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标准表2022
一直以来,事业单位薪资福利待遇都是非常可观的,不仅包括岗位的基本工资,还包含绩效工资等,而绩效工资作为事业单位浮动工资的一部分,始终受到大家的关注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属于国家对于事业单位人员提供的待遇保障政策,这个绩效工资和当地发展水平及个人职位状况有很大的关系,每个人拿到手的绩效工资是不一样的。2022年事业单位绩效还是按照国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来执行,具体内容如下:
绩效工资的构成:
绩效工资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基础性绩效,二是奖励性绩效,基础性绩效是每个月跟工资一起发放的,体现在日常工资当中;奖励性绩效通常是按年进行发放,由所在的单位统筹后进行统一发放,不同单位的分配比例也不一样。其中,医疗卫生机构单位是比例是6:4,像中小学这样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的比例是7:3,其他类型的单位是5:5。
绩效工资总量:
绩效工资总量主要是以职称级别来进行分配,比如说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的绩效总量是按照学校工作人员去年12月份的基本工资额度,以及规范后的津贴补贴水平来最终核定的,这个总量设置还是要结合所在单位的情况来看。
绩效工资发放标准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发放标准是什么?
以本次事业单位工资改革调整办法为例,本次改革将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同时将部分绩效工资纳入基本工资。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工资标准,将由现行的550元至2800元分别提高到1150元至3810元,管理人员由现行的550元至2750元分别提高到1150元至3770元;薪级工资标准,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由现行的80元至2600元分别提高到170元至5795元。将部分绩效工资纳入基本工资后,绩效工资水平相应减少。
专业技术人员的减少金额,从最低岗位等级到最高岗位等级减少金额为220元至655元。管理人员绩效工资从最低到最高岗位等级减少金额为220元至650元。那么,经过增加基本工资和减少绩效工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扣除养老金前实际收入如何变化?经过简单计算得知,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工资由低至高分别增加470左右至3500左右。当然,这部分增加的工资,将大部分用来支付个人养老保险与职业年金。个人需缴纳工资8%的养老险和4%的职业年金,12%的总比例至少有360元。
《劳动法》第四十六条
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第四十七条
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第四十八条
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第四十九条
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下列因素:(一)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二)社会平均工资水平;(三)劳动生产率;(四)就业状况;(五)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第五十一条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事业单位人员绩效工资新标准是多少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在职人员新增绩效工资标准 单位:元/月
职级标准 管理岗位 副局585 正处550 副处430 正科355 副科265 科员255 办事员235 试用期150 专业技术岗位 教授600副教授430讲师265助教255技术员235 工人 工勤技能岗位 高级技师355 技师265 高级工255 中级工235 初级工195 普工195 学徒期150
事业单位各职务层次对应绩效工资标准表
专业技术岗位 管理岗位 工勤岗位 绩效工资月标准
正高 910
副高 七级职员 技术工一级、技术工二级 830
中级 八级职员 技术工三级 770
助理 九级职员 技术工四级 710
员级 十级职员 技术工五级、普工 685
注:经组织人事部门任命并执行相应管理岗位工资的人员,执行对应岗位的领导职务津贴补贴标准。
离退休人员提高生活补贴比例标准表
人员类别 原生活补贴(元/月) 提高后生活补贴(元/月) 月增资额(元)
退休 450 905 455
离休 450 1035 585
实行新的岗位聘任等级发放标准:
管理岗位
五级(正处)30000元/年
六级 26000元/年
七级 23800元/年
八级 19600元/年
九级 15800元/年
十级 11400元/年
专业技术岗位
五级 34000元/年 副高(中高、副教授)
六级 32000元/年
七级 30000元/年
八级 26000元/年 中 级(讲师、中一、小高)
九级 24800元/年
十级 23800元/年
十一级 19600元/年
初级
十二级 15800元/年
十三级 11400元/年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表勤技能岗位
技术工一级 26000元/年
二级 24800元/年
三级 23800元/年
四级 19600元/年
五级 15800元/年
普通工 11400元/年
年终绩效奖金与年终一次性奖金计税方法是一致的,其他月份绩效工资应并入当月工资计征个人所得税。
事业单位月基础绩效工资标准
法律主观:
2010年1月1日起事业单位将全面实施绩效工资,然而具体的实施标准及方法目前仍未有一个确切的消息。根据相关部署,从2009年1月1日开始,首先在义务教育学校对教师实施绩效工资。为了配合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从2009年10月1日开始,在公共卫生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大家可以通过以下以往的这份事业绩效工资表,来参悟2010事业绩效工资表,如下:一、执行时间在职人员新增绩效工资额度和离退休人员新增生活补贴,从2007年1月1日起执行,每年执行12个月。二、执行范围在编人员、享受在编人员同等待遇的人员及离(退)休职工。三、绩效工资总额的组成1、年终一次性奖金。2、节假日补贴。3、现行的生活补贴。4、2007年1月规范后的津贴补贴。5、在职人员:新增绩效工资;离退休人员:新增生活补贴。在职人员与离退休人员的现行生活补贴发放渠道不变,即由单位自筹;离退休人员新增生活补贴由财政全额发放;在职人员新增绩效工资的50%由财政补助,其余部分自筹解决。二、标准: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在职人员新增绩效工资标准单位:元/月三、职级标准管理岗位副局585正处550副处430正科355副科265科员255办事员235试用期150专业技术岗位教授600副教授430讲师265助教255技术员235工人高级技师355技师265高级工255中级工235初级工195普工195学徒期150中央已发文(国发[2008]6号):事业单位从2008年5月起兑现绩效工资,人均:中学高级教师(副高,处级)2.8万元/年,中级(高级工,科级)2.3万元/年,初级(中级工,办事员)1.8万元/年,员级1.1万元/年。从2006年7月1日补发,但要扣出已发的各种奖金和津贴。待实行新的岗位聘任后,再按等级发放:管理岗位:五级(正处)30000元/年、六级26000元/年、七级23800元/年、八级19600元/年、九级15800元/年、十级11400元/年。专业技术岗位:五级34000元/年副高(中高、副教授)、六级32000元/年、七级30000元/年、八级26000元/年中级(讲师、中一、小高)、九级24800元/年、十级23800元/年、十一级19600元/年。初级:十二级15800元/年、十三级11400元/年。事业单位绩效工资表勤技能岗位:技术工一级26000元/年二级24800元/年三级23800元/年四级19600元/年五级15800元/年普通工11400元/年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牵扯方面太广,2009年9月份曾有消息称人保部正在赶制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细则,迄今已过去3个多月,目前仍未有细则出台的任何消息。而北京大学周志忍教授曾经说过,国务院的决定历来比较原则、笼统,在细则没有出台之前,一般事业单位都不会轻易行动的。因此,在细则出台之前,相信事业单位绩效工作暂时不会有行动。
法律客观: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三十二条国家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应当结合不同行业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等因素。
事业单位基础性绩效在工资表里怎么体现
绩效工资纳入基本工资;没有实施绩效工资的,从应纳入绩效工资的项目中纳入。调整后的岗位工资标准,专业技术人员由现行的550元至2800元分别提高到1150元至3810元,管理人员由现行的540元至830元分别提高到1130元至2600元分别提高到170元至5795。
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由四个方面构成:一是基本工资,二是津贴,三是补贴,四是奖金。基本工资,即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是工资结构的主体,也是确定公务员退休金、抚恤金等项目的主要依据。津贴由地区津贴和岗位津贴构成,其中地区津贴又包括地区附加津贴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公务员的补贴制度还在改革之中,有待将来的配套法规作出具体规定。奖金实际上是指公务员的年终一次性奖金,凡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优秀、称职的公务员均可享受。津贴、补贴和奖金是公务员工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补充。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事业单位基础性绩效工资标准表的相关内容,更多资讯欢迎大家关注公务员考试网官网!
律师在线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咨询
微信号:18365284851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普法网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aw.chuangxiangniao.com/p/534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