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案由(行政诉讼案件管辖)

律来帮
商家名称:
律来帮
商家认证:
VIP会员
手机号码:
18365284851
添加微信:
18365284851
温馨提示:
请说在创想鸟看到,优惠更多

行政案件案由规定是什么

法律分析:第一、行政案件的一级案由为“行政行为”。

第二、二三级案由是对一级案由的细化。二级案由包括: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执行、行政许可、行政征收或者征用、行政登记、行政确认、行政给付、行政允诺、行政征缴、行政奖励、行政收费、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批复、行政处理、行政复议、行政裁决、行政协议、行政补偿、行政赔偿及不履行职责、公益诉讼。

第三、三级案由主要是按照法律法规等列举的行政行为名称,以及行政行为涉及的权利内容等进行划分。例如,罚款、行政拘留、责令限期拆除等等。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拘留处罚提起的行政诉讼,案件案由表述为“行政拘留”。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规范行政案件案由的通知》 第一条 行政案件案由的构成要素和确定方法行政案件的案由分为:作为类案件、不作为类案件、行政赔偿类案件。其确定方法如下:

(一)作为类案件案由的构成要素和确定方法确定作为类案件案由的基本方法是划分案件的类别,以行政管理范围为“类”,以具体行政行为种类为“别”进行构造。案由的结构应当具备以下两个要素:

1.行政管理范围。行政管理范围是指行政主体代表国家管理行政事务的领域。以行政管理范围作为行政案件案由的第一个要素,将行政案件初步分为“公安”、“工商”、“税务”等行政纠纷,从类上区别开来。

一般情况下,以行政管理范围作为案由的第一构成要素,分类后无需再作分解,如海关、计划生育、税务等,直接以“海关”、“计划生育”、“税务”作为案由第一构成要素;对个别行政管理范围比较宽泛的领域,如公安行政管理,可细分为治安管理、消防管理等,可以细化、分解后的具体管理范围,将“治安”、“消防”等作为第一构成要素用语。是否分解,应当结合案件实际,以表述简洁、清楚为原则。

行政诉讼案由(行政诉讼案件管辖)

行政诉讼案由的类型都有哪些?

行政 诉讼 案由的类型都有哪些? 行政案件的案由的是由作为类案件案由、不作为类案件案由和行政赔偿类案件案由构成。 1、作为类案件案由 构成要素和确定方法: (1)行政管理范围。行政管理范围是指行政主体代表国家管理行政事务的领域。以行政管理范围作为行政案件案由的第一个要素,将行政案件初步分为“公安”、“工商”、“税务”等行政纠纷,从类上区别开来。 (2)具体行政行为种类。以具体行政行为的种类或性质,作为案由的第二个构成要素。具体行政行为的表现形式,如 行政处罚 中的罚款、拘留等,不以构成要素出现,而均以“行政处罚”代之。 由此可见,行政作为类案件案由的结构为:管理范围 具体行政行为种类。举个例子来说,诉公安机关所作的 行政拘留 处罚,案由应确定为:“治安行政处罚”。“治安”为公安行政管理范围之下具体的治安管理;“行政处罚”则是具体行政行为的种类,不用具体的处罚形式“拘留”进行表述。以海关作出没收走私物品的行为为例,其案由应确定为“海关行政处罚”。海关管理范围相对窄一些,无需再作分解,可直接以“海关”作为第一构成要素。 2、不作为类案件案由 构成要素和确定方法: 不作为类案件的案由,原则上也是适用作为类案件的两种构成要素的结构,但是还要体现此类案件的特色。 其确定方法是:以“诉”作为此类案件案由的第一个构成要素;以行政主体的类别作为第二个构成要素,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海关”等;以不履行特定行政职责或义务作为第三个构成要素。举个例子来说,诉公安机关不履行保护人身权法定职责,案由确定为“诉公安机关不履行保护人身权法定职责”。“履行??法定职责”中要求履行的是何种职责,应当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确定,如可以具体区分为“诉××(行政主体)不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法定职责”、“诉××(行政主体)不履行行政合同义务”、“诉××(房屋管理机关等)不履行登记法定职责”等等。 3、行政赔偿类案件案由 行政赔偿类案件分为两种情况,即一并提起行政赔偿和单独提起行政赔偿。对于一并提起的行政赔偿案件 确定方法: (1)一并提起行政赔偿 对于一并提起的行政赔偿案件,在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案件案由后加“及行政赔偿”一语即可。例如,诉公安机关不履行保护人身权法定职责及行政赔偿 (2)单独提起行政赔偿 它的确定方法是:行政管理范围 行政赔偿。以税务工作人员在执法中致人伤亡单独提起行政赔偿之诉为例,如“税务行政赔偿”等。 行政诉讼法 实施以来,各地法院行政案件案由的确定和表述不尽一致,有些法院在这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 可见,行政诉讼的案由分类有多种标准。但是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还是要严格遵守法律 法规 ,不做违法乱纪的事,对于他人违反法律的行为要勇于指正,对劝阻无效的要及时报警解决,维护社会治安和谐不受破坏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这样我们才会生活在一个祥和的家园中。

最高法关于行政诉讼案由

法律分析:1.一级案由。行政案件的一级案由为“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与行政职权相关的所有作为和不作为。

2.二、三级案由的确定和分类。二、三级案由是对一级案由的细化。目前我国法律、法规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并无明确的分类标准。三级案由主要是按照法律法规等列举的行政行为名称,以及行政行为涉及的权利内容等进行划分。目前列举的二级案由主要包括: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执行、行政许可、行政征收或者征用、行政登记、行政确认、行政给付、行政允诺、行政征缴、行政奖励、行政收费、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批复、行政处理、行政复议、行政裁决、行政协议、行政补偿、行政赔偿及不履行职责、公益诉讼。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案件案由的暂行规定》1.一级案由。行政案件的一级案由为“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与行政职权相关的所有作为和不作为。

2.二、三级案由的确定和分类。二、三级案由是对一级案由的细化。目前我国法律、法规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并无明确的分类标准。三级案由主要是按照法律法规等列举的行政行为名称,以及行政行为涉及的权利内容等进行划分。目前列举的二级案由主要包括: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执行、行政许可、行政征收或者征用、行政登记、行政确认、行政给付、行政允诺、行政征缴、行政奖励、行政收费、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批复、行政处理、行政复议、行政裁决、行政协议、行政补偿、行政赔偿及不履行职责、公益诉讼。

3.优先适用三级案由。人民法院在确定行政案件案由时,应当首先适用三级案由;无对应的三级案由时,适用二级案由;二级案由仍然无对应的名称,适用一级案由。例如,起诉行政机关作出的罚款行政处罚,该案案由只能按照三级案由确定为“罚款”,不能适用二级或者一级案由。

行政案件案由规定2021

(2020年12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20次会议通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为规范人民法院行政立案、审判、执行工作,正确适用法律,统一确定行政案件案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的规定,结合行政审判工作实际,对行政案件案由规定如下:

一级案由

行政行为

二级、三级案由

(一)行政处罚

1.警告

2.通报批评

3.罚款

4.没收违法所得

5.没收非法财物

6.暂扣许可证件

7.吊销许可证件

8.降低资质等级

9.责令关闭

10.责令停产停业

11.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12.限制从业

13.行政拘留

14.不得申请行政许可

15.责令限期拆除

(二)行政强制措施

16.限制人身自由

17.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18.扣押财物

19.冻结存款、汇款

20.冻结资金、证券

21.强制隔离戒毒

22.留置

23.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

(三)行政强制执行

24.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

25.划拨存款、汇款

26.拍卖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27.处理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28.排除妨碍

29.恢复原状

30.代履行

31.强制拆除房屋或者设施

32.强制清除地上物

(四)行政许可

33.工商登记

34.社会团体登记

35.颁发机动车驾驶证

36.特许经营许可

37.建设工程规划许可

38.建筑工程施工许可

39.矿产资源许可

40.药品注册许可

41.医疗器械许可

42.执业资格许可

(五)行政征收或者征用

43.征收或者征用房屋

44.征收或者征用土地

45.征收或者征用动产

(六)行政登记

46.房屋所有权登记

47.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

48.森林、林木所有权登记

49.矿业权登记

50.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

51.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

52.宅基地使用权登记

53.海域使用权登记

54.水利工程登记

55.居住权登记

56.地役权登记

57.不动产抵押登记

58.动产抵押登记

59.质押登记

60.机动车所有权登记

61.船舶所有权登记

62.户籍登记

63.婚姻登记

64.收养登记

65.税务登记

(七)行政确认

66.基本养老保险资格或者待遇认定

67.基本医疗保险资格或者待遇认定

68.失业保险资格或者待遇认定

69.工伤保险资格或者待遇认定

70.生育保险资格或者待遇认定

71.最低生活保障资格或者待遇认定

72.确认保障性住房分配资格

73.颁发学位证书或者毕业证书

(八)行政给付

74.给付抚恤金

75.给付基本养老金

76.给付基本医疗保险金

77.给付失业保险金

78.给付工伤保险金

79.给付生育保险金

80.给付最低生活保障金

(九)行政允诺

81.兑现奖金

82.兑现优惠

(十)行政征缴

83.征缴税款

84.征缴社会抚养费

85.征缴社会保险费

86.征缴污水处理费

87.征缴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

88.征缴水土保持补偿费

89.征缴土地闲置费

90.征缴土地复垦费

91.征缴耕地开垦费

(十一)行政奖励

92.授予荣誉称号

93.发放奖金

(十二)行政收费

94.证照费

95.车辆通行费

96.企业注册登记费

97.不动产登记费

98.船舶登记费

99.考试考务费

(十三)政府信息公开

(十四)行政批复

(十五)行政处理

100.责令退还非法占用土地

101.责令交还土地

102.责令改正

103.责令采取补救措施

104.责令停止建设

105.责令恢复原状

106.责令公开

107.责令召回

108.责令暂停生产

109.责令暂停销售

110.责令暂停使用

111.有偿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

112.退学决定

(十六)行政复议

113.不予受理行政复议申请决定

114.驳回行政复议申请决定

115.××(行政行为)及行政复议

116.改变原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决定

(十七)行政裁决

117.土地、矿藏、水流、荒地或者滩涂权属确权

118.林地、林木、山岭权属确权

119.海域使用权确权

120.草原权属确权

121.水利工程权属确权

122.企业资产性质确认

(十八)行政协议

123.订立××(行政协议)

124.单方变更××(行政协议)

125.单方解除××(行政协议)

126.不依法履行××(行政协议)

127.未按约定履行××(行政协议)

128.××(行政协议)行政补偿

129.××(行政协议)行政赔偿

130.撤销××(行政协议)

131.解除××(行政协议)

132.继续履行××(行政协议)

133.确认××(行政协议)无效或有效

(十九)行政补偿

134.房屋征收或者征用补偿

135.土地征收或者征用补偿

136.动产征收或者征用补偿

137.撤回行政许可补偿

138.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补偿

139.规划变更补偿

140.移民安置补偿

(二十)行政赔偿

(二十一)不履行××职责

(二十二)××(行政行为)公益诉讼

行政诉讼案由规定

法律解析:

行政 诉讼 有关 诉讼时效 的规定如下: 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3、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在接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不履行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 法规 对行政机关履行职责的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紧急情况下请求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不履行的,提起诉讼不受前款规定期限的限制。 4、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不属于其自身的原因耽误起诉期限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起诉期限内。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特殊情况耽误起诉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十日内,可以申请延长期限,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 行政诉讼法 》第四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八条

法律依据:

《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下列诉讼: (一)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不服的; (二)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 (三)申请行政许可,行政机关拒绝或者在法定期限内不予答复,或者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行政许可的其他决定不服的; (四)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 (五)对征收、征用决定及其补偿决定不服的; (六)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 (七)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经营自主权或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土地经营权的; (八)认为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者限制竞争的; (九)认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摊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 (十)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支付抚恤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社会保险待遇的; (十一)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约定履行或者违法变更、解除政府特许经营协议、土地房屋征收补偿协议等协议的; (十二)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除前款规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提起诉讼的其他行政案件。 第十三条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 (一)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二)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三)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 (四)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行政行为。

消息提醒:福州的白女士添加了微信

律师在线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咨询
微信号:18365284851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普法网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aw.chuangxiangniao.com/p/543176.html

(0)
上一篇 2025年3月14日 09:55:53
下一篇 2025年3月13日 19:13:11

相关推荐

  • 行政赔偿法(行政赔偿司法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依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促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 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 国家赔偿由本法规定的赔偿义务机关履行赔偿义务。第二章 行政赔偿第一节 赔偿范围第三条…

    2025年3月14日
    200
  • 肇事逃逸会被行政拘留(肇事逃逸一定会被行政拘留吗)

    肇事逃逸被拘留是行政拘留吗 肇事逃逸被拘留不一定是行政拘留。 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交通肇事逃逸尚未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的拘留,同时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

    2025年3月14日
    200
  • 烟草专卖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烟草专卖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的听证标准)

    烟草的行政处罚 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实施的行政处罚种类包括下列五类: (一)罚款 (二)没收财物包括没收违法所得,没收违法收购的烟叶,没收违法运输的烟草专卖品,没收倒卖的烟草专卖品以及没收走私的烟草专卖品等。 (三)责令停产停业包括责令无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生产烟草制品的企业关闭;责令无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生产卷烟纸、滤嘴棒、烟用丝束和烟草专用机械的企业…

    2025年3月14日
    200
  • 行政处罚程序(行政处罚程序违法)

    行政处罚程序包括哪些程序? 行政处罚 程序包括哪些程序? 【简易程序】 简易程序,又称当场处罚程序,是行政主体对违法事实清楚、情节简单、违法轻微,当场处罚的程序。《 行政处罚法 》第33条明确规定了简易程序的适用条件:“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五十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 警告 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

    2025年3月14日
    200
  • 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公安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

    厦门市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定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规范和监督行政处罚实施部门正确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是指行政处罚实施部门依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对违法行为作出是否给予行政处罚、给予何种行政…

    2025年3月14日
    200
  • 肇事逃逸需要行政拘留吗(肇事逃逸会被行政拘留吗)

    交通肇事逃逸可以拘留吗 交通肇事逃逸的,一般是需要进行拘留的,不构成犯罪的,进行行政拘留;构成犯罪的,进行刑事拘留。 根据法律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

    2025年3月14日
    200
  • 民事案由(民事案由大全)

    民事案件案由规定 法律解析: 《民事案件案由规定》未将侵权纠纷案件单独列为第一级案由,而是分别作了规定: 2.1一般民事侵权案件,依民事权利的类型,分别规定在人格权、物权、 知识产权 等第一级案由项下,根据需要列为第二级或者第三级案由,或者隐含在第三级案由之下。 2.2对于一些同时侵害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侵权纠纷案件,以及适用 特殊侵权 规则的侵权纠纷案件,…

    2025年3月14日
    200
  • 法律可以设定各种行政处罚(法律可以设定各种行政处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的种类和设定有哪些 种类 1、警告。即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所实施仅仅影响其声誉的处罚。警告只具有精神惩戒作用,一般对实施轻微行政违法行为的相对人进行这种处罚。警告必须以书面形式作出,指明行为人的违法错误,并具有令其改正、纠正违法的性质,具有国家强制性。 2、罚款。即要求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一定期限内缴纳一定…

    2025年3月13日
    200
  • 行政效率(行政效率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行政效率 行政效率是指公共组织和行政工作人员从事公共行政管理工作所投入的各种资源与所取得的成果和效益之间的比例关系和评价行政系统的主要标准。 可从多方面多角度来理解行政效率:一是指投入产出的定量比例关系。二是指最佳的选择。三是指能达到的最高纪录。 如何提高执行效率 个人的能力决定了执行力,我们工作还是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只有自身有足够强的能力,才能很…

    2025年3月13日
    200
  • 行政强制法全文最新版(行政强制法2017修正版)

    免税车辆需要缴纳滞纳金吗 免税车辆需要缴纳滞纳金吗 免税车辆需要缴纳滞纳金吗,有一些朋友在购买车辆以后,忘记缴纳车辆购置税的,导致需要缴纳车辆购置税的滞纳金的,下面看看免税车辆需要缴纳滞纳金吗及相关资料。 免税车辆需要缴纳滞纳金吗1 一、车辆购置税滞纳金计算 1、车辆购置税的缴纳期限为购车发票开具之日起60天,从第六十一天开始,按照应纳税额的万分之五,每日加…

    2025年3月13日
    200
  • 肇事逃逸行政拘留多久(肇事逃逸行政拘留多久执行)

    肇事逃逸要拘留多少天 肇事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情况,处十五日以下行政拘留。肇事逃逸情节严重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刑事拘留最长可达37天。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刑法》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它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

    2025年3月13日
    200
  • 行政拘留会有案底吗(行政拘留会留案底吗?)

    行政拘留会留案底吗? 行政拘留不会留案底。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印发的《关于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意见》的通知规定,案底:是指某人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在我国法律中一般指有过刑事犯罪前科的档案记录,而该犯罪档案一般存放至公安部门保存。 行政拘留不属于犯罪记录的案底,但是,被行政拘留的记录在公安机关的治安…

    2025年3月13日
    200
  • 税务行政诉讼(税务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税务行政诉讼原则 一、税收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一)人民法院特定主管原则。 即人民法院对税务行政案件只有部分管辖权。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十一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只能受理因具体行政行为引起的税务行政争议案。 (二)合法性审查原则。 除审查税务机关是否滥用权力、税务行政处罚是否显失公正外,人民法院只对具体税务行为是否合法予以审查,并不审查具体税务行为的适当…

    2025年3月13日
    200
  • 行政诉讼流程(法律援助中心免费写诉状)

    行政诉讼的程序有哪些 行政诉讼案件程序: 1、一审程序:起诉、受理、审理、裁判; 2、二审程序:上级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上诉,对下一级人民法院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进行审理; 3、审判监督程序; 4、执行程序。 【法律依据】 《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

    2025年3月13日
    200
  • 关于行政处罚怎么处罚交通事故逃逸的信息

    行政处罚怎么处罚交通事故逃逸 发生 交通事故 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 交通事故肇事逃逸怎样处罚【法律分析】:交通肇事逃逸面临的处罚有:行政处罚:…

    2025年3月13日
    2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