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法典》中关于捡到手机后应该如何归属的规定
从小到大我们都知道要拾金不昧,《民法典》的规定也是如此。根据规定,捡到别人的东西,应该还给失主或者交公(也就是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这是其一。#2021走进民法典#
其二,失主在领取遗失物的时候,有义务向拾得人支付必要费用,反过来说,拾得人有权利要求失主支付必要费用(比如说打车将东西还给失主所支出的交通费等等)。
由此可见,王某捡到手机后,确实有权利要求陈女士支付一定的费用,即使王某提出的费用数额较大,也不宜按犯罪论处。但王某最最错误的地方在于,不应该以发布不雅视频相要挟,这就使行为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2、媒体也应当具备法律常识。
我们注意到,报道中提到,王某因敲诈勒索罪被采取行政强制措施。这个提法完全是错误的。
行政强制措施,顾名思义,是行政机关采取的措施,一般来说,是为了促使相对人履行义务或者限制其某些行为而采取的临时性措施。
比如说,对于发酒疯的人,为了防止本人发生危险也对他人造成危险,警方可以限制其人身自由,约束至酒醒,这属于一种行政强制措施。
而在刑事诉讼当中,因为办案需要,办案机关通常会对嫌疑人或者被告人采取一定的强制措施,这属于刑事强制措施,包括拘传、取保候审、刑事拘留、监视居住、逮捕五种。
民法典十岁的未成年人未经父母同意拿自己的压岁钱购买手机父母可否要求退
10岁以上小学生在未经父母同意的情况下私自用压岁钱zhi买了手机,是可以退货的。10岁的儿童属于非完全能力行为人,其行为需要受到法定代理人的限制。即便跟了同学的家长陪同,但同学的家长不属于法定代理人,也是无效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条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扩展资料
第十八条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二十条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一条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民法典规定抢夺查看老婆手机犯法吗
夫妻之间翻看对方手机征得对方同意的不算是侵犯隐私,但如果属于强制翻看或者偷看属于侵犯隐私。因此,抢夺老婆手机查看是违法的。
我国《民法典》(2021.1.1生效)一千零三十二条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到哪去购买《民法典》?
可以在淘宝购买《民法典》书籍,具体步骤如下:
1、手机桌面找到淘宝APP点击进入;
2、进入淘宝后,点击上方的搜索框;
3、输入民法典,然后进行搜索;
4、选择喜欢的店铺进入,如下图所示:
5、进入物品介绍页面,点击立即购买;
6、根据需要选择版本,然后点击提交;
7、选择收货地址,然后点击提交订单;
8、在付款页面,选择付款方式,然后立即付款即可。
民法典规定手机录像遗嘱的有效条件是什么
以录音录像形式立的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录音录像中记录其姓名或者肖像,以及年、月、日。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七条 【录音录像遗嘱】以录音录像形式立的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录音录像中记录其姓名或者肖像,以及年、月、日。
民法典12岁买手机有效吗?
12岁孩子买手机不一定有效。
如果孩子的监护人追认,合同有效。
如果孩子的监护人不认可,合同就无效。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五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民事法律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律师在线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咨询
微信号:18365284851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普法网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aw.chuangxiangniao.com/p/534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