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过户流程怎样走
汽车过户流程如下:
1、开据交易:缴纳二手车交易税。私户1%收取,公户4%收取,
2、车辆外检:将车开到检车处,车辆进行外检、拓号、拆牌和照相,领取车辆照片,贴于检查记录表上,进入过户大厅办理归档手续。
3、车牌选号:取号机取号之后,拿着相关材料排队缴纳过户费用。
4、转移迁出:需要的材料包括机动车注册、转移、注销登记表/转入申请表,检查记录表,原机动车产权登记证,原行驶证,原车主身份证,原车牌号,车辆照片,交易市场过户发票。
扩展资料:
车辆过户的手续和费用
1、来到过户大厅后,出示相关材料领取一张《XX市旧机动车买卖合同》,双方各自填写资料。填好后,拿上以上所有的资料就可以去办理“转移受理”。
2、直接将车开到过户验车处,工作人员会对车辆进行检查、拓号、拆牌和照相,需缴纳35元的拓号费。领取车辆照片,贴于检查记录表上。这些办完后,可以将车停到停车场,进入过户大厅办理手续。
3、目前我国实施的二手车过户费用标准主要是按排量、年份进行收取,根据轿车、越野车、客车、货车等车辆类型以及不同排量范围、载重量范围等类别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收费标准。
4、比如北京来说:目前该市汽车过户费主要和排量和年限有关,费用从180元到980元不等。其中1.0L以下排量收费200元左右,1.0L-1.9L排量收费400元,2.0L-2.9L排量收费600元,3.0L及以上收费800元。另外,年限越长的车过户费越便宜。还有一个上牌费用115元。
5、需要交易双方携带过户申请表、机动车驾驶证以及双方的身份证明等材料,到相关部门签订协议办理手续。不同的地区对于二手车过户的手续费用也有不同的规定,需要大家参看当地的相关法律规定。进行二手车交易也可以委托代理机构办理,只要支付额外的代理费就可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车辆过户
汽车过户手续怎么办理流程
法律主观:
车辆过户程序如下:一、资料准备。机动车行驶证,机动车登记证书。车辆购置附加税证,买卖双方身份证、外地需要暂住证,如果是单位车辆,需要单位组织代码。二、凭以上资料到二手车交易市场开具二手车交易发票。三、凭第一项和第二项到车管所开具过户手续。四、凭车管新办的机动车的行驶证到国税局购税分居办理车辆购置税过户手续。至于费用方面,各地会有一定差距。
法律客观:
《机动车登记规定》第十八条已注册登记的机动车所有权发生转移的,现机动车所有人应当自机动车交付之日起三十日内向登记地车辆管理所申请转移登记。第十九条申请转移登记的,现机动车所有人应当填写申请表,交验机动车,并提交以下证明、凭证:(一)现机动车所有人的身份证明;(二)机动车所有权转移的证明、凭证;(三)机动车登记证书;(四)机动车行驶证;(五)属于海关监管的机动车,还应当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监管车辆解除监管证明书》或者海关批准的转让证明;(六)属于超过检验有效期的机动车,还应当提交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合格证明和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凭证。
汽车过户流程
汽车过户流程如下:
本地过户
1、前往过户大厅,出示资料,领取《旧机动车买卖合同》。
2、将车辆开至指定检验区,进行车辆外检、拓号。
3、前往缴费窗口缴纳过户费(根据车辆年限、排量等浮动)。
4、领取并填写《机动车注册、转移、注销登记表/转入申请表》,前往“转移受理”窗口,办理车辆转移手续。
5、完成转移受理后,领取回执单,前往缴费窗口缴纳上牌费。
6、选取机动车号牌(通过网络完成选号的无需现场选号),领取车辆手续。
异地过户(提档过户)
1、在确认车辆符合落户地相关政策(排放要求等)后,在车辆原所在地过户大厅申请提档。
2、前往过户大厅,出示资料,领取《旧机动车买卖合同》。
3、将车辆开至指定检验区,进行车辆外检、拓号。
4、前往缴费窗口缴纳过户费(根据车辆年限、排量等浮动)。
5、领取并填写《机动车注册、转移、注销登记表转入申请表》,前往“转移受理”窗口,办理车辆提档手续,并将车辆材料邮寄或带回落户地。
6、前往落户地过户大厅,完成车辆外检、拓号。
7、前往“转移受理”窗口,办理车辆落档手续。
8、完成落档受理后,领取回执单,前往缴费窗口缴纳上牌费。
9、选取机动车号牌(通过网络完成选号的无需现场选号),领取车辆手续。
汽车
我国国家最新标准《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中对汽车有如下定义:由动力驱动,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牵引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的车辆;特殊用途。
律师在线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咨询
微信号:18365284851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普法网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aw.chuangxiangniao.com/p/534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