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卫过当经典真实案例(防卫过当的真实案例)

律来帮
商家名称:
律来帮
商家认证:
VIP会员
手机号码:
18365284851
添加微信:
18365284851
温馨提示:
请说在创想鸟看到,优惠更多

最高检发布6起正当防卫不捕不诉典型案例,这几起案例又有何不同之处?

11月27日,最高检发布了6起正当防卫不捕不诉典型案例,进一步明确正当防卫制度的法律适用,统一了司法标准。相信大家最关注的应该是哪六起案件成了正当防卫不捕不诉的典型案例,这几起案例又有何不同之处?一起来看一下。

一、六起典型正当防卫的案件分别是:

1、甘肃泾川县王某不批捕案;

2、河北辛集耿某不批捕案;

3、江西宜春高某不起诉案;

4、湖北京山余某不起诉案;

5、安徽枞阳周某不起诉案;

6、湖南宁乡文某不起诉案。

二、这六起案件的主要特点在于:

1、案件的类型全面,六起案件中有二起为不批捕案件,四起为不起诉案件;

2、具有典型的指导意义,六起案例中,虽然都是正卫,但各自突出的重点均不相同;

3、案件的起因多元化,其中既有涉及到强奸、非法入侵以及故意伤害的案例,又有行车纠纷、传销和暴力拆迁,涉及的案例均为多发或是较受关注的类型。

三、六起案件的不同点在于:

六起案件的起因各不相同,结果也各有差异。但是,最大的不同点还是在于判决的不同上。虽然都是正当防卫的案件,也都是典型案件,但是其中有不批捕案和不起诉案,这两者的区别是很大的。

批捕是所有刑案办理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不批捕只是一种暂时性的措施,不代表最终定性和结论。有可能后期会被批捕,然后起诉判刑的可能。还有一种不批捕是案件撤销后的不批捕,六起案件中的前两件案件均属于案件撤销后的不批捕类型的。也就是说,他们的正当防卫属于法律限定范围内的,不必负法律责任。简单的说,就是无罪,也不会被记录入档案。

不起诉是指所有侦查已经完毕,是检查机关对于案件的一个最终的结论,属于无罪或者是十分轻微的罪行,没有起诉的必要。六起案件中的后四起属于不起诉,也就是说,后四起案件实际还是犯罪了,或者说防卫有过当之处,当罪行十分的轻微,所以无予起诉。

综上,六起案件中,最大的区别就是罪与非罪了。

帮我解释一下正当防卫,并给举几个现实的例子~!

正当防卫,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一定限度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中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案例:

一、一天晚上,田华从同学家归来,路过一条偏僻的胡同时,从胡同口处跳出一个持刀青年黄某。黄某把刀逼向田华并让他交出钱和手表。田华扭头就跑,结果跑进了死胡同,而黄某持刀紧随其后,慌乱害怕中,田华拿起墙角的一根木棒。

向黄某挥去,黄某应声倒下。田华立即向派出所投案,后经查验,黄某已死亡。

法律分析:田华的行为是正当防卫。根据刑法第20条第3款规定:对正在进行的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死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本案中,田华对正在进行持刀抢劫的黄某采取防卫行为,将之打死,属于正当防卫。

二、王某,女。24岁。张某、女,44岁。被害人王兆宽,平素对其妻张某、女儿王某经常打骂虐待。一天深夜,王兆宽对女儿王某强奸2次。王某被强奸后服药自杀,经抢救未死。其妻张某也曾被王兆宽打后自杀未遂。某年2月27日深夜,王兆宽钻入王某被窝,意欲强奸,王某不从。

王兆宽惟恐其妻发觉,便回自己被窝。早晨4时许,王兆宽又钻入女儿王某被窝,王某奋力反抗。王兆宽说:“今天不把你祸害了,我都是你养的。”王某大声呼救。

张某被惊醒后,气愤地打了王兆宽嘴巴。接着张某按住王兆宽,女儿王某取两段麻绳将王兆宽的手、脚捆住,并让其母取来绳子,用绳子将王兆宽勒死。6时许,母女二人投案自首。

法律分析:

1、王某、张某应以故意杀人罪定罪。理由是:王兆宽在对其女儿实施强奸时,王某、张某将王兆宽予以捆绑,属于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实施的正当防卫。

但是,在将王兆宽已被制服失去侵害能力的情况下,王兆宽所实施的不法侵害也随之结束,王某、张某又对其实施的打击行为,已失去了正当防卫的前提条件,属于事后防卫,应当依法负刑事责任。

2、王某、张某的行为属于激愤杀人,情节较轻,应当从宽处罚。同时,二人有自首情节,应当适用犯罪较轻犯罪后自首的,可以免除处罚的规定量刑。

扩展资料:

正当防卫的误区:

1、打架斗殴中,任何一方对他人实施的暴力侵害行为。两人及多人打架斗殴,一方先动手,后动手的一方实施的所谓反击他人侵害行为的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

2、对假想中的不法侵害实施的所谓“正当防卫”行为。不法侵害必须是在客观上确实存在,而不是主观想象的或者推测的。

3、对尚未开始不法侵害行为的行为人实施的所谓“正当防卫”行为。

4、对自动停止,或者已经实施终了的不法侵害的行为人实施的所谓“正当防卫”行为。

5、不是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者本人,而是无关的第三者的所谓“正当防卫”行为。

6、不法侵害者已被制伏,或者已经丧失继续侵害能力时的所谓“正当防卫”行为。

7、防卫挑拨式的所谓“正当防卫”行为。即为了侵害对方,故意挑逗他人向自己进攻,然后借口正当防卫加害对方。

8、对精神病人或者无刑事责任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侵害行为实施的所谓“正当防卫”行为。

9、对合法行为采取的所谓“正当防卫”行为。公安人员依法逮捕、拘留犯罪嫌疑人等合法行为,嫌疑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实行所谓的“正当防卫”。对紧急避险行为也不能实行正当防卫。

10、起先是正当防卫,但后来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此种行为,法律称为“防卫过当”,不属正当防卫的范畴(出现刑法第二十条第三款规定的情况例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正当防卫

防卫过当经典真实案例(防卫过当的真实案例)

最高检发布6起正当防卫不捕不诉典型案例,分别是什么?

最高检发布6起正当防卫不捕不诉典型案例,分别是甘肃省泾川县王某民正当防卫不批捕案、河北省辛集市耿某华正当防卫不批捕案、江西省宜春市高某波正当防卫不起诉案、湖北省京山市余某正当防卫不起诉案、安徽省枞阳县周某某正当防卫不起诉案、湖南省宁乡市文某丰正当防卫不起诉案。

正当防卫,为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中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本次发布的典型案例中,正当防卫的起因涉及非法侵入住宅、传销和强奸等情形,在明确正当防卫制度的同时也给了社会公众警示。

一、关于涉及入侵公民住宅实施犯罪的防卫。通过本次发布的典型案例,直接强调住宅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表明法律对于住宅安全的保护,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形成公民住宅权不可侵犯的共识。

二、关于对暴力传销的防卫。通过本次发布的典型案例,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勇于反抗的信心和决心,特别在面对暴力伤害时,勇于进行自救自卫。

三、关于对强奸犯罪的防卫。通过本次发布的典型案例,在普法宣传的同时,有利于提升人民群众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尊重和保障妇女人身安全。间接发挥预防类似犯罪的作用。

本次最高检发布的这6起正当防卫不捕不诉的典型案例,进一步的明确了正当防卫制度的法律适用,区分该行为是属于防卫过当或是正当防卫,填补了正当防卫理念的缺失。弘扬“法不向不法让步”的法治精神。

防卫过当和正当防卫的区别的例案

法律分析: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在时间条件、主观条件、对象条件上等等是一致的,但是在限度条件上却截然不同。正当防卫必须是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防卫行为必须在必要合理的限度内进行,否则就构成防卫过当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条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消息提醒:福州的白女士添加了微信

律师在线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咨询
微信号:18365284851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普法网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aw.chuangxiangniao.com/p/556899.html

(0)
上一篇 2025年3月15日 01:19:34
下一篇 2025年2月7日 07:09:24

相关推荐

  • 民法典补充(民法典补充责任案例)

    民法典中的补充责任 补充责任是不是连带责任,要依据具体情况而定,例如第三人行为造成人身伤害发生,而公共场所的管理人、经营者没有尽安全保障义务的,承担补充责任,这种责任不是连带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宾馆、商场、银行、车站、机场、体育场馆、娱乐场所等经营场所、公共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

    2025年3月15日
    200
  • 身份证号码和真实姓名查询(身份证号码和真实姓名查询免费)

    怎么看身份证和姓名是否一致? 如是要查看使用的联通号码,实名登记的身份证和姓名是否一致,可以通过查看号码的个人信息核查,登录网上营业厅 点击自助服务,点击您姓名左边的头像图标,即可查看个人信息,信息包括客户姓名、性别、证件号码、联系电话、联系地址、当前套餐、当前状态、账单户名、通话级别、漫游级别、入网日期、所属品牌、付费类型、PUK码等。 —————————…

    2025年3月15日
    200
  • 企业社会责任案例(企业社会责任案例分析万科)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案例 昆士兰的莫兰巴(Moranbah)在20世纪70~80年代,因煤炭的开发,城市人口在两年内增加了80%,就业中43%的劳动力直接为煤矿山雇佣,且工人工资高于澳大利亚全国的平均水平,在2007~2008年度,煤炭业产值占区域总产值的76.1%。矿业也为澳大利亚基础设施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矿产工业在澳大…

    2025年3月15日
    200
  • 国企改制案例(大型国有企业公司制改制案例)

    有哪些大家以为是民企但实际是国企的企业? 在80年之前,我国的企业主要以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为主,但是自从改革开放之后,民营企业开始慢慢得到发展,特别是1985年之后民营企业更是迎来快速发展的时期,各类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而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互换身份的情况, 比如国有企业通过改制之后变成了民营企业,而有些民营企业被国有企业收…

    2025年3月15日
    200
  • 泄密案例(俄军手机失泄密案例)

    个人信息泄露的泄露案例 自2011年国内最大的IT技术社区CSDN曝出泄密事件以后,网站被拖库和撞库事件不断发生。2014年,撞库攻击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期。2014年,包括无秘(原秘密)、大众点评网、搜狐、安智网、汽车之家、搜狗、印象笔记等多家国内知名网站都遭到了撞库攻击,导致大量用户的个人信息泄漏。 从12306信息泄露、携程信息泄露,到近期江苏省公安厅曝…

    2025年3月15日
    200
  • 知识产权案例星巴克(星巴克创新案例)

    星巴克被强制执行1087万,究竟是为什么被强制执行的? 星巴克被强制执行1087万,究竟是为什么被强制执行的?下面就我们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到有需要的朋友们。 依据公司公布材料表明,广东星巴克有限公司增加一条被执行人信息,强制执行额度1087万余元人民币,实行法官为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法院,牵涉到房屋租赁协议纠纷。而星巴克近期深陷事多,…

    2025年3月15日
    200
  • 包含内幕交易案例的词条

    中国证券公司的总会计为什么炒股那么多 经查询主要原因如下,首先,心存侥幸心理,认为自己只要偷偷地进行炒股,是“天不知地不知你不知我知”。但要记住,“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特别是当今所有的交易都在互联网上进行,你的任何一次违规操作、任何一次风吹草动,都会留下痕迹,怎么可能不被发现呢?正所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其次,受到利益驱使。想必,作为证券从业人…

    2025年3月15日
    200
  • 环境公益诉讼案例(环境公益诉讼案例大数据分析)

    天价环境公益诉讼案事件经过是怎么样的? 2007年1月11日开始,李永强担任卫洁垃圾厂的实际投资人及经营者。2007年5月,李永强代表卫洁垃圾厂与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三联竹湖经济合作社先后签订土地租用协议,合作种植树木合同及补充协议,租用竹湖大岭北约400亩土地合作种植树木,卫洁垃圾厂可运送经筛选的垃圾上山开坑填埋、覆盖后种树。 后李永强组织工人将未经处理的垃…

    2025年3月14日
    200
  • 银行营销案例(银行营销方案)

    银行成功营销案例3个 由于银行营销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可操作性和应用性,使得银行营销的研究受到金融界的高度重视,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银行成功营销案例,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银行成功营销案例篇1: 互联网对传统金融的影响已经愈加明显,并且在无声无息中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互联网对传统金融的影响已经愈加明显,并且在无声无息中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银…

    2025年3月14日
    200
  • 2020年有效身份证和真实姓名(10000个有效的实名认证2022)

    2022年有效身份证和真实姓名是什么? 2022年有效身份证和真实姓名是用于证明持有人身份的一种法定证件。 多由各国或地区政府发行予公民。并作为每个人重要的身份证明文件。之所以说“有效身份证”是指根据身份证个人有效期的不同,所持身份证,处于有效期范围之内的有效证件。 身份证是国家法定的证明公民个人身份的有效证件,身份证号是使每一个对象获得一个唯一的、不变的法…

    2025年3月14日
    200
  • 公共政策执行案例(公共政策典型案例)

    提供一下有关“公共政策评估”的案例 我给你找了着个 你看成不 2003年12月26日 14:46 中国财经信息网 公共政策所起的就是为人们划定选择范围的作用,规定你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能做怎样的选择、不能做怎样的选择。 我国作息制度改革在即,这将是43年来的第四次调整。12月9日《南方日报》就此报道:重庆、杭州等城市正在推行错时上下班制度。深圳市已将政府机…

    2025年3月14日
    200
  • 信用卡诈骗案例(2022年信用卡诈骗案例)

    【乐享卡包】真人真事,3种常见的信用卡诈骗招数,招招为了 信用卡诈骗的发生通常是抓住了持卡人的某种心理,比如当持卡人急于提升信用额度,不法分子会对此设计好相应的圈套,而当事人会不知不觉进入圈套。 这种情况非常多,虽然很多人知道其中的猫腻,但总是有人当局者迷,来看一个真实案例。 真实案例 2019年6月23日,古邵镇程某报警称:手机收到10693834****…

    2025年3月14日
    200
  • 民法典相关案例(民法典相关案例分析出游)

    新民法典正式落地执行,各地有哪些已经适用了的新案例? 新的民法典在今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了。法典里新增加的法律规定跟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息息相关,学习新的民法典,都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这两年里关于高空抛物伤人毁物的新闻屡屡见诸报纸网络等各类新闻上。每次看到这样的新闻,心里都是一阵胆战心惊。但是看到因为相关法律规定的缺失而使肇事者逃脱部分法律制裁,受…

    2025年3月14日
    200
  • 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2023实名认证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

    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不匹配该怎么办? 带着身份证去户籍所在地的派出所查询解决。 微信实名认证姓名和身份证号不匹配的解决办法: 1、可以通过解绑在实名认证的银行卡及个人信息。 2、联系官方客服,提供证据证明身份真实性。 3、用自己正确的身份信息重新开通一个新的号码。 别人知道我的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有什么后果身份证号码和真实姓名泄露,一般情况下,没什么问题。 现在…

    2025年3月14日
    200
  • 误判死刑案例(误判的死刑冤案)

    中国法院误判死刑和美国法院误判死刑的结果和补偿个是什么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按下列标准赔偿:造成死亡的,应当支付死亡赔偿金、丧葬费,总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20倍。 对死者生前扶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当支付生活费。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权造成损害的,按照下列规定处理:处罚款、罚金、追缴、没收财产或者违反国家规定征收财物、摊派费用的,返还财产…

    2025年3月14日
    2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