人信息利用的基本规则,让个人信息使用有法可依,将有效遏制过度搜集个人信息的乱象。

5、界定夫妻共同债务

夫妻双方共同签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6、增加遗嘱形式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六条规定,打印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遗嘱每一页签名,注明年、月、日。以录音录像形式立的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录音录像中记录其姓名或者肖像,以及年、月、日。

二、其他的规定内容包括哪些?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补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

目前我们国家关于民事法律规范所适用的是《民法典》,《民法典》作为一部比较新的法律,其中内容所规定的是比较多的,不仅仅是包括有物权方面的一些形式规定,还包括有家庭方面的,比如说遗嘱的形式明确规定了打印遗嘱有效。

2021新的民法典规定了哪些?

一、见义勇为免责

《民法典》新规定: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现实中因救人反被告的事件多次发生,“扶不扶”“救不救”一度困扰公众。民法典草案明确了侵权人和受益人的各自责任,同时也明确了见义勇为者依法不承担民事责任,有助于杜绝“英雄流血又流泪”的现象。

二、小区共有场所收入归业主

《民法典》新规定:第二百八十二条规定,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等利用业主的共有部分产生的收入,在扣除合理成本之后,属于业主共有。

目前,小区电梯广告、外墙广告收入归谁?这些内容物权法的规定并不明确,引发了一些矛盾纠纷。民法典草案明确,利用小区业主共有场所产生的收入属于业主共有。这将发挥定分止争的作用,维护业主合法权益。

三、禁止高利放贷

《民法典》新规定:第六百八十条规定,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近年来,“校园贷”“套路贷”等频发,高利贷问题引起广泛关注。民法典草案禁止高利放贷,表明了国家鼓励人们投资实体经济,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解决因高利放贷导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四、保护个人信息

《民法典》新规定:第一千零三十五条规定,处理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处理,并符合下列条件:

(一)征得该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公开处理信息的规则;

(三)明示处理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

(四)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

面对人肉搜索、垃圾短信、电信诈骗等挑战,民法典草案确认和保障与个人信息有关的人格权益,并规定个人信息利用的基本规则,让个人信息使用有法可依,将有效遏制过度搜集个人信息的乱象。

五、界定夫妻共同债务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 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六、增加遗嘱形式

《民法典》新规定:第一千一百三十六条规定,打印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遗嘱每一页签名,注明年、月、日。以录音录像形式立的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录音录像中记录其姓名或者肖像,以及年、月、日。

七、高空坠物定责

《民法典》新规定: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补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

见义勇为法律规定?

见义勇为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

就是对见义勇为的最生动诠释

看见有人遇到险情,

你会下意识出手帮助吗?

小王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却引发了更多麻烦…

民法典为见义勇为者保驾护航!

近年来,一些热心助人救人者,事后反遭索赔、追责的现象时有发生,“扶不扶”“救不救”成为很多人心中的道德难题。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民法典如何为见义勇为者开路撑腰!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在处理此类因见义勇为引起的纠纷时,我们要顺乎民意,要对见义勇为者的英勇表现予以肯定,在认定其是否存在过错时应当持宽容态度。见义勇为一般存在紧迫性,不容许当事人有充足的时间考虑,因此不能苛责见义勇为者承担通常情况下才能达到的注意义务。

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中国人历来喜欢“管闲事”,

对看不惯的事往往会挺身而出。

“好人条款”给见义勇为者吃了颗“定心丸”!

见义勇为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

就是对见义勇为的最生动诠释

看见有人遇到险情,

你会下意识出手帮助吗?

小王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却引发了更多麻烦…

民法典为见义勇为者保驾护航!

近年来,一些热心助人救人者,事后反遭索赔、追责的现象时有发生,“扶不扶”“救不救”成为很多人心中的道德难题。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民法典如何为见义勇为者开路撑腰!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在处理此类因见义勇为引起的纠纷时,我们要顺乎民意,要对见义勇为者的英勇表现予以肯定,在认定其是否存在过错时应当持宽容态度。见义勇为一般存在紧迫性,不容许当事人有充足的时间考虑,因此不能苛责见义勇为者承担通常情况下才能达到的注意义务。

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中国人历来喜欢“管闲事”,

对看不惯的事往往会挺身而出。

“好人条款”给见义勇为者吃了颗“定心丸”!

民法典的设立内容?

民法典主要内容

民法典草案共7编、84章、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编则、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和附则,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下面让我们看看民法典的七个“亮点”吧。

》》见义勇为免责

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小区共有场所收入归业主

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等利用业主的共有部分产生的收入,在扣除合理成本之后,属于业主共有。

》》禁止高利放贷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保护个人信息

处理自然人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处理,并符合下列条件:

(一)征得该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公开处理信息的规则;

(三)明示处理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

(四)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

》》界定夫妻共同债务

夫妻双方共同签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增加遗嘱形式

打印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遗嘱每一页签名,注明年、月、日。

》》守护“头顶上的安全”

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补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

见义勇为条例?

法律分析:1、见义勇为行为实施主体是自然人。

2、见义勇为者必须实施了危难救助行为。

3、行为人并不具备法律约定的义务。

4、行为人主观存在维护公共利益或降低公共危害的意愿。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三条 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第一百八十四条 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消息提醒:福州的白女士添加了微信

律师在线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咨询
微信号:18365284851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普法网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aw.chuangxiangniao.com/p/610591.html

(0)
上一篇 2025年3月17日 16:46:52
下一篇 2025年3月13日 22:41:25

相关推荐

  • 民法典的重点问题,《民法典》问答2:《民法典》的主要保护对象是什么?

    《民法典》问答2:《民法典》的主要保护对象是什么? 这个问题展开讲,三两言说不准,我认为有以下三点。 说来与众友聊聊,同时,欢迎有法务实践经验的朋友来说比较在行。 企待这方面的学者,专家,律师们发表观点意见。 一,我们常言“国有法,家有规”,国法家规合二为一,谓法规,法是宏观,规是微观。 以上是从广义层面说得,法中有规,规中有法。 二,所问,民法保护什么,具…

    法律资讯 2025年3月17日
    200
  • 用益物权(用益物权人行使权利应当遵守法律有关保护和什么的规定)

    用益物权包括哪些? 用益物权是对他人所有的物,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他物权,那么用益物权包括哪些? 1、 用益物权的种类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居住权和地役权。 2、 建设用地使用权。是指按照法律规定,对国家所有的土地享有的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该权利可以在土地的地表、地上或者地下分别设立。建设用地使用权在登记时设…

    2025年3月17日
    200
  • 民法典对婚姻的调整,2021民法婚姻典?

    2021民法婚姻典?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开始实施,届时《婚姻法》将会失去法律效力。《民法典》当中婚姻篇第1040条明确的规定的规定了该内容调整因为婚姻家庭所产生的一些关系,并且规定实施婚姻自由和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 《民法典》当中不仅仅关于离婚做出了规定,还包括有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规定。 2021民法典对配偶权相关规定? (一)、配偶权的主要特征…

    法律资讯 2025年3月17日
    200
  • 民法典 调整对象的条款,民法的调整对象是什么?

    民法的调整对象是什么? 民法调整对象:一个民法是什么的问题 律学馆 民法调整对象,是指应由民法进行调整、规范,并且规定在民事法规之中的社会关系。 民法调整对象体现了国家意志,即国家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对其认为重要的社会关系加以规定,引导人们朝着国家期望的方向去进行活动,并实现国家所追求的结果。简而言之,民法的调整对象,不仅建立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还反映…

    法律资讯 2025年3月17日
    200
  • 行政法法条(行政法法条 百度网盘)

    宪法中关于行政法的法条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

    2025年3月17日
    200
  • 民法典的全都法条,民法典509条法条?

    民法典509条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 本条节选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编合同第一分编通则第四章合同的履行》 民法典人身侵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法律资讯 2025年3月17日
    200
  • 民法典公民用电民法典关于电力设施保护的条款

    民法典关于电力设施保护的条款?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管理部门可制定办法,规定群众护线组织形式、权利、义务、责任等。 第四条 电力企业必须加强对电力设施的保护工作。对危害电力设施安全的行为,电力企业有权制止并可以劝其改正、责其恢复原状、强行排除妨害,责令赔偿损失、请求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司法机关处理,以及采取法律、法规或政府授权的其他必要手段。 第五条 架…

    法律资讯 2025年3月17日
    200
  • 民法典是在何时颁布的,现代民法的起始时期?

    现代民法的起始时期? 现代民法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时期以来的民法。资本主义现代民法可以说是始于1897年公布、1900年生效的《德国民法典》。1955年列宁亲自主持制定的《苏俄民法典》就是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民法典。4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民法典,是1930年南京国民党政府制定的民法典。 近代史第一部民法法典?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尝试编纂现代意义…

    法律资讯 2025年3月17日
    200
  • 什么是民法民法典(民法是不是民法典)

    民法典是什么意思 民法典是指在采用成文法的国家中,用以规范平等主体之间私法关系的法典。民法典以条文的方式,以抽象的规则来规范各式法律行为、身份行为。 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2025年3月17日
    200
  • 民法典开(民法典开启权利保护新时代心得体会)

    我国民法典什么时候开始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实行民法典之后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 民法典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仅次于宪法。民法典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市民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法官裁判民商事案件的基本依据。中国曾于1954年、1962年、1979年三次启动民法典…

    2025年3月17日
    200
  • 民法典诋毁(民法 诋毁)

    诋毁他人名誉怎么处理 诋毁他人名声怎么处理 根据严重程度分别承担民事责任、行政处罚责任、刑事责任。 法律规定 《民法典》 第一千零二十四条 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

    2025年3月17日
    200
  • 民法典三严(民法三原则)

    学习党的纪律心得体会 党的纪律和党内规矩是全体党员的行为规范和行动准则,是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体现和可靠保证,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考验的重要内容,是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党员学习党的纪律有什么 心得体会 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学习党的纪律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学习党的纪律心得体会一 党的以来,多次强调要严明党的纪律、按规矩…

    2025年3月17日
    200
  • 民法典抽烟的规定民法典关于儿童的法条

    民法典关于儿童的法条? 一、我国法律规定儿童是几岁到几岁? 按照我国有关法律中的规定,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为儿童。一般来讲是0到14岁的孩子。我国法律有明文规定儿童所享有的合法权利包括受教育的权利、成长的权利、享受医疗和监护的权利。 二、儿童的合法权利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一条,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

    法律资讯 2025年3月17日
    200
  • 民法典中友善的含义,什么是民法的第1项基本原则?

    什么是民法的第1项基本原则? 平等原则。平等原则主要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原则在民法中的体现,一层含义是平等保护所有民事主体的合法民事权益。 平等原则最本质的内涵就是人格的平等,即形式平等、起点平等、机会平等(否则会影响其他方面的平等待遇)、同等情况同样对待。平等原则构建了市场经济的基础,在政治层面上也是最为根本的原则。正是在平等的基础…

    法律资讯 2025年3月17日
    200
  • 民法典立法精神(民法典立法精神平等与保护)

    为什么民法典始终贯穿“平等”的立法精神? 因为民法典中间的个体,它的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平等,所以说在制定这个法律过程中间,必须要遵循这个平等的原则,来处理他们之间的纠纷。 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具有立法准则的功能。民法基本原则贯穿于整个民事立法,统帅和指导各项民法制度和民法规范的制定,以避免民法内部矛盾,从而保持民法体系的和谐一致,…

    2025年3月17日
    2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