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汽车购置税怎么算?
汽车购置税的计算公式是:应纳税额=计税价格×税率。如果消费者买的是国产私车,计税价格为支付给经销商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不包括增值税税款(税率17%)。
因为机动车销售专用发票的购车价中均含增值税税款,所以在计征车辆购置税税额时,必须先将17%的增值税剔除,即车辆购置税计税价格=发票价pide;1.17,然后再按10%的税率计征车辆购置税。
比如,消费者购买一辆10万元的国产车,去掉增值税部分后按10%纳税。计算公式是100000pide;1.17×0.1=8547元。
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辆购置税法》第十条 车辆购置税由税务机关负责征收。
第十一条 纳税人购置应税车辆,应当向车辆登记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车辆购置税;购置不需要办理车辆登记的应税车辆的,应当向纳税人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车辆购置税。
第十二条 车辆购置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购置应税车辆的当日。纳税人应当自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申报缴纳车辆购置税。
参考资料来源:国家税务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辆购置税法
2021年购买新车购置税怎么算
2021车辆购置税计算公式:车辆购置税的应纳税额=应税车辆的计税价格x税率,购置税新规定中,车辆购置税的税率为10%。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购置汽车、有轨电车、汽车挂车、排量超过150毫升摩托车的单位和个人,是车辆购置税的纳税人。这里所称的购置,是指以购买、进口、资产、受赠、获奖或者其他方式去的并自用应税车辆的行为。而且还是老样子,购置税一次性征收。应税车辆的计税价格,按照下列规定确定:纳税人购买自用应税车辆的计税价格,为纳税人实际支付给销售者的全部价款,不包括增值税税款。纳税人进口自用应税车辆的计税价格,为关税完税价格加上关税和消费税。纳税人自产自用应税车辆的计税价格,按照纳税人生产的同类应税车辆的销售价格确定,不包括增值税税款。纳税人以受赠、获奖或者其他方式取得自用应税车辆的计税价格,按照购置应税车辆是相关凭证载明的价格确定,不包括增值税税款。车价越高购置税越高显然,车价价格影响着购置税,如果买的车越贵,购置税增加的越多,例如:买10万元的新车,要缴8849元,多交2439元;买15万元的新车,要缴13274元,多交3659元;买20万元的新车,要缴17094元,多交4879元;新能源汽车购置税继续优惠;在小排量燃油车购置税优惠结束之后,新能源汽车的购置税优惠成为亮点,早在2015年上半年就对符合规定的新能源汽车采取免征购置税,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的规定,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对购置的新能源汽车继续免征车辆购置税。
2021年车辆购置税怎么算?
2021车辆购置税的计算公式为车辆购置税的应纳税额=应税车辆的计税价格*税率。以下是相关的注意事项:1、按“税价总计”金额计算:购置税=价税总计÷1.13×10%(目前汽车增值税税率为13%)。2、按“不含税价”金额计算:购置税=不含税价×10%。3、减免购置税的车辆转让要补交购置税:根据《购置税法》第十四条:免税、减税车辆因转让、改变用途等原因纳税人应当在办理车辆转移登记或者变更登记前缴纳车辆购置税。计税价格以免税、减税车辆初次办理纳税申报时确定的计税价格为基准每满一年扣减百分之十。
新车购置税2021年计算方法是什么?
新车购置税2021年计算方法如下,2021年的新车购置税的计算方法,依旧是车辆的计税价格乘以购置税的税率10%。具体计算公式就是车辆购置税等于车辆发票价总金额除以1.13,再乘以10%。除以的1.13,是因为车辆的增值税目前是13%,除掉了车辆的增值税部分,就是车辆的计税价格。
先说车辆购税的一些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辆购置税法》
第四条 车辆购置税的税率为百分之十。
第五条车辆购置税的应纳税额按照应税车辆的计税价格乘以税率计算。
第七条纳税人申报的应税车辆计税价格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由税务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核定其应纳税额。
车辆的购置税是有《车辆购置税法》来规定的,购置税的税率也是固定的10%,从这个购置税法实施之后就是固定的。后来,有一些购置税的优惠政策,比如减半征收购置税,优惠百分之多少征收购置税,也是以这个10%的税率为基础来优惠的。不过,到了2021年,除了在新能源车目录内的新能源车型继续免征购置税,目前已经没有购置税的优惠政策了,统一的税率为10%。
律师在线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咨询
微信号:18365284851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普法网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aw.chuangxiangniao.com/p/555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