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劝酒可能犯罪(参与劝酒可能犯罪腿疼吃什么要)

律来帮
商家名称:
律来帮
商家认证:
VIP会员
手机号码:
18365284851
添加微信:
18365284851
温馨提示:
请说在创想鸟看到,优惠更多

参与灌酒可能构成犯罪,遇到这种局面作为旁观者需要怎么做?

我们中国人讲究人情,酒文化在我们的文化中也是很重要的,不过在酒桌上也会有一些酒文化让人接受不了,比如说在酒桌上大家会相互劝酒,都希望酒桌上大家都能够多喝一点,最好喝得不省人事,才算是宾主尽欢,其实这样的酒文化本身就是一种糟粕,不应该大肆宣扬,特别是一些关系比较好的人,在酒桌上相互劝酒,喝高了是很容易影响身体健康,甚至一些人因为喝酒过多猝死,参与喝酒的人都会所承担相应的责任。

阿里女员工遭到性侵一事在网络上持续发酵,就是因为该女员工爆料自己遭受到了其他人的灌酒行为,把她灌得失去反抗能力,才让那些不法分子的一些不良企图能够得逞,这件事引起了大家的热议,一些法律专家也出来解释道参与灌酒也可能构成犯罪,今天就跟小编来了解一下,如果遇到这种局面应该怎么做。

一、不要参与灌酒

首先自己要保证自己不参与灌酒,但我们也不能够袖手旁观,毕竟只要你参与了这样的饭局出了事,都会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参与了这种灌酒的行为,就是涉嫌犯罪,根据后果来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出言制止

特别是一些男人对女人有一些不妥当的行为,我们应该出言制止,尽可能的阻止这样的行为,有的人因为喝的多,可能头脑不清醒,一时的冲动向别人灌酒,那我们及时制止,避免严重后果的发生。

三、可以选择报警

如果实在阻止无效,可以选择报警,这样才能够让那些灌酒的人有所收敛,不然他们会肆无忌惮。对于谁都是一种伤害,不光让那些被灌酒的女人受到了伤害,也让参与这场酒的人牵连其中,作为参与者也逃脱不了法律的制裁。

参与劝酒可能构成共同犯罪?

是的,如果参与酒局的人与犯罪嫌疑人有共同的犯罪故意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协助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比如明知犯罪嫌疑人有通过将灌酒要强奸被害人的目的,还极力的对被害人劝酒,劝酒的行为已将共同犯罪故意付诸实施。

当被害人醉酒昏迷后,协助将其背至宾馆房间,由犯罪嫌疑人实施强奸。其行为构成强奸罪的共犯。无论是强奸罪还是猥亵罪,都是违背女性意志,采取强制手段迫使女性忍辱屈从,侵犯了女性的性自主权。

阿里女员工醉酒被侵害

8月7日,有被认为是阿里巴巴员工的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称,在出差过程,被其领导要求在KTV陪客户喝酒,被灌酒后遭到客户猥亵。同时,女员工举报称,事后查看酒店录像,当天夜里该领导多次进入女员工酒店房间,涉嫌性侵。

针对网络热议的阿里女员工被侵害一事,8月7日晚,阿里巴巴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回应称,决不容忍,全力配合警方,涉嫌施加伤害的员工已停职接受警方调查。

阿里巴巴表示,无论是猥亵还是性侵,都是非常严重的犯罪行为,阿里巴巴决不容忍。目前,济南警方已对该案进行调查,阿里巴巴已对涉嫌施害的员工停职,并将全力配合警方调查,密切关注警方调查进展和结果。

同时,阿里巴巴内部已由蒋芳牵头成立独立调查组,对此事和事发后在公司内举报全过程进行全面调查,并向全体员工公布调查结果。

以上内容参考 凤凰网-疑阿里女员工醉酒被侵害背后 律师:参与劝酒可能构成共同犯罪

参与劝酒可能犯罪(参与劝酒可能犯罪腿疼吃什么要)

劝酒犯法吗?

根据相关规定,酒桌上的劝酒导致下列四种情形,可能触犯法律:

1、强迫性劝酒,劝酒者通过语言刺激对方喝酒,或者对方已经醉酒意识不清没有自制力的情况下,还劝其喝酒;

2、明知对方不胜酒力,不能喝酒还继续劝其喝酒,例如,明知对方身体有不能饮酒疾病的;

3、没有将醉酒者安全护送的,饮酒者失去自控能力,聚餐者没有将其安全送到医院或家中的;

4、酒后驾车未劝阻导致发生车祸等损害的。

【法律依据】

《侵权责任法》第六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侵权责任法》将于2020年12月31日失效)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民法典》生效时间为2021年1月1日)

疑阿里女员工醉酒被侵害背后,律师:参与劝酒可能构成共同犯罪

近日,某认证信息为阿里巴巴员工的人士在某平台爆料称,某女同事在公务出差过程中被灌醉,后遭到商户猥亵,当晚该女同事被其上司侵犯,事后女同事在公司反馈情况被拖延处理。

同时,阿里巴巴内部已由蒋芳牵头成立独立调查组,对此事和事发后在公司内举报全过程进行全面调查,并向全体员工公布调查结果。目前,还未有警方的相关调查结果公布。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CEO张勇8月8日凌晨在阿里内网发帖,用震惊、气愤、羞愧,表达对阿里一员工涉嫌侵犯女同事事件的感受。他同时表示,必须调查清楚,给全体阿里同学和全 社会 一个交代。

律师表示,该事件中,如果确实有证据证明有人实施了强奸或猥亵行为,涉嫌构强奸罪或猥亵罪。“如果参与酒局的人与犯罪嫌疑人有共同的犯罪故意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协助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比如明知犯罪嫌疑人有通过将灌酒要强奸被害人的目的,还极力的对被害人劝酒,劝酒的行为已将共同犯罪故意付诸实施”。

根据阿里内网传出的女员工自述文件,该女员工自称,7月27日,她被男领导强制要求去出差,被灌醉后,在酒桌上被男商户摸私处且被男商户带到其他无人包间进行猥亵,其男领导当晚四次进入女员工房间并对其进行侵犯。

此次事件被爆涉及淘鲜达淘鲜达华北区商家运营组,相关人员在该自述文件中被曝光。女员工在自述文件中称,当天已报警,并与警察共同调出酒店监控。

自述文件还曝光,女员工曾多次向公司寻求处理,但相关公司领导态度敷衍。8月2日,女员工向相关领导提出诉求,“根据公司《员工纪律制度》里一类违规的规定以及第七项的规定,开除涉事男领导,且阿里系公司对其永不录用”同时给女员工放长假”,得到相关公司领导三天之内给出处理结果的答复,但三天后,相关领导回应女员工称没有做出开除决定。

8月8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CEO张勇在阿里内网发帖,对该事做出了相关回应。

张勇表示,晚上(8月7日)得知上述情况,感到“震惊、气愤、羞愧”。他表示,该道歉的不仅是HR团队,相关各级业务主管都有责任,都应该为冷漠、为没有及时处理而道歉。

张勇称,“从我开始,从管理者开始,我们每一个人必须有深刻的触动、反思和行动。”

《刑法》还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前款罪的,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除了上述事件本身外,职场应酬中变味的“酒文化”和职场性骚扰等话题都受到了热议,“拼酒、灌酒、逼酒”成为常见的陋习,多名网友自曝曾被职场灌酒、被职场骚扰,

许浩表示,如果参与酒局的人与犯罪嫌疑人有共同的犯罪故意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协助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比如明知犯罪嫌疑人有通过将灌酒要强奸被害人的目的,还极力的对被害人劝酒,劝酒的行为已将共同犯罪故意付诸实施。当被害人醉酒昏迷后,协助将其背至宾馆房间,由犯罪嫌疑人实施强奸。其行为构成强奸罪的共犯。无论是强奸罪还是猥亵罪,都是违背女性意志,采取强制手段迫使女性忍辱屈从,侵犯了女性的性自主权。

针对公众如何在职场性骚扰中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问题,许浩称,《民法典》第1010规定,违背他人意愿,以言语、文字、图像、肢体行为等方式对他人实施性骚扰的,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机关、企业、学校等单位应当采取合理的预防、受理投诉、调查处置等措施,防止和制止利用职权、从属关系等实施性骚扰。

劝酒犯法的法律

法律分析:一是强迫性劝酒,明知对方不能喝酒,或明知对方身体有疾病———对方已经明确表示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仍然劝对方饮酒者,要承担由劝酒引起的一切责任;

二是明知对方喝醉已经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能力,在无人照顾的情况下存在危险,清醒酒友未将醉酒者安全送达,醉酒者一旦出事清醒者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是酒后驾车未劝阻,对于醉酒的酒友其他人应当劝阻其不得驾车,如果未加劝阻则就有可能承担由此引发的相应法律责任;

四是宴会的主人应当确保参加宴会的每个人的安全,醉酒者一旦出现意外事故,酒宴召集者就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第一千一百八十条 因同一侵权行为造成多人死亡的,可以以相同数额确定死亡赔偿金。

第一千一百八十一条 被侵权人死亡的,其近亲属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被侵权人为组织,该组织分立、合并的,承继权利的组织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被侵权人死亡的,支付被侵权人医疗费、丧葬费等合理费用的人有权请求侵权人赔偿费用,但是侵权人已经支付该费用的除外。

第一千一百八十二条 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财产损失的,按照被侵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失或者侵权人因此获得的利益赔偿;被侵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失以及侵权人因此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被侵权人和侵权人就赔偿数额协商不一致,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赔偿数额。

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 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劝人喝酒要承担什么责任?

按照我国《刑法》第18条第4款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就从法律上明确规定了醉酒犯罪应负完全刑事责任。

同时,对于这4种劝酒行为同样也进行了立法规定—-

比如强迫性劝酒、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其饮酒、未将醉酒者安全护送以及.酒后驾车未劝阻导致发生车祸,这4种行为同桌饮酒者,都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出现以下四种情况,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同饮者和劝酒者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0 1强迫性劝酒

在饮酒过程中,有明显强迫对方喝酒的意思表示,比如用“不喝不够意思,不喝看不起我,不喝不是兄弟”等语言刺激对方喝酒;

0 2明知对方不能饮酒仍劝其饮酒

比如明知对方酒精过敏、身体不适或者吃了头孢类药物不能饮酒,仍劝其饮酒而诱发了相关的疾病;

0 3未将醉酒者安全护送

如果饮酒者已经神志不清,失去控制能力,同饮者要将醉酒者安全送到医院、家中或其亲人身边,让醉酒者有人照顾;

0 4饮酒者酒后驾车未劝阻

一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后果,劝酒人要承担相应责任。

消息提醒:福州的白女士添加了微信

律师在线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咨询
微信号:18365284851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普法网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aw.chuangxiangniao.com/p/592176.html

(0)
上一篇 2025年3月16日 17:19:21
下一篇 2025年3月16日 17:19:37

相关推荐

  • 无犯罪公证书(无犯罪公证书有效期是多长时间啊)

    无犯罪记录公证书需要什么材料 一般情况下,办理无犯罪记录证明公证的步骤包括: 1、到公证处领取介绍信(有条件的公证处会提供电子版介绍信,大部分的公证处需要到现场领取); 2、持身份证、户口本及介绍信到派出所,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 3、回到公证处,凭无犯罪记录证明等其他材料办理无犯罪记录公证。 当然了,如果你觉得跑来跑去太麻烦的话,到派出所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之…

    2025年3月16日
    200
  •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心得体会)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是指自然人或者单位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行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中…

    2025年3月16日
    200
  • 双重犯罪(属人原则双重犯罪)

    什么是双重犯罪 双重犯罪是指该犯罪行为在请求引渡的国家和被请求引渡的国家都被 认定为犯罪 。双重犯罪在该两个国家都属于违法了国家刑法规定的行为,依法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条68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五条68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

    法律资讯 2025年3月16日
    200
  • 渎职罪主体(渎职罪的犯罪主体是什么)

    渎职罪的主体包括哪些 渎职罪 的主体包括: 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指严格意义上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也就是按照规定,属于国家机构序列的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2、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3、在依照法律、 法规 规定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此类人员是指一些法律、法规授权在一些领域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一…

    法律资讯 2025年3月16日
    200
  • 民法典劝酒(民法典劝酒第几条)

    劝酒犯法吗? 根据相关规定,酒桌上的劝酒导致下列四种情形,可能触犯法律: 1、强迫性劝酒,劝酒者通过语言刺激对方喝酒,或者对方已经醉酒意识不清没有自制力的情况下,还劝其喝酒; 2、明知对方不胜酒力,不能喝酒还继续劝其喝酒,例如,明知对方身体有不能饮酒疾病的; 3、没有将醉酒者安全护送的,饮酒者失去自控能力,聚餐者没有将其安全送到医院或家中的; 4、酒后驾车未…

    2025年3月16日
    200
  • 行贿罪量刑标准(2022贪贿犯罪量刑金额标准)

    实施行贿罪量刑标准 对于行贿罪的量刑标准,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其当事人对于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与国家工作人员财物的,是需要判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于情节严重或是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是需要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于情节特别严重,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是需要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025年3月16日
    200
  • 包庇罪司法解释(包庇犯罪所得司法解释)

    包庇罪的司法解释 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本罪为选择性罪名,具体包括窝藏罪和包庇罪。 根据刑法第310条第2款的规定:“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这里涉及窝藏、包庇罪与其所窝藏、包庇的犯罪人所犯之罪的共犯之间的界限。窝藏、包庇罪是在他人犯罪以后为使其逃避刑事追究而予以窝藏或者包庇,因…

    2025年3月16日
    200
  • 民法典学者(民法典参与专家学者)

    民法体系化的意义在何?谈谈你对我国制定的认识和看法. 所谓民法典的体系,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具有内在有机联系的规则体系,也 可以说是将民法的各项规则有机地组合在民法典中的逻辑体系。在民法典编纂工程已然 启动的情况下,学者与立法者所面临的首要难题就是应当如何建构与确立民法典的体系 。本文拟对此谈几点看法。 一、构建民法典体系的必要性 探究研究民法典的体系…

    2025年3月16日
    200
  • 劝酒民法典(劝酒民法典最新承担哪些责任)

    劝酒犯法吗? 根据相关规定,酒桌上的劝酒导致下列四种情形,可能触犯法律: 1、强迫性劝酒,劝酒者通过语言刺激对方喝酒,或者对方已经醉酒意识不清没有自制力的情况下,还劝其喝酒; 2、明知对方不胜酒力,不能喝酒还继续劝其喝酒,例如,明知对方身体有不能饮酒疾病的; 3、没有将醉酒者安全护送的,饮酒者失去自控能力,聚餐者没有将其安全送到医院或家中的; 4、酒后驾车未…

    2025年3月16日
    200
  • 双重犯罪(双重犯罪原则拒绝引渡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双重犯罪 双重犯罪是指该犯罪行为在请求引渡的国家和被请求引渡的国家都被 认定为犯罪 。双重犯罪在该两个国家都属于违法了国家刑法规定的行为,依法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条68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五条68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

    2025年3月16日
    200
  • 犯罪人员从业限制(犯罪人员从业限制规定)

    有犯罪记录不可以从事哪些职业? 在公务员政审中,有一项是审查考生的直系亲属是否有刑事犯罪记录,如果直系亲属有刑事犯罪记录的,则孩子公务员政审不通过。那直系亲属的哪些行为会影响子女考公务员呢? 一、老赖,老赖指的是有能力还账,但是却耍赖拒不还款的人。 二、直系亲属如果有判处死刑的情况,亦或者正在服刑(不管是什么刑罚)、曾有危害国家安全罪、正在被立案审查的,都会…

    2025年3月16日
    200
  • 警察打人(民警打人属于什么犯罪)

    警察打人可以还手吗 警察执法要求合法合理,以暴制暴是不对的,如果给对方造成轻伤以上后果,还会涉嫌故意伤害罪,要追究刑事责任。警察打人的行为肯定是违法行为,对此你可以采取适当的正当防卫,事后可以向其部门负责人投诉,维护自己合法权益。但如果警察合法实施抓捕行为,遭遇反抗,警察无责,被打的人是妨害司法的行为。 民警打人属于什么行为国家和法律没有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打…

    2025年3月16日
    200
  • 什么是经济犯罪(什么是经济犯罪嫌疑)

    什么算经济犯罪案件 经济犯罪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我国《刑法》分则第三章规定的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另一类是我国《刑法》分则第五章规定的侵犯财产罪,除此之外,我国《刑法》分则其他章规定的某些侵害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犯罪,如制造、贩卖假药罪、贩毒罪、贿赂罪,也属于经济犯罪的范畴。罪名有贪污罪、受贿罪、行贿罪、挪用公款罪、挪用资金罪、职务侵占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2025年3月16日
    200
  • 民法典犯罪(民法典犯罪主体年龄)

    民法典对未成年犯罪怎么判 我国民法典没有关于未成年犯罪的规定,主要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之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五条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 民法典中涉及的刑事案件 刑事案件是否适用民…

    2025年3月16日
    200
  • 保险诈骗罪(保险诈骗罪的犯罪主体)

    保险诈骗罪的刑法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条保险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

    2025年3月16日
    2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