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人诬告,可以要求哪些赔偿
我国民法典和刑法均对诬告陷害等行为的责任和处罚作出了相关规定: 1、如果后果尚不严重,可以通过诉讼方式要求被告(诬告人)承担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2、如果后果严重,例如被诬告的人因此被公安机关采取拘留等措施甚至被逮捕的,则诬告人将涉嫌犯罪,应 承担刑事责任 ; 3、此外,这种情况下,有关执法机关,例如公安局、监察院等,还有可能承担国家赔偿责任。《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九条,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修理、重作、更换; (七)继续履行; (八)赔偿损失; (九)支付违约金; (十)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十一)赔礼道歉。
退休干部诬告村民怎么处理
报警。
根据《民法典》:退休干部诬告村民属于诬告陷害行为,情节尚不够恶劣的,可以报警由公安机关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追责。如果情节十分恶劣,公安机关可以依据刑法追究诬告陷害罪的刑事责任。
诬告的指的是以捏造事实,伪造证据,告发,陷害他人的违法犯罪行为。出自《汉书·宣帝纪》。
民法典诬告他人承担什么责任
【法律分析】
在当今社会,人言可畏,有时会因为编造的一个谎言而犯罪,诬告他人按情节严重的可追求其刑事责任。诬告人的动机是非富多彩,但不管诬告人的动机是什么,都不会对最终的判定结果有任何的影响。但是,有的时候诬告他人的行为并不一定会构成犯罪,有时仅仅是违法法律的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一十条 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第九百九十一条 民事主体的人格权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害。
第一千条 行为人因侵害人格权承担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的,应当与行为的具体方式和造成的影响范围相当。
行为人拒不承担前款规定的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可以采取在报刊、网络等媒体上发布公告或者公布生效裁判文书等方式执行,产生的费用由行为人负担。
律师在线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咨询
微信号:18365284851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普法网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aw.chuangxiangniao.com/p/553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