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大医疗过失具体包括哪些行为应如何解决
1、法律分析:发生医疗事故后医疗机构和当事人之间可以协商解决,也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2、解决方式:发生医疗事故后医疗机构和当事人之间可以协商解决,也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法律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四条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3、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有三类:(1)导致患者死亡或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2)导致了3人以上人身损害的后果;(3)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4、法律主观:重大医疗过失包括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等行为。解决方式:发生医疗事故后医疗机构和当事人之间可以协商解决,也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发生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怎么办?
1、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有三类:(1)导致患者死亡或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2)导致了3人以上人身损害的后果;(3)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2、发生医疗事故后医疗机构和当事人之间可以协商解决,也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3、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处理:当事人协商解决中,医方是解决后7日内履行报告义务,需鉴定的由双方共同委托鉴定;鉴定费由双方协商预交和承担。争议解决前,卫生行政部门并无职责主动处理。
4、对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一般可以采取行政、刑事、民事等多种方式进行惩处。行政惩处包括警告、记过、降职等处分;刑事惩处可能会涉及到判刑或罚款等;民事赔偿则是通过司法程序向患者或家属赔偿经济损失。
医疗过失行为应如何处置
1、发生 医疗过失行为 时,医疗机构必须在过失行为发生后的12小时以内向所在地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医疗过失行为导致患者死亡或可能为二级以上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导致3名以上(含3人)患者人身损害后果的。
2、重大医疗过失行为,不适用当事人申请处理程序和当事人协商处理(民事责任除外),其处理机关应是卫生行政主管机关和法院:它不属于当事人协调处理的范围(民事责任除外),当事人自行协商无效。
3、法律分析:对重大医疗过失事件,医方应在12小时内报告、卫生行政部门应组织调查,并应当进行医疗事故判定或移交医学会鉴定、鉴定费由医方负担。
律师在线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咨询
微信号:18365284851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0010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普法网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law.chuangxiangniao.com/p/497163.html