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委托人、受托人怎么区别?举例说明,谢谢!
一、性质不同。
委托人,也叫被代理人,是委托他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人。
受托人,也叫代理人,是受他人委托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六十一条 民事主体可以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二、责任承担不同。
委托人在授权全范围内对代理人的法律行为承担责任。
而受托人对代理权限范围内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不承担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六十二条 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名义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代理人发生效力。
三、数量不同。
同一代理关系中,委托人只有一个;而受托人可以有多个。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六十六条 数人为同一代理事项的代理人的,应当共同行使代理权,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一百六十九条 代理人需要转委托第三人代理的,应当取得被代理人的同意或者追认。
转委托代理经被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的,被代理人可以就代理事务直接指示转委托的第三人,代理人仅就第三人的选任以及对第三人的指示承担责任。
转委托代理未经被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的,代理人应当对转委托的第三人的行为承担责任,但是在紧急情况下代理人为了维护被代理人的利益需要转委托第三人代理的除外。
代理举例:
甲委托乙代其购买某种物品,乙即以甲的名义与丙订立该种物品的买卖合同,由此而产生的合同权利义务,直接由甲承受。这里,甲是被代理人(又称“本人”),乙是代理人,丙是第三人(又称“相对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委托人是本人还是别人
委托人是本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自然人的民事行为可以委托他人行使,委托他人行使的,应当签订授权委托书,明确代理事项、期限和范围等内容,授托人应当在委托人的授权范围内从事民事行为。委托人是本人自己,授托人是别人。
委托人和受托人的区别
委托人是指委托他人为自己办理事务的人。被委托人在民法上又可以称受托人,是指接受委托人的委托代理委托人从事民事、商事活动或者诉讼、仲裁活动的人。
受委托人应履行的义务有,依委托人指示亲自处事务,处理结果向委托人报告义务,处理委托事务所得财产应交与委托人,因受委托人原因造成委托人损失,受委托人应予以赔偿。委托人和受托人必须是两个不同的人,不能是同一人。
委托人的含义是什么
委托人是指委托他人为自己办理事务的人。委托人可以特别委托受托人处理一项或者数项事务,也可以概括委托受托人处理一切事务。 委托人应当预付处理委托事务的费用。受托人为处理委托事务垫付的必要费用,委托人应当偿还该费用并支付利息。
委托人是什么意思?
委托他人为自己办理事务的人。
委托人是指委托他人为自己办理事务的人。在证券经纪业务中,委托人是指依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进行证券买卖的自然人或法人。 是指委托公司拍卖其享有所有权或处分权的拍卖物品或财产权利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亦称卖家)。
委托人是对方还是自己
委托书上的委托人指的是自己,而受托人指的是代表自己行使合法权益的人。
受托人在行使权力时应当出具委托人的法律文书。
委托书一旦正式订立,委托人不能以任何借口对委托事项后悔,但是受托人如果存在违反国家法律的权益的任何行为,委托人有权终止委托协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一十九条,委托合同是委托人和受托人约定,由受托人处理委托人事务的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二十条,委托人可以特别委托受托人处理一项或者数项事务,也可以概括委托受托人处理一切事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二十一条,委托人应当预付处理委托事务的费用。受托人为处理委托事务垫付的必要费用,委托人应当偿还该费用并支付利息。
律师在线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咨询
微信号:18365284851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普法网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aw.chuangxiangniao.com/p/550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