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瞒真实年龄结婚算骗婚吗(女方谎报年龄算骗婚吗)

律来帮
商家名称:
律来帮
商家认证:
VIP会员
手机号码:
18365284851
添加微信:
18365284851
温馨提示:
请说在创想鸟看到,优惠更多

男方隐瞒年龄算骗婚吗

隐瞒真实年龄并不算骗婚,只要 结婚 时符合结婚的实质性要件即可,如果到现在都不符合 法定结婚年龄 可以起诉 婚姻无效 。 婚姻诈骗,简称婚骗,是以婚姻为诱饵诈骗钱财,俗称“放鸽子”是最常见的婚姻诈骗形式。我国《 民法典 》规定,借婚姻骗取财物超出了借婚姻索取财物的范围,可根据具体情况按诈骗行为以刑律处理。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 (一)重婚; (二)有 禁止结婚 的亲属关系; (三)未到法定婚龄。

隐瞒真实年龄结婚算骗婚吗(女方谎报年龄算骗婚吗)

男方结婚是故意隐瞒真实年龄构成诈骗婚姻吗?

您好!根据您的问题现做如下回答:

您的问题属于《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和《刑法典》所规制的内容。

首先从民事角度出发,隐瞒真实年龄一般不属于婚姻无效或者可撤销的情形,但是如果男方未满法定结婚年龄22周岁,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一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一)重婚;(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三)未到法定婚龄。”由此您可以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四条第二款:“婚姻无效或者被撤销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向该男方请求赔偿。其次如果您确实因为这个原因造成夫妻感情破裂,您可以通过协议离婚或者诉讼离婚请求离婚,来终止这一段婚姻的法律关系。

其次从刑事角度出发,我国目前在刑法上并没有专门规定婚姻诈骗罪,婚姻诈骗只是诈骗罪的一种类型。其含义是以借婚姻索取财物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并构成犯罪的行为。如果男方仅是故意隐瞒真实年龄,但是不符合其他条件,是不能构成诈骗罪的。也就是说男方必须在您二人建立婚姻之时,出于骗取财物的目的,隐瞒该事实,与您缔结婚姻,并且骗取的是您当地定罪标准数额的财物,才会被认为是诈骗罪。

所以依照您这个简单的条件,我不能说男方结婚是故意隐瞒真实年龄构成诈骗婚姻。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如果您还有进一步想要咨询的地方,欢迎私信联系!

女方结婚说自己37岁实际年龄45岁这属于骗婚吗?

不是骗婚。

1、犯罪嫌疑人利用合法的婚姻为幌子,来骗取合法的婚姻登记,这是骗婚的情况。借婚姻骗取财物超出了借婚姻索取财物的范围,可根据具体情况按诈骗行为以刑律处理。2、婚姻诈骗,简称婚骗,是以婚姻为诱饵诈骗钱财。婚姻诈骗已经演变成利用真实身份和证件进行合法登记结婚的新型诈骗。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二条 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隐瞒婚史结婚算骗婚吗

一、隐瞒婚史结婚算骗婚吗

隐瞒婚史是否属于骗婚

“骗婚”行骗者,可依据国家合法的婚姻登记程序,或以婚姻为诱饵的形式,来诈取他人的财物。而且隐瞒婚史要分两种情况来确定,一是隐瞒自己的婚姻史,如果是合法离婚了的,并且没有进行诈骗是不属于骗婚的,二是如果既隐瞒婚史,又实施诈骗,那么就属于骗婚。

什么是虚构事实、隐瞒真相

刑法上的虚构事实,就是指捏造并不存在的事实,骗取他人信任,可以是虚构全部的事实,也可以是虚构部分事实。隐瞒真相则是指掩盖客观存在的某种事实,这种事实如果为他人知道,便不会将财物交给犯罪分子。我国《民法典》对借婚姻骗取财物之规定我国《民法典》规定,借婚姻骗取财物超出了借婚姻索取财物的范围,可根据具体情况按诈骗行为以刑律处理。目前,我国的《民法典》对以合法婚姻形式诈骗他人财物的不法行为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这使得众多的不法分子钻了法律的空子,从而利用合法婚姻形式诈骗他人的财物。

“骗婚”的主要形式

她们往往采取合理合法的形式,不顾及他人的切身利益,来骗取自身经济的提升。在这部分骗婚的人群中,男性不多,主要是女性。

1.男性骗婚。多为自身经济条件差,年轻,相貌出众而且具有非凡的气质。其选择的主要是生活比较富裕、年岁比较大、离异、单身和有子女的女性对象,通过正式的法律程序获得国家认可的婚姻手续。他们并不在乎女方的容貌和年龄,目的只是财产。当把女方的财产骗到手之后,就会很快提出离婚,从而获得合法婚姻下的巨额经济财富补偿。或者说,他们在结婚之前,就已经与原未婚妻订好了攻守同盟,一旦得手便会与原女友再次组建家庭。还有一种是,在获得妻子的同意之后,制造合法的假离婚,对另一女性实施“骗婚”,以获取丰厚的财产。男性骗婚是骗财又骗色,同时还可以依据女方的社会地位获得一定的社会发展筹码,缩短其人生的奋斗历程。另一方面,对于老龄妇女实施高年龄段骗婚,其年龄之差在30岁左右。结婚后一旦女方死亡,他就会获得巨额财产的合法继承权,使女方的儿女无法得到法律上的援助。按中国的现行民法典,夫妻双方财产的第一继承人是具有合法夫妻关系的任何一方,第二顺序继承人才是双方的子女和父母。根据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国家的法律制度应该与时俱进,做一些适当的调整。应规定再婚夫妻双方的婚前财产另一方不得继承,只有婚后的财产才能继承。婚前的财产必须由双方的儿女继承。只有这样,社会才会和谐,使婚前的儿女权益得到公正的保障。

2.女性骗婚。在我国现阶段,女性的骗婚现象非常严重,很多导致儿女对家庭财产的纠纷案件层出不穷。然而,就一般来说,人到老年,失去了人生伴侣,就会感觉到孤独与无助,即便有儿女依偎在身旁,也缺少了另一份情感。生活中的诸多不便,带来的是人到晚年的寂寞和孤独,但愿半路夫妻情意缠绵相伴终生。但现实生活中不尽如人意的事情太多太复杂。

二、拿了彩礼拒绝登记是骗婚吗

拿了彩礼拒绝登记是不是属于骗婚,要依据女方是否存在非法占有彩礼的意志而定,如果是假意结婚,实际是对彩礼进行非法占有的,就会构成骗婚,按诈骗罪处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结婚后又要离婚这是骗婚吗

结婚后又要离婚不是骗婚。法律保护公民的离婚自由权,这与双方结婚时间的长短没有关系。结婚后又要离婚多是属于感情不和,骗婚,是指以婚姻为诱饵诈骗钱财,没有涉及到金钱诈骗不是骗婚。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第一千零七十九条第一、二款规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四、结婚半年女方走了,算是骗婚吗,彩礼能退还吗

不予返还彩礼的情况:1、已经登记结婚并同居生活的。这种情形下一般不予返还,无论是理论上、司法解释的规定上、司法实践上还是风俗习惯上,认识是一致的,本文不再赘述。2、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时间较长的,一般应当以两年以上。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两年以上。对该种情况确定不予返还,主要理由:首先,在当地广大农村地区,一贯将举行结婚仪式并共同生活视为男女结婚的标志。双方一旦结婚,就成为了一家人,婚约就自然的过渡到婚姻阶段,订立婚约的目的包括给付彩礼的目的都已经实现。接受彩礼的女方在人们的心目中,就由一个大姑娘变为了媳妇,其道德评价就会降低。根据习俗,在这种情况下,彩礼一般就不再返还;其次,两年的限制主要是基于诉权的时限原则。男女双方缔结婚姻,都是希望长期共同生活,如果双方不办结婚登记同居生活时间较短,双方订立婚约的目的没有实现,那么彩礼还是需要返还的。同居生活的时间限制,主要还是参照诉讼时效的规定来确定。

谈恋爱期间一方对另外一方隐瞒了真实年龄算不算欺骗

谈恋爱期间一方对另外一方隐瞒真实年龄并不算骗婚,只要结婚时符合结婚的实质性要件即可,如果到离婚时仍未达到法定结婚年龄可以起诉婚姻无效。

一、隐瞒真实年龄结婚算骗婚吗

“骗婚” 行骗者,可依据国家合法的婚姻登记程序,或以婚姻为诱饵的形式,来诈取他人的财物。 婚姻诈骗,简称婚骗,是以婚姻为诱饵诈骗钱财,俗称“放鸽子”是最常见的婚姻诈骗形式。然而现在,婚姻诈骗已经演变成利用真实身份和证件进行合法登记结婚的新型诈骗,这种也是最难打击的。我国对借婚姻骗取财物之规定,我国规定,借婚姻骗取财物超出了借婚姻索取财物的范围,可根据具体情况按诈骗行为以刑律处理。 目前,我国的对以合法婚姻形式诈骗他人财物的不法行为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这使得众多不法分子钻法律的空子,从而利用合法婚姻形式诈骗他人财物。

二、骗婚的处理是怎样的

现行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对因不同形态的婚姻发生的纠纷规定了不同的处理制度,即无效婚姻的宣告制度、胁迫婚姻的可撤销制度、合法婚姻的离婚制度。

基于骗婚是合法婚姻的定性,在现行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的框架内处理,只能通过离婚的途径。

人民法院准予当事人离婚的条件,即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经调解无效,才准予离婚。感情破裂标准是准予离婚的唯一标准。在骗婚案件中,欺骗者以骗取钱财为目的,与被骗人没有感情可言,也根本谈不上感情破裂。

若被骗人要求返回财产的诉讼请求又如何适用法律。根据婚姻法第三条规定,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在以下情形下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制度:1.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2.双方办理结婚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3.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但骗婚,前两项已是既成事实,被骗人若不能为“因给付导致自己生活困难”举证,返还财产的诉讼请求就得不到支持。这显然有失公允。

总之,在现行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的框架内对本案的骗婚进行定性时,其定性有悖于常理;处理因骗婚引起的纠纷时,很难适用到最恰当的规定,处理结果也将显失公平。

如今出现骗婚的情况很多,但多数都是为了骗取对方的财物,而进行骗婚。那种隐瞒自身真实年龄,而与对方登记结婚的,一般是不会认定为骗婚。另外,如果此时隐瞒真实年龄的一方,实际其实年龄是符合了法定结婚年龄要求的,那么双方之间的婚姻关系也不能认定为无效。

消息提醒:福州的白女士添加了微信

律师在线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咨询
微信号:18365284851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普法网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aw.chuangxiangniao.com/p/564270.html

(0)
上一篇 2025年3月15日 09:44:36
下一篇 2025年3月15日 09:44:50

相关推荐

  • 对行政许可申请人隐瞒情况的如何处理(行政许可申请人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

    申请人隐瞒有关情况或提供虚假是材料申请行政许可的,行政机关不受理或不予行政许可,并给予什么? 申请人隐瞒有关情况或提供虚假是材料申请行政许可的,行政机关不受理或不予行政许可,并给予警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七十八条 行政许可申请人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行政许可的,行政机关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行政许可,并给予警告;行政许可申请属于直接关系…

    2025年3月15日
    200
  • 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立案标准(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情节)

    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的成立条件是什么? 本罪的犯罪构成。(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毒品的管制和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窝藏毒品、毒赃的行为,不仅帮助犯罪分子隐匿罪证,妨害司法机关的调查取证,使犯罪分子逃避法律的制裁,而且为毒品犯罪分子继续犯罪提供物质条件。这些毒品可以随时流入社会,危害他人的身心健康。因此,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的犯罪…

    2025年3月15日
    200
  • 贩卖毒品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多少(贩卖毒品要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多少)

    贩卖毒品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多大 贩卖毒品刑事责任年龄是十四周岁以上。 已满十四周岁的人贩毒应负刑事责任。法律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行为人在十八周岁以下,一般会从轻或减轻处罚。 1、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

    2025年3月15日
    200
  • 隐瞒病情结婚算骗婚吗(婚前有病隐瞒算不算骗婚)

    女方结婚前有病,算不算骗婚? 一方结婚之前隐瞒病情不构成骗婚,但是会伤害夫妻间的信任,影响感情。但如果对方的病属于医学上禁止结婚的疾病,那双方之间的婚姻就是会被认定为无效的。 一方结婚之前隐瞒病情会不会构成骗婚 一方结婚之前隐瞒病情是不会构成诈骗罪的,但是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应当在结婚登记前如实告知另一方;不如实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请求…

    2025年3月15日
    200
  • 女性退休年龄最新规定2021(女性退休年龄最新规定2021福建)

    女的退休年龄是多少?2021 “职工退休年龄新规定:女工人延迟到55岁退休。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规定: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的决议》第一条 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一) 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二) 从事井下、高空、高温…

    2025年3月15日
    200
  • 隐瞒精神病无效婚姻对吗(精神病 无效婚姻)

    老婆隐瞒精神病史,法院能否判婚姻无效? 虽然是你们之间有合法手续登记结婚,但由于你老婆婚前便患有精神病,并被医院确诊依照法律规定不能结婚的精神分裂症,关于这一病情她没有对你明确说明,致使你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与她登记结婚,婚后至今她的病情都没有痊愈。法院可以确认双方的婚姻为无效婚姻。 我国1950年、1980年《婚姻法》均未规定无效婚姻内容,只是在《婚姻登记管理…

    2025年3月15日
    200
  • 隐瞒家族精神病史申请婚姻无效可以吗(隐瞒家族精神病史申请婚姻无效可以吗)

    婚前隐瞒家族有精神病史能成为离婚理由吗? 因婚前患过精神病或因家族有精神病遗传患精神病,不论是否隐瞒,均不是准予或不准予离婚的理由。《婚姻法》规定的离婚是“感情确已破裂”的原因是由配偶患有精神病所致,离婚的理由是可以成立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中规定,因一方患有精神病对方要求离婚的,处理时既要保障婚姻自由,又要有利于患者的治…

    2025年3月15日
    200
  • 退休年龄最新规定2013(退休年龄最新规定2022年新政策解读视频)

    新规定退休年龄表 现在的退休年龄是男性年满六十周岁,女性年满五十周岁,同时还需要连续工龄满十年。但是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可以提前退休。 法律依据 《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第一条   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

    2025年3月15日
    200
  •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主体(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主体)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主体?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主体,是年满十六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构成该罪的,可对行为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则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 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

    2025年3月15日
    200
  • 隐瞒抑郁症可以判婚姻无效吗(抑郁症 婚姻无效)

    婚姻法里对婚前隐满抑郁症的,但没有住院该怎么处理 《婚姻法》有四种情形结婚的是认定婚姻无效的:1、重婚的2、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3、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4、未到法定婚龄的。 婚姻法虽然没有明确列明第3条禁止结婚的疾病,但是从其他法律法规中可以推导出“疾病婚”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一是具有遗传性的疾病,会传染给下一代。二是患有某种…

    2025年3月15日
    200
  • 刑法规定首犯隐瞒罪会判刑吗(隐瞒犯罪所得的量刑标准)

    隐瞒犯罪所得量刑标准 刑法规定的隐瞒犯罪所得罪的量刑标准如下: 1、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

    2025年3月15日
    200
  • 对行政许可申请人隐瞒有关情况需要承担哪些责任(根据行政许可法规定,行政许可申请人隐瞒)

    使用虚假材料取得特种设备行政许可违反什么法律 使用虚假材料取得特种设备行政许可违反了行政许可相关法律。 法律分析 如果向工商登记机关提交虚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骗取公司登记的,应承担法律责任。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内专用机动车辆。其中锅炉、压力…

    2025年3月15日
    200
  • 赡养费(赡养费从什么年龄计算)

    赡养费标准 赡养费的支付标准有三个依据,即当地的经济水平、被赡养人的实际需求和赡养人的经济能力。 赡养费是成年子女支付给无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的费用。赡养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老年人基本赡养费; 2、老年人的生病治疗费用; 3、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的护理费; 4、老年人的住房费用; 5、必要的精神消费支出; 6、必要的保险金费用。 法律依据: …

    2025年3月15日
    200
  • 女子法定结婚年龄(女子法定结婚年龄中国)

    中国女性结婚的法定年龄 一、中国女性结婚的法定年龄是多少 1、中国女性结婚的法定年龄为二十周岁。中国大陆法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中国港台法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18岁,女不得早于16岁。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七条 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第一千零五十四条 无效的或者被…

    2025年3月15日
    200
  • 刑责最低年龄拟下调至12岁(刑法修正案下调法定最低刑责年龄至12岁)

    刑事责任最低年龄调整到十二岁 我国刑法将特殊情形下的刑事责任最低年龄降低到十二周岁,即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由此可见,已满十二周岁的行为人只有在实施特定犯罪行为造成特定后果且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后,才应当被追诉。 刑事责任年龄…

    2025年3月15日
    2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