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车辆违章交罚款有没有时间限制?
分为电子摄像头拍摄的违章和警察现场处罚的违章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非现场单也就是电子摄像头拍摄的违章,电子眼违章相对于非现场单而言就宽松了很多,一般来讲,没有确定的时间,不过在车辆年审之前切记一定要把违章处理掉,根据规定,车辆存在违章信息是不能参加车辆年审。
第二种是警察现场处罚的违章的处理时间:在交警的开单之日起的15天内要上车管所办理或者交警大队处理掉,逾期未处理。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九条 当事人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第五十二条 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加处罚款总额不得超出罚款数额。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扩展资料
通过网络平台缴纳违章罚款不逾期
公安部交管局对公安部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以及“交管12123”手机APP交通违法自助处理功能进行了优化完善,扩大了可备案非本人机动车的范围。
通过公安部交管服务互联网平台处理的本人机动车交通违法,需同时满足以下情形:一是由交通技术监控设备记录的;二是单条罚款金额不超过200元;三是待处理违法行为的记分分值与驾驶人当前累积记分分值之和未达到12分。
在满足上述条件基础上,驾驶人还可以在平台自助处理非本人机动车的无记分交通违法,或者处理备案机动车在备案后发生的有记分交通违法。此外,对交通警察现场作出的简易程序处罚,驾驶人也可以通过公安部交管服务互联网平台缴纳罚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交通罚款滞纳金
百度百科-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
汽车违章处理有时间限制吗
1、一种是现场违章,是由交警直接开具的罚单。这种情况下车辆违章处理时间是在15个工作日内,否则会有滞纳金。
2、其他违章在年检前处理掉就可以。
扩展资料:
车辆违章不知道,一年以后处理会怎样:
1、现场单超过15天没有缴款,从第15天后起每天产生罚款金额3%的滞纳金,直至交款为止;(备注:滞纳金最高不超过罚款金额);
2、违章超过3单以上未处理的,交警核查到,会被扣证,情节严重的还会被扣车;
3、现场单未处理的,驾驶员的驾驶证要换证、补证或转证都不能办理;
4、章未处理的,发生事故、车损等,都将得不到车辆保险公司的理赔;
5、违章未办理的,不能通过车辆年审、季度审和综合审。
6、对驾驶证没有影响,具体情况可咨询当地车管所。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交通违章处理程序规定
违章车辆罚款有期限吗
有。根据《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有,一般违章车辆罚款要在15日内处理完毕,否则将会每天按照处罚金额的3%收取滞纳金,滞纳金的处罚金额但不能超过本金。
交通违章罚款滞纳金是如何计算的:
交通违章罚款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现场开具违章罚单,另一种是电子眼的拍摄记录下的违章。下面我们就以此为准将滞纳金分成两个方面讲解。
第一种违章罚款滞纳金的产生方式:现场开具违章罚单。一般是交通执法人员现场取证,然后开具罚单。有些情况下,车辆因停放在人行道或不应该停车的公共用地,违反城市管理条例,而被城管执法人员开具罚单。现场开具的罚单都写着违反情况和处罚措施,从收到罚单之日起,车主必须在15日内处理完毕,否则将会每天按照处罚金额的3%收取滞纳金,滞纳金的处罚金额但不能超过本金。
看第二种,即电子眼记录的违章行为:在这种情况下,违章罚款滞纳金的逾期要求就没有上一种严格,一般是到了每一年的记分期限满的时候截止。执法单位会按照车主进行登记注册时提供了居住地址,向车主邮寄违法处理通知书。如果车主地址是错误的或者已经搬走或通知单因其他原因没有寄到,车主就有可能以为自己没有罚单,最后导致滞纳金的产生。如果车主一直忘记,滞纳金金额就会变得非常可怕。
拓展资料: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的相关法条规定:
第五十二条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加处罚款总额不得超出罚款数额;
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五十三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非本辖区机动车驾驶人给予暂扣、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处罚的,应当在作出处罚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将机动车驾驶证转至核发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违法行为人申请不将暂扣的机动车驾驶证转至核发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应当准许,并在行政处罚决定书上注明。
第五十四条对违法行为人决定行政拘留并处罚款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告知违法行为人可以委托他人代缴罚款。
律师在线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咨询
微信号:18365284851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普法网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aw.chuangxiangniao.com/p/521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