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与孝(民法典孝小故事50字)

律来帮
商家名称:
律来帮
商家认证:
VIP会员
手机号码:
18365284851
添加微信:
18365284851
温馨提示:
请说在创想鸟看到,优惠更多

孝亲敬长是法定义务吗

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法律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1、主动用心供养父母。在衣食住行方面,应该仔细观察父母有什么需要,主动为父母准备好,不要等父母张口。除非迫不得已,父母永远不会张口跟孩子要东西。等父母开始要东西了,就已经说明,你对父母实在是太不用心了。??

2、记住父母的生日。子女的生日,父母永远都不会忘记,父母的生日,我们也不应该忘记。父母不一定希望生日过得多么热闹排场,希望收到多少礼物,但起码你要记住给父母打个电话,告诉她:“生日快乐!”??

3、经常给父母拍照。现在拍照方便了,在给宝宝拍照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给父母拍照。父母年事已高,拍照的机会已经不多了,没准儿哪一天她们就会撒手人寰,到时候再想拍,就永远没有机会了。??

4、多给父母打打电话。如果能守护在父母身边,那当然最好,如果做不到,一定要记得多打打电话。父母不打给我们,是因为怕打扰我们的工作生活,是怕拖累我们。能够和子女聊天,其实是父母最开心的事。??

5、跟父母聊天有耐心。不管是当面和父母聊天,还是打电话,一定要有耐心,老人年龄大了,耳朵可能会有点儿背,如果听不清,自己就已经很难受了。小辈可以大点声,或者多说几遍,千万不要有厌烦的情绪,不要让父母伤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六条: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简要总结:

孝亲敬长是法定义务吗?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法律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百善孝为先。它的意思就是在告诉我们,做人一定要注意讲求孝道。虽然很多人都对这句话和它的具体意思知道得很清楚。

民法典与孝(民法典孝小故事50字)

民法典关于子女赡养父母的规定有什么

【法律分析】

民法典规定成年子女有义务赡养父母。这种义务,不随父母婚姻关系的改变而终止。如果子女拒绝,或者怠于赡养父母,父母可以起诉,请求支付赡养费,并且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另外,有能力负担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或无力赡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也有赡养的义务。赡养父母是子女的法定义务。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或者子女无力赡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六条 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民法典称不尽孝者少分或不分遗产,你支持此规定吗?

支持,站在当事人的角度,老人心理也肯定不希望自己的财产分给对自己不好的人。法律的存在就是为了守住道德的底线,现在民法典出此规定也算是让老人处理遗产有法可依了。而且这条法规出台,能解决很多现存的社会问题。

第一,用法律守住我们的孝道

虽然古话常说“百善孝为先”,但是现代仍有很多子女自私冷血,置自己的亲生父母不顾。网上类似的新闻太多,而身边活生生的例子也是一个接一个。前段时间56岁男子推老母进墓坑掩埋的事情,令不少人感到震惊,这就是真实事件。最后还是老人儿媳举报丈夫,才让警方及时施以救援救出老人。而追溯这件事的起因,竟然只是因为老人年事已高,生活不便,男人照顾得厌烦了就做出这等泯灭人性的事情。

父母对子女有抚养义务,这是法律规定的。现在父母老了,却没有法律规定子女必须尽到的赡养责任,那这个社会显然是畸形的。以前财产顺理成章由子女继承,现在有了这条法规,完全可以警醒那种只想索取不想付出的那些子女。你不对老人好,那他的遗产你也别想要了。

第二,利于解决子女遗产纠纷

以前如果老人去世没立遗嘱的话,一般遗产由几个子女平分。但这里肯定会有人不满,比如某某从来没照顾过父母,凭什么和其他人拿一样的钱。而你要是不分给他,他又以子女身份自居闹到法院,这时候可能连法官都没办法,该判给不孝者的钱还是得给他。现在就清楚了,你对父母上几分的心,最后你就得几分他的遗产,合情且合理,让各个子女无话可说。

第三,让遗产分配有更多选择性

这是针对被继承人而言的。当老人在面对子女不孝顺的情况下,他可以有更多考虑,比如把钱留给对自己好的亲戚,朋友,甚至邻居。而这些不孝的人无权干涉。

民法典中此法规的出台,算是切实地走进寻常百姓的家里,了解了民生疾苦。但是亲情是人世间最存粹的情感,每个人应自发地履行相关责任和义务,而不是靠法律约束。而只有把传统中那种孝道精神传承下去,我们的社会才能越变越好。

消息提醒:福州的白女士添加了微信

律师在线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咨询
微信号:18365284851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普法网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aw.chuangxiangniao.com/p/593346.html

(0)
上一篇 2025年3月16日 18:35:37
下一篇 2025年3月16日 18:35:48

相关推荐

  • 民法典地图(民法典在哪)

    商业贷款买房后可以转公积金贷款吗? 商业贷款是可以转为住房公积金贷款的,不过需要符合以下的条件才可以: 1、借款人必须是原住房贷款的借款人或配偶(需为买受人); 2、原商业性购房贷款未结清且银行同意借款人提前结清贷款; 3、原商业性购房贷款还款一年(含)以上、信用记录良好且无逾期贷款余额; 4、所购房产已取得当地房地产登记部门出具的房屋所有权证,且为钢混结构…

    2025年3月16日
    000
  • 民法典给彩礼(民法典彩礼规定不能超过多少)

    民法典彩礼规定 法律分析:《民法典》并没有关于彩礼的明确规定。彩礼是男女双方在结婚前,男方给女方的礼金,指自古以来的一种习俗。《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因此,按习俗给付彩礼的,应在可接受范围内,不得借彩礼名义买卖、包办婚姻、干涉婚姻自由。同时彩礼的性质是附条件的赠与,是男方为达成结婚…

    2025年3月16日
    200
  • 民法典死刑(民法典死刑有民事赔偿吗)

    死刑犯可以结婚么 按中国目前的法律(刑法和新婚姻法)是未被禁止的。 法律对此并没有明令禁止,结婚是没有障碍的。触犯刑律,并不等同于触犯了所有的法律,也不等同国家剥夺了法律赋予公民的所有权利。只要他们双方符合条件,又自愿同意,按照婚姻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结婚。死刑犯仅仅只是被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政治权利并不包括结婚权利。在国家倡导民主法制的情况下,当地司法机关应该…

    2025年3月16日
    200
  • 沂南民法典(沂南县民事律师)

    与导游有关的书籍 苏州日语导游词(中日对照) 法律基础知识–民法有关导游方面的书籍大集合 2008-07-27 18:08:29| 分类: 外语导游资料 | 标签: |举报 |字号大中小 订阅 Internet导游 李学农等著 南京导游 本社编 西安导游必备 姚宝荣 梁根顺 李瑞林 北京实用导游 刘锋 北京导游 李登科 中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导游 陈…

    2025年3月16日
    200
  • 民法典条约(民法典条约及要求)

    德国民法典关于平等的条文,明确的,谢谢! 论德国民法典的基本特点 关键词: 德国民法典/基本特点/启示 内容提要: 德国民法典对于德国的民族振兴、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卓越的贡献。作为亚洲第一部民法典, 德国民法典制定以移植摄取、注重实效与兼收并蓄为基本指导思想, 融合了西方各国民法典的精华,成功地实现了民事法律制度的本土化与国际性、现代化和现实性、法典化和…

    2025年3月16日
    200
  • 民法典最新讲解(讲解一下民法典)

    民法典1192条解读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二条的内容是关于劳务关系之间的补偿,劳务双方,如果提供劳务一方造成他人损害的,接受劳务一方要承担侵权责任。而接受劳务一方承担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提供劳务一方补偿。要是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受到损害,可以双方各自承担责任。如果因为第三人的行为造成提供劳务一方损害的,提供劳务一方可以要求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也可…

    2025年3月16日
    200
  • 民法典流浪(民法典流浪猫狗内容)

    民法典关于流浪狗的规定 法律解析: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 损失赔偿额 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 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 约定违约金…

    2025年3月16日
    200
  • 新出民法典离婚(新法律民法典离婚)

    民法典离婚新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离婚新规定是: 1、从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那天起的三十天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2、规定期限届满后三十天内,夫妻双方当事人需要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 3、没有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七条 【离婚冷静期】自婚姻登记…

    2025年3月16日
    200
  • 民法典短语(用一句话概括民法典)

    签订与签定的区别是什么 1、意思不同: 签订是指双方需要共同订立契约或者条 约; 签定是指不需要双方订立条 约。 2、过程不同: 签订有商讨后进行签订的过程和在条 约上签字的过程; 签定只有在条 约上签字的过程。 3、用法不同: 签订是更为专业的用法; 签定在法律角度来说,是不能使用的一个用语。 4、结构不同: 签订是并列结构; 签定是动宾结构。 “签订”的…

    2025年3月16日
    200
  • 民法典饮酒(民法典饮酒驾车降低级)

    民法典喝酒连带责任规定 法律分析:多数情况下应由发生人身损害的饮酒人自负损失。但如果亲朋好友在共同饮酒过程中存在以下情节,则共同饮酒人也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以下四种劝酒情形要承担法律责任1、强迫性劝酒,比如用“不喝不够朋友”等语言刺激对方喝酒,或在对方已喝醉意识不清没有自制力的情况下,仍劝其喝酒的行为2、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其饮酒,比如明知对方身体状况,仍…

    2025年3月16日
    200
  • 2021民法典内容(2021民法典包括什么)

    民法法典内容202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已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民法典》是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其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及附则,共计1260条。 从胎儿到坟墓,《民法典》保护中国人生老病死的各个阶段,涵盖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保护的权益范围相较于之前的单行法也将更加…

    2025年3月16日
    200
  • 民法典实施了(民法典实施了哪些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实施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如果说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那么民法典就重在保护私权利,几乎所有的民事活动大到合同签订、公司设立,小到缴纳物业费、离婚,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2025年3月16日
    200
  • 民法典和公安(民法典公安工作指引与案例精解电子版)

    民法典亮点解读 见义勇为行为可免责 现实中因救人反被告的事件多次发生,“扶不扶”“救不救”一度困扰公众。 民法典进一步明确了侵权人和受益人的各自责任,同时也明确了见义勇为者依法不承担民事责任,有助于杜绝“英雄流血又流泪”的现象。 居住权为“以房养老”扫平障碍 老人可以通过“以房养老”模式,把房子过户给子女或卖给他人,同时要求设立居住权。 民法典首次在用益物权…

    2025年3月16日
    200
  • 高云民法典(高云 律师)

    民法典的创始人是谁? 天使创始人常金光:民法典背景下,合同起草审查实务 法天使创始人、中国合同库发起人之一常金光开展《民法典时代,合同起草审查实务》课程讲座,把合同起草审查… 腾讯网2020-08-20 中国《民法典》终于颁布了,你知道《民法典》的前世今生吗… 一文带你了解世界民法典的起源与发展!图片来源于新华社 2020年5月28日…

    2025年3月16日
    200
  • 民法典错误(民法典错误行为)

    民法总则意思表示错误的理解有哪些? 2021年1月1日起《 民法典 》正式施行,《民法总则》同时废止。 意思表示错误的理解有哪些 传统民法及我国学界的通说认为,意思表示错误是指意思与表示的不一致。这种不一致属于无意识的不一致,而与内心保留、虚伪行为和戏谑表示等表意人明知的意思与表示的不一致相区别。要判断是否构成错误,应当遵循“解释先于撤销”原则,首先通过意思…

    2025年3月16日
    2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