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列出10条民法典有些条款最能影响你的大学生活?
民法典时代正式来临,普法君为家长和同学们把《民法典》中关系到校园安全的几个条款的详细内容梳理了出来。
一、校园贷问题
近年来,“校园贷”“套路贷”导致的惨案频频发生,许多正值青春年华的学生们都掉入这个陷阱之中,一步一步走进黑暗深渊中,甚至有的还为此丢掉了性命。
《民法典》禁止放高利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表明国家鼓励人们投资实体经济,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解决因高利贷导致的一系列校园及社会问题。
二、校园性骚扰问题
近年来,校园“性骚扰”事件屡被推至聚光灯下。在大学,个别高校教师、管理人员吃准了毕业论文、毕业证、继续深造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以此相威胁谋“私欲”。校园安全时刻牵动着社会和家长的心。
《民法典》规定:学校、企业、机关等单位应当采取合理的预防、受理投诉、调查处置等措施,防止和制止利用职权、从属关系等实施性骚扰。
让学生们面对骚扰勇敢说“NO”,法律为你撑腰!
我们新时代大学生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年轻一代力量,应该了解民法典带给我们的权益保护和禁止性行为地带。
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同时也绝不触犯法律,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不竭动力和强大智力支持。
民法典大学生意外坠楼学校是否承担赔偿责任
民法典大学生意外坠楼学校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只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以外的人员人身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管理职责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九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侵权责任。
大学生如何推进民法典的实施?
可以在校园内对民法典的宣传以增加其传播,或者可以作为一门选修课让学生们对其进行学习。大学生带头推进民法典的实施,首先自己要学习民法典,了解民法典,其次,应该加强民法典的宣传工作,利用民法典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依法行使权力等。
“民法典的诞生有效解决了我国民法立法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立法散乱,而且隐含重大矛盾和缺陷的这些实实在在的问题。”孙宪忠说,我国民法典是一个体系化的立法,它有比较完善的从总则到分则的系统,这种体系化从民法基本法的角度保障了民法立法资源的和谐统一。
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
律师在线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咨询
微信号:18365284851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普法网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aw.chuangxiangniao.com/p/538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